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CTA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检测△

2020-05-30 02:08张娟黎铧张利伟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 2020年5期
关键词:皮层黄斑色素

张娟 黎铧 张利伟 李娟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一类临床较为常见的视网膜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该病常见并发症之一[1]。既往认为该并发症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也有学者认为CSC继发CNV的实际发病率要高于常规预期,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慢性CSC患者[2]。CNV的发生是慢性CSC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CNV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作为CNV诊断的有效手段,但FFA对CNV的判断往往受到CSC本身荧光素渗漏的干扰,或者存在FFA禁忌者无法明确CNV的存在[3]。由于上述局限性,CSC继发CNV一直难以精确诊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以更快速准确地对CNV进行检测[4]。为探讨OCTA在CSC继发CNV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CSC伴CNV的30例(34眼)患者纳人研究,其中男21例(25眼),女9 例(9眼);年龄33~70(48.7±8.9)岁;病程4~50 (13.2±11.3)个月;视力0.08~0.60。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 CSC的患者,包括引发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物变色等)者; FFA示黄斑区高荧光灶及荧光素渗漏,本研究荧光素过敏者3例,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均显示有脉络膜高灌注;OCT检查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伴或不伴色素上皮层脱离。所有纳入研究患眼行OCTA检查均呈现无血管区新生血管影像。排除标准:患者有全身性、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史;既往有内、外眼手术史或眼外伤史;患者屈光间质混浊或合并其他眼底疾病;近期有局部或全身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史等。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显微镜、散瞳后间接检眼镜检查。之后分别行眼底彩色照相、红外眼底照相、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及FFA检查。眼底彩色照相采用TOPCON眼底照相机(TRC-5EX)进行,红外眼底照相、FAF及FFA检查采用德国海德堡HRA眼底血管造影仪进行,患者散瞳后首先拍摄后极部彩色眼底像及红外眼底照相,随后使用488 nm激光波长进行FAF扫描,调节敏感度旋钮,连续采集 3~5 张图像,使用 Herdelberg Eye Explore 软件处理,得到FAF 影像。随后给予患者静脉注射100 g·L-1荧光素钠 2.5 mL,8~10 s后加滤光片进行各个象限拍摄,起初为连续拍摄,后改为间歇拍摄,获取FFA像。OCT 检查采用海德堡 Spectralis HRA OCT仪进行,扫描深度为5~8 mm,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水平扫描,选择图像质量与位置均较佳的图像进行标记保存。再行OCTA检查,中心波长为840 nm,采集速度为每秒 85 000 次A-Scan,扫描范围模式为3 mm×3 mm,在扫描过程中采用Eye-Tracking动眼追踪技术,选择图像质量与位置均较佳的图像进行标记保存。将眼底彩色照相、FAF、FFA、OCT和OCTA影像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FFA不能确定是否伴有CNV者OCTA确诊12眼眼底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可见椭圆形晕环(图1A);FAF示黄斑区相对高荧光(图1B);FFA早期黄斑区可见斑点状高荧光(图1C),造影晚期可见点状高荧光且出现荧光素渗漏,但影像模糊不能确定是否伴有CNV(图1D);OCT显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色素上皮层扁平隆起,形态不规则(图1E);OCTA显示色素上皮层隆起区域清晰可见血流信号及血管形态影像(图1F)。

图1 慢性CSC伴CNV患者1多模式检查影像 A:眼底彩色照相,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可见椭圆形晕环; B:FAF像,黄斑区可见相对高荧光; C:FFA早期,黄斑旁颞上方可见斑点状高荧光;D:FFA晚期,黄斑旁颞上方荧光素渗漏明显,但影像模糊不能确定是否伴有CNV; E: OCT图像,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相对应红圈内色素上皮层扁平隆起,形态不规则; F: OCTA图像,相对应红圈内清晰显示不规则色素上皮层下新生血管形态

2.2 FFA未见CNV影像者OCTA确诊8眼眼底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色素紊乱(图2A);FAF示黄斑区可见斑状高荧光(图2B);FFA早期黄斑区斑状荧光(图2C),造影晚期荧光素着染,无明显荧光素渗漏(图2D),可见FFA仅表现为典型的CSC渗漏,并无可疑CNV影像;OCT显示黄斑区不同程度神经上皮层脱离,且可见色素上皮层稍隆起,其下可见少量高反射(图2E);OCTA显示病变区不规则新生血管形态(图2F),清晰检出CNV。

2.3 FFA禁忌者OCTA确诊3眼眼底彩色照相及OCT检查高度怀疑CNV的存在,眼底照相显示黄斑区色素增生及黄白色渗出灶共存(图3A);OCT示神经上皮层脱离(图3B),色素上皮层指尖状隆起,其下方可见团状高反射物(图3C)。但患者因荧光素钠皮试阳性或全身疾病,无法实施FFA,而OCTA可见相对应病变区血流信号(图3D),明确了CNV的存在。

2.4 FFA渗漏不明显者OCTA确诊6眼CSC患者眼底彩色照相显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轻度脱色素(图4A);FAF示黄斑区斑状荧光,并且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异常区域,从黄斑区向下延伸形成“轨迹”样高自发荧光,期间可见不同程度色素上皮萎缩形成的低FAF(图4B);FFA显示黄斑区荧光素着染,未见明显荧光素渗漏,色素上皮异常区域呈现不同程度透见荧光(图4C、D);OCT显示椭圆体带及色素上皮层反射欠规整,均未见神经上皮层脱离(图4E);OCTA显示色素上皮层欠平整区域血流信号,提示CNV的存在(图4F)。

