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经典文本往往反应冷淡。教师要备足学情,才能找到解读文本的关键,让学生走进文本,真正发掘与感受经典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语文教学;经典文本;学情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授一些经典篇目时,屡屡遭遇尴尬:讲者心潮澎湃、情绪激昂,而听者只是随声应和、平静如水。学生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一种假体悟、假感动、假崇敬,我们为人师者如此“诲人不倦”,为什么就换不来学生的真情投入呢?面对这种教学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谁将文本打入冷宫?
案例一:曹禺先生的经典戏剧《雷雨》
研读问题:从这两段话中,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这样上下来,教案上设计的内容是顺利完成了。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整节课完全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让读哪段就读哪段,老师提供方法,然后学生再照着葫芦去找瓢。学生被动接受,以致学者无趣,教者无奈。
案例二: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祝福》
这是《祝福》的最后一课时,主要内容就是探讨小说的主题。学习目标是认清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懂得反封建的必要性。课堂上显示问题(一):祥林嫂死了,短工淡然地回答“穷死的!”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死的,谁是凶手?依据文本,找出蛛丝马迹寻找证据。这个问题有趣,设计了一起刑事案件,让学生推理破案。在學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之后,有了结论,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婆家、“我”无一漏网,个个有份。老师在学生的分析过程中提示学生参考《导学案》中提供的有关封建礼教的常识,比如三从四德,夫权、族权、神权这三座大山等等相关内容。因而老师又提出问题(二):其实真正的凶手是谁?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封建礼教是造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
按说如此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也堪称透彻了,学生活动也算充分了,可是下课后,学生却开始嘻嘻哈哈地互相开玩笑,闹着,喊着,阿毛,阿毛——老师们无奈地感叹:再怎么教,也感动不了学生!
案例三:司马迁的经典作品《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习他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这个目标真是太熟悉了,可是我们实现了吗?
因为《屈原列传》的作者是司马迁,他在经历了人生的奇耻大辱之后,隐忍苟活,选择了和屈原相反的一条人生道路,拿这二人做一对比分析,应该有着很强的可比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就想通过二人对生死的抉择来加深对屈原的认识。可是评析起来势必要平均用力,结果就削弱了对屈原的深入理解,使得对二人人生选择的认识都流于了表面。因而我们的学生好像只记下了这样一个结论: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为了坚持理想投江自杀。多么冷静啊!
谁将经典文本打入了冷宫?细想一下,这些被打入冷宫的经典篇目都有着时代远、主题深、人物老的共性。对于现在十六七岁的学生而言,每天接受到的信息在内容上可谓五花八门,在形式上更是五光十色。仅读书这一项,韩寒、郁秀、郭敬明等似乎更能带给学生轻松、感动和敬佩。打个比方,当松软小蛋糕和杂粮小窝头一起端上桌时,营养师的话也许早就抛之脑后了。但是营养师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拯救经典文本于冷宫之中,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解读经典文本,文本当然要读,但是更要让学生读,更要读学生。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经典文本时,尤其要担负起“如何引”“如何导”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备足学情,这样才能找到解读文本的关键点;让学生走进文本,这样才能真正发掘与感受经典的魅力所在。
一、要善于发现学生认知的兴奋点
再讲《雷雨》时,前车之鉴,刻骨铭心。我在想,如何摆脱我的“保姆”角色,放手让学生主动地深入文本、领会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特征呢?
了解预习情况之后,我发现学生对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情感纠葛保持着极大的兴趣,但显然他们理解得还不够深入,评价得也有些片面。我想不妨抓住二人情感纠葛这一学生的兴奋点做些文章,于是,我把课堂活动分成了三部分:(一)认清一份感情,(二)认识一位人物——周朴园,(三)学会一种方法。其实前两项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把第一个探究活动作为课堂重点,如果学生能深入探讨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周朴园的性格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
果然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意识大大提高,当抛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对她有没有真感情”这一问题时,学生们为了能让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都非常自觉地回到课本中仔细寻找依据。并很主动地跟周围同学交流讨论起来。下面是当时的课堂实录片断:
生1:我认为是真感情。看59页,周朴园一直保存着旧雨衣、旧衬衣,保留着旧家具;因为鲁侍萍生萍儿时受了病,要关窗,这一习惯他也一直保留着;她的生日——四月十八,他也记得;再有他的桌上一直摆着侍萍的照片。而且这一切他坚持了三十年,而不是三十天呀,这挺不容易的。再说,如果这一切都是演戏的话,人都已经死了,他演给谁看,装给谁看呐!
