胃底腺型腺癌2例并文献复习

2020-06-01 05:49杨旭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胃底腺体螺杆菌

傅 静,杨旭丹,李 娟,王 雷,胡 晓,刘 翔,朱 鸿,徐 钢

胃底腺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fundic gland type, GA-FG)最早于2007年由Tsukamoto等[1]报道。2010年Ueyama等[2]提出将GA-FG(主细胞为主型)作为一种新的胃腺癌亚型。目前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病理医师对GA-FG缺乏深入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GA-F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其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9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 845例胃癌标本,其中2例确诊为GA-FG。例1男性,68岁,因上腹不适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部有一直径约1.5 cm的浅表隆起型病变,边界清楚,血管密度增高,考虑累及黏膜下浅层的肿瘤性病变(图1)。患者行胃镜黏膜下剥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例2女性,55岁,因上腹胀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部新生物,活检提示腺癌,遂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

1.2 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脱水、切片,行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所用一抗包括CK、MUC6、MUC5AC、MUC2、CD10、desmin、CD34、D2-40、p53、β-catenin、HP、Ki-67,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一抗Pepsinogen-Ⅰ、H+/K+-ATPase均购自Abcam公司。

2 结果

2.1 眼观例1:送检ESD标本,黏膜中央见一浅表隆起型(0~Ⅱa型)病变,边界清楚,大小0.5 cm×0.5 cm×0.2 cm,切面质中。例2:送检近端胃大部切除标本,胃底部部分胃壁稍增厚隆起(0~Ⅱa+b型),黏膜颜色较周围略浅,病变大小1.0 cm×1.0 cm×0.2 cm,切面质中。

2.2 镜检低倍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表面覆盖正常的小凹上皮细胞(图2、3)。肿瘤由不规则分枝状腺体构成,腺体间相互融合,迷路状,呈一种连续不断的形态,即所谓的“无尽的腺体”模式,局灶见筛状结构,部分腺体扩张(图4)。高倍镜下见肿瘤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种类似主细胞,细胞柱状,胞质稍嗜碱性,核位于基底。另一种类似壁细胞,细胞三角形或卵圆形,胞质嗜酸性,核位于中央。例1两种细胞混合存在,壁细胞约占肿瘤细胞的40%(图5)。例2以主细胞为主,见少量壁细胞,约占10%。瘤细胞轻度异型,核稍增大,偶见小核仁,未见确切核分裂象。2例肿瘤均穿透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2例均可见间质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间质反应。未见淋巴管及血管侵犯,未见肿瘤性坏死。周围胃黏膜未见萎缩性胃炎改变。例2淋巴结无癌转移。

2.3 免疫表型2例瘤细胞MUC6均呈弥漫强阳性,例1 Pepsinogen-Ⅰ和H+/K+-ATPase可见不同瘤细胞阳性,例2 Pepsinogen-Ⅰ呈强阳性(图6),H+/K+-ATPase呈灶性弱阳性。免疫表型均支持肿瘤胃底腺来源。2例MUC2、MUC5AC和CD10均阴性,p53呈野生型,β-catenin呈细胞核阴性。Ki-67增殖指数分别约为15%和10%。2例幽门螺杆菌染色均未查见幽门螺杆菌。

2.4 病理诊断2例均确诊为胃底腺型腺癌。

2.5 随访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2个月和2个月,均无瘤生存。

3 讨论

胃癌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其中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黏膜萎缩及腺体肠化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3]。本组2例均未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周围黏膜萎缩性改变,与大多数文献报道一致[2,4],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GA-FG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①②③④⑤⑥

图1例1普通白光内镜下局部放大,见黏膜下肿瘤样隆起病变,周围黏膜无萎缩改变图2例2肿瘤表面被覆正常小凹上皮,灶性腺体扩张图3例1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浸润黏膜下层图4例2 肿瘤腺体不规则分枝,相互吻合,形成筛状结构图5例1见较多胞质嗜酸性的壁细胞图6例2 大部分瘤细胞Pepsinogen-Ⅰ呈强阳性,提示其主细胞分化

