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记叙文中“物件”的妙用

2020-05-30 20:27:55杨成靖
学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物件主题记叙文

杨成靖

摘要:记叙文中插入物件,能使文章波澜横生,引人入胜,对于纠正时下中学生记叙文平淡简单,着眼于一个平面的“流水账”式的叙述弊病有一定益处。通过物件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矛盾,进而使得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又能凸显主题。物件的插入也牵涉到多方面叙述技巧的使用。

关键词:记叙文;物件;人物形象;主题;叙述技巧;情境

笔者读过一些小说、散文和高考满分记叙文后发现记叙文中插入“物件”,然后再以“物件”为中心展开叙述,可使文章波澜横生,详略得当,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弊病。记叙文中插入物件不同于状物记叙文,状物记叙文是全文围绕一个物件展开,显得单薄,层次性相对欠缺,在凸显作文主题时有一定局限,而我所说的插入物件指记叙文的中间或者后面引入新的“物件”,再围绕“物件”展开新的事件,文章因这个物件的插入而有“断裂感”,使得文章有起伏,有波澜。

一、“物件”的具体作用

首先,有利于凸显文章主旨与情感。许多学生写记叙文没有主题意识,写的事件与要求的主题没有关系,到最后点题时直接贴关键词。如果针对主题,插入与之关联的物件,那么主题就显而易见了。例如2014年江苏卷作文“朽与不朽”,《青春万岁》的作者发现了“青春不朽”与某些物件的联系,文章中巧妙插入父母年轻时使用过的日记本。这本手抄诗集,代表父母青春的幻梦,文章最后父亲焕发了年轻时的光彩,大声朗诵《一代人》等朦胧诗,母亲则蜷腿抱膝盯着父亲,引出“他们心中的火还没熄,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这样以来“青春万岁,青春不朽”就表达出来了。

其次,文章的叙述不在一个层面推进,更加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回环推进,方能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怎么样才能将记叙文写得波折迂回、奇势迭出、潋滟光彩呢?不妨‘折腾一下”[1],这里的“折腾”可以采用文中穿插“物件”的方式,它可以将文章引入另一个层次,让矛盾更加集中。如张丽钧的文章《浇花》里介绍完杜鹃花和给花浇水后,引出花边的杂草,围绕杂草构造一对矛盾:妈妈把草拔掉,儿子发现草没了,痛哭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兒,它都开了两朵了!”草在妈妈眼里是有害之物,在儿子眼里却是花,通过这个冲突揭示出的主题丰富而又深刻,发人深思,文章不再扁平化,走向立体。

最后,文中主人公的性格更加丰满。小说需要刻画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记叙文同样需要塑造较为丰满的人物性格,但记叙文字数有限,塑造丰满的形象并不容易,插入物件是个较好的办法。物件能将文章引入新层面,新的人物个性就会随之产生。如刘星元在散文《散落在乡间的诗人》里先写了关校长善于教学、书法造诣高、写作上循循善诱,然后写旧书摊上淘到的诗歌集,集子里有关校长的诗歌《乡间的孩子》,插入的诗歌集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另一面:才华横溢、热爱学生、乐于奉献、谦虚低调,以非常少的笔墨丰富了人物形象。

二、插入“物件”的注意点

首先,插入物件之前须有铺垫。物件的出现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自然而然,不能突兀,不可有造作的痕迹。如法国作家都德的《皮克休的公事包》先写皮克休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然后再叙述人物对话以及他的几次碰壁,最后揭示公事包里的东西,人物形象得到升华。插入公事包之前,作者有多处铺垫,如夹着呈文在各个衙门口吃闭门羹,特意提到女儿进修道院,旧公事包在我们的圈子里很出名,曾让无数达官贵人害怕。由于存在着合理铺垫,公事包里的东西呈现出来后让人大为惊讶,却能说得通,也不生硬,还有感动人心的巨大力量。