(生1很激动,他的发言赢得同学阵阵掌声。)
生2:我也认为是真感情。你看57页周朴园曾经派人打听过侍萍的下落,还想给她修修坟。最后还要给她五千块的支票,让她养老。虽然显出了资本家的那种金钱万能的丑恶之处,但是他这么做还是想弥补一下他对侍萍的亏欠,所以是真的。
师:看来坚持这一观点的同学还是多数呢,那反方代表在哪儿呢?
生3: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如果周朴园对侍萍是真感情的话,那么大家看60页,为什么当周朴园知道站在他面前的人就是侍萍时,他却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态度一下子就改变了,所以他做的一切还是伪装出来的。
师:对呀,这一证据好像很有说服力。那我再请一位同学起来和你分角色朗读一下,让我们通过对话来感受一下周朴园的大变脸。
……
师:好,这位“周朴园”够凶狠的。(生大笑)还有要发言的吗?
生4:周朴园之所以态度变了,是因为他怕侍萍的出现,威胁到他现在的家庭,会损害了他的名誉,毕竟他现在是一个有地位的董事长,虽然显得有些自私,但是在私底下,他还是惦记着侍萍的,比如给她支票,还说来回的路费他都承担着,还想给她修坟什么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挺关心这五千块钱的支票,那我也补充一个材料来支持一下。看看这“五千块钱的支票”对周、鲁而言,是一个什么概念?【屏幕显示:①鲁大海:(对仆人)你们这些混帐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②鲁贵对四凤:(汹汹地)讲脸呢,又学你妈的那点穷骨头,你看她!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
我们计算一下,这五千块占周朴园赚的这笔昧心钱的多少?侍萍在学堂里当老妈子,一个月才赚八块钱,这五千块她需要多少年才能赚回来?(学生都很感兴趣地计算着)老师已经粗略地算过了,这五千块相当于周朴园那次收入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侍萍当老妈子五十二年挣的钱。这样看来,这感情还能不是真的吗?还有再坚持反方观点的同学吗?
生5:给的这笔钱确实不少,可是周樸园给侍萍钱是有目的的。因为通过上文的对话可以看出侍萍的情绪非常激动,积压在心底三十年的怨恨终于如火山一样爆发了。周朴园害怕了,所以才说出一堆比如旧家具、生日等等好话,来安抚侍萍。看到侍萍平静了,他虚伪的内心就暴露出来了,接下来他就说:“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说怀念侍萍的话,给她钱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心悔过。
师:很好,这位同学身上最可贵的一点就是能联系上下文来揣摩人物心理。我们再来读一下这段对话,大家一起来体会此时周朴园和侍萍的心理情绪。
(生分角色朗读)
师:人物情绪把握得都很到位,这段对话也很有说服力。讨论到现在我们似乎还很难下个结论,看来就得请曹禺老先生来给个说法了。
(屏幕显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
师:好现在谁能来总结一下,帮助我们来全面认清一下这份感情,我给大家点提示。
(屏幕显示:
只不过,
他深情怀念的是的鲁侍萍
他对的鲁侍萍依然绝情到底)
还没等请同学起来说,大家就已经七嘴八舌地喊出了答案:“死去的”“三十年前的”“现在的”“活着的”。此时好像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满腹话语,表现出了非常强的表达欲望。
正如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把握住了兴奋点,就好似抓住了文本的辐射点,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与文本的对话状态。因而教师要是抓住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奋点,也就唤醒了学生们深入阅读文本的渴望,经典文本的无穷魅力就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了。
二、要善于寻找学生认知的忽略点
再教《祝福》,又见祥林嫂。
反思以前的教学,总是在这样的问题上疑惑:封建礼教到底是如何吃人的,可怕之处又在哪里?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真正触动了学生们的内心深处了吗?也许那只是一种假象,还只是一种模糊的感动吧。那么如何让学生形象感知“礼教杀人”这一可怕之处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找阅读大家评论文章,翻阅优秀教案,终于找到了引领学生情感之流的出口,那恰恰是学生解读文本的一个忽略点。于是,在主题研讨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祥林嫂似乎一直承受着命运的摆布,她试图反抗过吗?
