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简约语文课堂

2020-05-30 19:54:59薛永东
学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简约初中语文思维

薛永东

摘要:有机会走近特级教师丁卫军老师的简约语文工作室,对简约语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与见解,也开始尝试着在自己的班级开展大道至简的课堂实践与研究,在学习丁老师的经验与智慧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一点心得感悟。

关键词:简约;初中语文;思维

大道至简是道家的主流思想。简约给予人的是一种大气,在教学中同样如此,简约的课堂学生思路才更明朗,课堂才更高效。初中语文课堂需要简约,需要学生沉静的思考,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需要师生之间智慧的表达。简约的课堂,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的空间,使那些繁杂的话语止于智慧。人们常说“简约而不简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压缩各个教学环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

一、简短导入,打开学生的语文视野

导入要短,教师不能在导入环节预设太多的时间。它的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下走进课程,进而对于课程产生期待和探究的欲望。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选择导入方式时,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教学目标,寻找与目标相联系的方式,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导入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学生,可见育人的目标最为重要。语文承载的不仅是学生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更是文化在学生心中开出希望之花的温暖土壤。

在《荷叶·母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具有文化感染力的导入语:“同学们,母爱是纯粹的,它像一片荷叶为池塘中的小鱼打伞;母爱是温暖的,它像阳光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灵。冰心奶奶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充满母爱之情的诗歌,你们愿意不愿意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去吟诵它呢?”学生们被教师充满文化气息的话语感染了,都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去感受它,学生的思想情趣由此得以提升,在这样充满审美性的文字中,他们会对这首诗的阅读产生期待。故而,一个好的开端其实就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就初中学生而言,导入环节的设置,教师可以采取文化背景导入或者是名人故事导入的形式,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不会觉得太过稚嫩,而且还能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气质,这也是语文学科独有的魅力。

二、自主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简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简约的是课程环节,而不是学生的活动,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活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也很重要,只有学生自己用心去读文本,才能从文本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才能在文本中找寻到与作者契合的思想,在感同身受中获得一种审美素养。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活动依然很少,尤其是阅读时间的把握上,教师拿捏得不到位,高效而简约的课堂中没有教师的咄咄逼人,也没有教师的满堂灌输,要求教师必须要保障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达到一种与文合一的境界。

在《再塑生命的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简单的导入后,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这篇文章。“同学们,生命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当命运对我们不公时,当我们的生命变得脆弱时,怎样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怎样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光彩呢?我猜,今天的这篇文章会给你答案。”学生进入自主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比如这篇文章中,就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重塑生命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2.你怎样看待文中的主人公?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就会有一定的目的性,也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主要的信息。如果单纯的就是为了阅读,那么他们失去的将是一个精神升华和思维延伸的机会。自主阅读既要有目标、方向,也要有时间、联想。每节课教师都要向学生渗透自主阅读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就可以自己找到阅读的简洁高效之路。

三、合作交流,触碰学生的思想个性

精简课堂环节,不能剪掉的是学生的思想交流环节,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交流不出什么,就直接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将文本中的一些问题直接进行分析,学生在默认了教师的思想后,很难再有突破,这是一种思维的局限性发挥了作用,故而开放式的交流非常必要,尤其是语文课堂,因为学生的阅读生成的思想不同,若只趋从于教师的一种思路,而没有将学生的观点呈现出来,就会遏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当一些负面的情绪出现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及时纠正。这是语文教学中的败笔。真正的合作应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这样的小组中成员不多,他们的交流需要的时间更短一些。

在《诫子书》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音韵变化,感受朗讀带来的精神愉悦。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如果教师从头至尾的翻译原文,就会失去课堂的活性,这样的知识梳理环节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合作完成。“同学们,我们今天来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感受那些沉淀在历史中的人性光辉。”小组合作任务:1.梳理文意。2.合作交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的现实意义。学生们在课堂上占据了主动,而且自主的空间非常大,他们翻译全文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教师的讲授,而对于这两句的理解也有着独到之处。“我们小组认为,认真的去做事情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做人应该保持一种淡泊的心性。”“我们小组认为古人的淡泊已经不再适合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都淡泊了,那么怎样去创新?”“老师,我们小组认为古人的淡泊其实是一种心性,不是当前的某些不作为的表现。”学生们在交流中的获得了思想的碰撞和延伸,教学非常成功。阅读体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学生中去,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与学生一道关注语文的人文特质,交流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

四、精准延伸,唤起学生的文化情怀

大语文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个目标,语文人应该有这样的教育理想。在文本学习中,教师不能只看到树木,看不到语文的大森林,不能坐井观天,只看到一片小小的天地就倍感满足。语文的眼界需要拓展,很多教师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要拓展的知识和思想非常多,那么课堂时间如此有限,怎样去做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上一层楼呢?其实,答案并不难,那就是简约,简约的延伸中可以饱含着意蕴无穷的思考,可以包含着与文本相关的更多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拓展环节不能忘记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合。

在《黄河颂》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自主阅读文章,在合作交流后,做拓展延伸,让学生的爱国情怀进一步的升华。“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黄河颂》,你应该感受到了母亲河的壮观,也应该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那么你能不能回家搜集有关祖国的风景名胜的文章,下节课在课堂中展示给大家看呢?”学生们在这样的拓展中,都有了一种主人公的感受,这样的拓展虽然不是教师做的,但是学生的参与性很强,他们的知识面和文学视野一下子就打开了,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拓展环节教师不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无数张幻灯片,学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们大都需要更为深刻的感受才能熟记心间,只有自己去关注和思考的内容才不会轻易地忘记,它会扎根在自己的心中。如此,学生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体验也会越来越多,那么文化素养也会逐渐的提升。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思考、感悟和提升。以上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从导入、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和拓展延伸等方面探讨了具体的课程实施策略,意在使教师关注简约课堂的构建策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文化素养的形成。这样,语文才能彰显它的内涵力量,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中彰显自我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王浩初级中学)

[责编李平]

猜你喜欢
简约初中语文思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