其次,插入物件前须安排好文章详略。“中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常常不能恰当依据文体结构合理安排详略,造成所叙事件中心不突出、事件与意义脱节的现象”[2],由此可知详略安排的重要性,可以把物件当成详述或略写的扭结点。如果前文详写,那么“物件”部分略写,且通过与前文对比的方法展开,从而达到反差的效果;如果前文平淡,而且篇幅短,那么“物件”部分详写,且通过物件把文章感情推至高潮,从而体现出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如高考高分作文《与你为邻》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复习迎考阶段屡次被打扰的过程:“我”生活在老城区的旧楼里,住宅隔音效果差,隔壁小王是清洁工,每晚十一点都会大声开关门,还有他家婴儿的哭声,吵得“我”无法静心复习功课,晚上睡眠质量严重下滑。“我”最终无法忍受,要求妈妈陪我去找小王理论,妈妈看到小王后先赞扬楼道打扫干净,故意压下“我”的气愤,当小王知道“我”马上高考,立即转头回到屋子拿了几个鸡蛋给“我”补身子,当“我”看到他家满地狼藉,怀里的婴儿对我们笑,“我”知道鸡蛋对他们来说也很珍贵。给鸡蛋的过程很短,几笔写完,但对小王的衬托作用不可或缺,他热心真诚、大方有爱的形象凸显出来,与之前不顾邻居感受的形象截然不同,“我”对他们的态度也完全逆转了。

在围绕“物件”详写事件过程,进而升华文章的人物形象与主旨上,经典散文《背影》给我们不少启示。围绕“橘子”这一物件,朱自清详细叙述了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我”因家庭变故流泪时,父亲安慰“我”;“我”回北京念书时,父亲一番踌躇后最终决定送“我”去;“我”坐上车后,父亲叮嘱“我”路上小心,还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些略写的事件在表现父亲之爱上是平面的,而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把“爱”写活了,极有感染力,升华了父子亲情,也升华了“我”对父亲的情感,开始理解父亲,为自己的不成熟懊悔。

再次,设置物件时,要围绕主人公的身份,从其生活实际着眼。如果插入的物件明显脱离主人公生活经历,文章会给读者虚假之感。像《与你为邻》里小王给“我”的两个红鸡蛋就是最适合的道具,从“旧楼里”“清洁工”“席地而放的饭锅”“破破烂烂的玩具”等铺垫可知,“鸡蛋”应是小王家里最好的吃食了,如果他给“我”的是鸡肉、鱼肉等昂贵的食物,这就不符合他的生活条件了。又如班里学生写父母亲情的记叙文,在结尾插入父母手机的方法,通过看手机短信感受到父母之爱,“手机”这种物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这个道具很合适。

三、“物件”插入部分的处理技巧

插入“物件”后文章进入另一层面,这一新领域的叙述成败关乎整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对于这一部分,可以直接描述所见所感,如此操作虽然有扁平化之嫌,但也有干脆利落的优点。如《皮克休的公事包》里结尾插入公事包后,就开始介绍公事包里的物品,尤其是女儿写的信、医小儿病的陈年药方与装着女儿头发的大信封,皮克休对女儿的爱通过这些文件包显现出来,人物形象得到深化,情感上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也可以采用“情境化”的方式,通过营造“生活场景”达到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目的。“在生动的情境中,故事才有阴有晴,才能渗透真实的情绪,人物也才能更自然地踏上成长的历程”“只有寓情于境,主题的揭示才会如风行水上,也只有在洞烛幽微又别开生面的情境中,个人感悟才会血肉丰满”[3],所以与“物件”关联的段落采用场景描写的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钱理群说:“通过人物行动、语言、心理、外貌的描写,景物的描写,将所叙述的事情具体化、丰富化、形象化,这样就变得有血有肉,不再简陋和干枯了”[4],可见用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的方式营造情境,能让文章有生活味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力量。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过程,高分记叙文《好物未必占有》中作者于文末回忆父亲与其抢苹果吃的经历,都是典型的场景描绘,起到了凸显人物形象与主题的目的。

记叙文写作越来越边缘化,学生不会写、不愿写,因为缺少相关素材,即使有素材也缺乏组织、剪裁的本领,导致文章虚假、老套、平淡乏味,又不能体现主题、表达情感,致使学生有挫败感。在记叙文中插入“物件”,再围绕物件展开下文,或许是破解上述问题的一个良方。

参考文献:

[1]高行亮:《写好记叙文不妨“折腾”一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2018年第12期。

[2]卢杨:《借助“叙事弧线”提升记叙文结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5期。

[3]陆锋磊:《提升情境描写的意义》,《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6年第2期。

[4]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漓江出版社2014年,第66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责编张应中]

猜你喜欢
物件主题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打开话匣子的好物件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8:20
老物件
旧元素,新物件
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 05:37:50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老物件,大乐趣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4:04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