当我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观察到学生的表情有些惊讶,好像在想,这样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怎么可能会反抗?不过稍作思考,他们马上给出了答案:的确反抗过。我接着提出:祥林嫂反抗为哪般?请仔细阅读文本,尝试完成这一空白表格。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积极投入到文本阅读的中去了。
附完成后的表格:
在交流完成这一表格后,我又问:那我们可不可以说祥林嫂是一个有进步意识,敢于向封建礼教反抗的劳动妇女?学生看着这张表格,稍加思考,就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祥林嫂确实是反抗了,她反抗了族权、夫权、神权。但是她只是做了徒劳的挣扎,因为从她的反抗动机上看,在祥林嫂的思想深处,她信奉并遵守着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束缚。听到这些学生思考得来的结论,我了解到学生对封建礼教这一抽象的概念已经有了具体的理解,不再模糊,不再空洞。于是我顺势在情感上推波助澜,情绪激昂地告诉学生:“祥林嫂就是鲁迅先生评价的那种‘拼命硬干的人,坚强能干、敢于反抗的祥林嫂是最有资格活下去的,而且能够体面地活下去,但是她毕竟被封建思想吞噬了,她死死维护着的就是深深害了她的,所以有人说‘狼吃了阿毛,而封建礼教吃了祥林嫂,这就是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此时,课堂上虽然少了一些热闹,少了一些笑声,但是从学生凝重的表情上,我感受到了学生的内心情感的涌动。
学生由于自身的阅历和视野,在阅读中一定存在认知的盲区,作为教师要善于找到这些盲区,这其实往往就是学生认知的忽略点,而这些忽略点就是解读文本的价值点。
三、要善于抓住学生认知的困扰点
再次与屈原相约,我首先利用课下和几个学生一起聊司马迁,聊屈原,聊陶渊明,听他们谈对生死价值的看法。谈着谈着,这几个学生竟然辩论开来,屈原该不该选择自杀?听着他们互不相让的争论,关于《屈原列传》的备课思路渐渐清晰起来。反复和同事交流讨论,几易教案后,我们在课堂上尝试采用了“请君入瓮”的手段。具体如下:
屈原可以不投江自杀吗?抓住坚持“可以”观点的同学,顺势设问:“那屈原的出路在哪里?”学生七嘴八舌,说到“归隐山林”“驰志他方、另选明主”,甚至有更大胆的想法,就是“揭竿而起,弑君篡位”。我把学生的观点一一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在全体同学的范围里,展开大讨论:“这些出路是否可行?依据文本说出你的看法。”课堂上,有的学生就提出来:“屈平,楚之同姓也。”在古代社会就是“家天下”,君国一体的社会体制。忠君即爱国,爱国必忠君。楚王就是楚国的象征,屈原根本不可能弑君篡位。再有学生研读了文本中“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段,分析道当时楚国外有强敌虎视,内有小人乱政,社稷危在旦夕,在这关头,作为一个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不可能退隐山林,独善其身,或者是去国远游……借着学生讨论时的饱满情绪,我适时总结:条条道路皆不通。此时的屈原无路可走,只能吟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怀抱着他的高洁理想投江自尽。这种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在后代,哪些人传承了屈原的这种精神?
接下来,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屈原,我想对你说”。读着学生在方格横线间四溢宣泄流淌的嗟悼感叹时,我听到了来自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疑惑不解之处。这时教师尤其要注重立足于学情,预设出学生存有的疑惑点,然后重锤出击,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内心深处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一旦学生有了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阅读体验过程,经典文本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一线执教多年的教师难免会陷入固定的思维和理解中,因为我们对这些老课文太熟了,似乎没有了难点,没有了突破点。再加上对学情预设准备的不充分的话,教师就很难找到解读文本的这些关键点。其实除了学生认知中的这些兴奋点、忽略点、困扰点之外,也许在解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还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切入点。
那么,面对这种“冷宫”现象,就特别需要我们教者自己首先能做文本的知音,用自身的真切感悟去理解文本,开发文本;去了解学生,才能點亮学生。找到激发学生阅读经典文本的着眼点和生长点,让学生在真实贴心的触碰中,让经典文本的魅力逐渐地汇成一条小溪,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开始流淌,跳跃,澎湃……
(作者:李志平,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教师)
[责编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