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欣圣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荆轲刺秦王》阅读教学中引入三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效训练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
关键词:思维训练;阅读教学;问题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并专门设置了“思辨性阅读和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在国家课程架构中出现专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思维品质的课程内容,这还是第一次,可见新课标对学生思维训练的高度重视。可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有效的思维训练严重缺失,甚至必要的思维关注也没有。虽然目前大多数省份和大多数学校还没有选用新课程,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忽视甚至无视思维训练的理由。笔者以为,没有选用新课程的学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照样可以进行,也必须进行相应有效的思维训练。
日前,笔者为配合“合肥市杜兴国名师工作室”“思维课堂”的专题研究,为该工作室的多位成员及学员上了一堂名为“巧引思训入课堂”的示范课,所选课文正是老版教材——人教课标版必修1《荆轲刺秦王》。
一、全面深入地看问题:荆轲刺秦为什么失败了?
在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之后,我根据情节的结局适时给出了一个问题:荆轲刺秦为什么失败了?
这个问题似乎不难,简单的思考讨论之后,同学们踊跃发言,给出的失败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①副手秦武阳临阵怯懦,未能出手相助;②燕太子丹急于求成,谋虑不周,用人不当;③燕太子丹预求“生劫”之目标不切实际,难以实现;④荆轲剑术不精,行刺不力。
我先肯定了同学们的准确分析,然后话锋一转: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秦王武艺高超、反应敏捷,他能够挣断衣袖,绕柱躲避,并砍伤荆轲就是明证。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情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己方,还取决于对方,你们只分析了荆轲刺秦失败的内因,却忽略了外因。另外,分析事情成败的原因,我们还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去审视。就上述几条原因看,哪些是主观上的原因?哪些又是客观上的原因呢?
经过点拨,同学们很快梳理出了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接着我又问道:假设太子丹只求刺死秦王,秦武阳临危不惧,秦王的武功也没有那么厉害,荆轲刺秦是否就能成功挽救燕国呢?
同学们又展开了讨论,得出了非常一致的否定的答案,因为“秦定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即使冒险刺秦成功,也无法从根本上挽救燕国”。此时,我顺势问道:“以此看来,刺秦失败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同学们同声回答:大势所趋,逆势而为。然后,我用一张思维导图将以上的原因分析梳理概括如下:
最后,我总结道:你们说太子丹谋虑不周,自己思考分析问题又何尝周全呢?要成为一个思维缜密的人,一定要学会全面深入地看问题。
为了巩固战果,我还就此延伸做了个相关的思维小训练:分析下面几句话的思维漏洞。
①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忽略了客观因素)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忽略了客观因素)
③不是我没考好,是题目太难。(忽略了主观因素)
④我基础太差,不睡觉也赶不上大家。(忽略了主观因素)
⑤他就是聪明,每次都考第一。(忽略了根本原因)
二、辩证地看问题:荆轲刺秦有没有意义?
做了以上简单的思维训练后,我说:言归正传,再回到刚才的话题。既然失败了,那么荆轲这一次的行刺还有没有意义呢?
这一次,同学们讨论异常激烈,得出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①毫无意义;②有意义。
对此,我没有直接点评,而是给出了历代名家的几种看法:
①“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司马迁)
②“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左思)
③“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
④“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朱熹)
⑤“轲不足道也”(鲍彪)
⑥“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司马光)
看了以上几种观点,同学们似乎都找到了自己所持观点的历史依归,各自露出自得的微笑。
这时候,我也微笑着说:“公说亦有理,婆说亦有理。但片面地说荆轲刺秦有意义或毫无意义似乎有失偏颇,对荆轲来说也不够公允。你能不能给出一个更科学公正的观点吗?”
简单地思考过后,一名女生主动回答道:“仅从刺秦失败的结果和随后太子丹被追杀及燕灭国的历史结局来看,荆轲刺秦不但毫无意义,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但从刺秦的动机和过程来看,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值得称道,令人敬佩,给后世之人书写了一部意义非凡的人生教科书。”
该同学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也报以掌声,随后总结道:“该同学的发言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她能够融合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在对立中求得统一,这种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辩证地看问题,即辩证思维。”
接下来,我也让同学们做了个简单的拓展训练:相信自己,是一种自信;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呢?那么,我们究竟是要相信自己,还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呢?
运用刚刚学到的辩证思维方法,同学们很快就得出了科学准确的答案。
三、批判地看问题:是死要面子,还是坦然赴死?
进行了以上两组问答和训练之后,我用PPT展示了文中荆轲临死前说的那句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然后提问:看来我们刚刚讨论的问题,荆大侠在死前也做了必要的总结,不过,很多读者却认为这是他死要面子,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你怎么看?
这同样是个有争议的问题,6个学习小组中有4个认同“死要面子”的观点,有2个持反对意见。这时我告诉同学们:“我们不能简单地相信任何一种观点,要大胆质疑,但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一种观点,既要言之有理,更要持之有故,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批判性思维绝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想叛逆“一味地反对”,它是一种质疑、评估、比较、分析、批判和综合信息的思维方式,也是关于信息和观念求真的思维过程。批判性思维的一般程式为: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辨析取舍→理性归纳→重新建构。思维的关键不在结论的对错,而在质疑、求证、辨析、重构的过程。”
根据我的提示,同学们从课本、教辅资料及我提供的相关史料中积极搜罗证据,并进行认真的辨析取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理性的论证。同学们对两种观点所形成的批判性论证可大致梳理如下:
语文课程是否能够使学生形成内在的思维能力和品质,关键在于是否能引发学生自己去“想”。没有学生自己的“想”,所谓的思维训练就会变成纯粹的技巧训练,无法达到以素养为纲的目的。而引导学生去“想”,必须要自然、巧妙,要设置、借助真实的情境,扎根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谓情境真实,就是在主题、资源和语文活动的设置上,必须是学生的所思所想、能思能想和应思应想。每一次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必须是切实和深刻的,让他们愿意想、有得想、想充分。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
[责编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