GA-FG的大多数报道来自日本,偶尔有其他人群的报道[5-7]。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胃癌发病率高及大范围的对人群进行胃癌筛查有关[8]。

Benedict等[4]回顾性分析文献报道的111例GA-FG,发现患者多为老年人,平均年龄66岁。男性多于女性,男 ∶女约为2.2 ∶1。GA-FG绝大多数发生于胃的中上部,以胃上1/3居多。通常情况下,肿瘤体积小,平均约1 cm。内镜下可呈类似黏膜下肿瘤隆起,也可呈平坦或凹陷改变。黏膜褪色或发白,表面伴随分枝状血管影。周围黏膜无萎缩或肠化改变[9]。

GA-FG组织学表现为分化好的腺癌,表面被覆正常的小凹上皮细胞。肿瘤腺体不规则分枝状,相互吻合呈迷路样,呈“无尽的腺体”模式,偶尔可见腺体内折和筛状结构[4]。肿瘤坏死罕见。瘤细胞类似正常胃底腺细胞,包括主细胞和壁细胞,偶尔可见卷入或化生的颈黏液细胞。通常按细胞类型和比例不同将GA-FG分为主细胞为主型,壁细胞为主型及混合型[2]。在HE染色下,根据形态特征可以识别主细胞和壁细胞。本组例1为混合型,例2为主细胞为主型。例1壁细胞丰富,约占瘤细胞的40%。文献报道的病例多为主细胞为主型,与例2类似。免疫组化标记Pepsinogen-Ⅰ和H+/K+-ATPase分别在主细胞和壁细胞表达。GA-FG中肿瘤细胞MUC6呈弥漫强阳性,小凹上皮标记MUC5AC,肠型上皮标记MUC2及CD1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通常较低。本组2例Ki-67指数分别约为15%和10%,高于多数文献所报道的5%[4]。

GA-FG需与胃底腺息肉、幽门腺腺瘤、神经内分泌瘤1级及某些高分化胃腺癌鉴别。GA-FG细胞类似正常胃底腺细胞,异型性不显著,但腺体有明显结构异型性,浸润性生长方式以及胃底腺分化标记的表达,可与其他良性和恶性病变鉴别。

有关GA-FG的分子改变研究较少,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或ERK1/2 MAPK通路的激活相关[10]。Nomura等[11]的一项研究发现26例GA-FG中22例存在β-catenin核阳性。Kushima等[12]发现GA-FG和幽门腺腺瘤出现频繁的GNAS突变。本组2例未行基因检测,免疫组化标记p53为野生型,β-catenin呈细胞核阴性。

文献报道的GA-FG绝大多数为早期病变,肿瘤位于黏膜固有层或浸润黏膜下层,脉管侵犯少见,进展及转移罕见[4]。本组2例病变均浸润黏膜下层,无脉管侵犯。基于GA-FG侵袭性较低的生物学行为,Singhi等[5]提出将其归为良性,命名为泌酸腺息肉/腺瘤。文献报道有病例在肿瘤进展期间转变为高度恶性肿瘤[13]。1例未经治疗的GA-FG在10年后转变为高侵袭性胃型腺癌,并出现淋巴结转移[14]。这2例肿瘤均累及黏膜小凹上皮,提示可能与侵袭性增加有相关性。WHO(2019)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正式将GA-FG纳入胃腺癌亚型之一。对于未浸润黏膜下层的前驱病变,则定义为泌酸腺腺瘤(oxyntic gland adenoma, OGA)[15]。

对于浸润不超过浅表黏膜下层的GA-FG,可以通过局部胃切除或ESD进行治疗,当出现更深部浸润或怀疑淋巴结有转移时可采用胃大部切除+淋巴结清扫术[4]。本组例1行ESD治疗,例2行近端胃大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2例术后均无瘤生存。

本组例1可见较多壁细胞,为主细胞-壁细胞混合型,文献报道的病例几乎均为主细胞为主型[4],这类亚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等是否有特殊性尚需深入探讨。

(本文承蒙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周成军教授的指导,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胃底腺体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