2.5 经OCTA诊断CSC继发CNV者联合PDT与抗VEGF治疗后效果理想5眼CSC伴CNV患者,眼底可见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轻度脱色素至色素紊乱(图5A);FAF示轻度不均匀荧光(图5B);FFA早期示黄斑中心凹旁点状高荧光(图5C),晚期提示相应高荧光点荧光素着染伴少许渗漏荧光至边界欠清,同时黄斑区其他位置出现斑状荧光素着染,无明显荧光素渗漏(图5D);而相对应荧光素渗漏区域OCT显示神经上皮层脱落,色素上皮层不同程度变薄或中断(图5E)。相对应斑状荧光素着染区域在OCT 上呈现色素上皮层下高反射,上端与外层粘连破坏其组织形态(图5F);OCTA显示对应区域内呈现的是高血流灌注信号(图5G)。随访发现,给予患者抗VEGF眼内注射或单纯PDT治疗之后视网膜下积液无明显吸收,改为二者联合治疗后相同位置的积液明显吸收(图 6)。

图2 慢性CSC伴CNV患者2多模式检查影像 A:眼底彩色照相,表现为黄斑区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色素紊乱;B:FAF像,黄斑区可见斑状高荧光;C:FFA早期,黄斑毛细血管拱环区斑状高荧光;D:FFA晚期,拱环区荧光素着染,无明显荧光素渗漏;E:OCT图像,黄斑区轻度色素上皮脱离,相对应红圈内色素上皮层隆起,其下可见少量高反射;F:OCTA图像,相对应红圈内病变区显示不规则新生血管形态

图3 慢性CSC伴CNV患者3多模式检查影像 A:眼底彩色照相,颞上血管弓处可见隆起的神经上皮脱离灶(黄箭头),显示黄斑区色素增生及黄白色渗出灶共存(红圈);B:OCT示颞上血管弓旁神经上皮层脱离,且神经上皮外层粘连凹陷(黄箭头);C:OCT示黄斑中心凹色素上皮层指尖状隆起,其下方可见团状高反射物(红圈);D:OCTA图像,相对应红圈内显示高血流信号

图4 慢性CSC伴CNV患者4多模式检查影像 A:眼底彩色照相,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轻度脱色素;B:FAF像,黄斑区斑状荧光,并且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异常区域,从黄斑区向下延伸形成“轨迹”样高自发荧光(黄箭头),期间可见色素上皮萎缩形成的低FAF(红箭头);C 、D:FFA早、晚期图像,黄斑区鼻上方荧光素着染,未见明显荧光素渗漏,下方色素上皮异常区域呈现透见荧光;E:OCT图像,椭圆体带及色素上皮层反射欠规整,均未见神经上皮层脱离;F:OCTA图像,相对应红圈内色素上皮层欠平整区域显示高血流信号

图5 慢性CSC伴CNV患者5多模式检查影像 A:眼底彩色照相,可见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轻度脱色素至色素紊乱;B:FAF像,轻度不均匀荧光;C:FFA早期,黄斑中心凹旁点状高荧光(黄箭头);D:FFA晚期,相应高荧光点荧光素着染伴少许渗漏荧光至边界欠清(黄箭头),同时黄斑下方出现斑状荧光素着染(红圈),无明显荧光素渗漏;E:OCT图像,相对应荧光素渗漏区域OCT显示神经上皮层脱落,色素上皮层不同程度变薄(黄箭头);F:OCT图像,相对应FFA红圈内在OCT上呈现色素上皮层下高反射,上端与外层粘连破坏其组织形态(红圈);G:OCTA示对应红圈内呈现的是高血流灌注信号(红圈)

图6 患者5行PDT联合抗VEGF治疗前、后OCT图像 A: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白箭头);B:PDT联合抗VEGF治疗后2周,应用OCT追踪扫描模式检查出相同位置视网膜下积液较治疗前明显吸收好转(白箭头)

3 讨论

CS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黄斑疾病,既往传统的FFA及OCT为我们判断疾病的活动性、渗漏点提供了经典的检测手段,有效指导了临床治疗和随访。CSC对视功能损伤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即黄斑区CNV的产生,由于慢性CSC导致的长期视网膜下积液,神经上皮下液体长时间积聚,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细胞长期浸泡在浆液中,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为CNV的发生发展创造了病理生理基础[5]。对于CNV的检测,以往主要依赖FFA及OCT。但在临床运用中,以上传统的检查手段存在较多的局限性,而OCTA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局限,完善了我们对CSC的全面认知,能更加精准地指导诊断和治疗[6]。

OCTA在CSC运用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患者继发CNV时,若采用FFA检查,患者RPE结构损伤造成的荧光素渗漏,导致CNV影像的模糊而易漏诊,而OCTA不受荧光素渗漏的影响,作为一项非侵入性的眼底检查手段,能直观地提供深度的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影像,包括血管形态、范围、部位等,甚至可以细化到不同分型CNV[7]。(2)当CSC继发的是1型CNV,此时CNV还位于RPE下,FFA只能提示病变区域的荧光素着染或少许渗漏荧光,不能明确提示CNV的存在[8];OCTA则可精确定位层次,进行CNV形态、范围的清晰显影,从而指导临床的观察和治疗,体现出了OCTA对早期CNV检出的敏感性[9]。(3)对荧光素钠过敏或伴有全身禁忌证的患者,因无法行FFA检查,不能观察到病变区是否有CNV,仅靠OCT检查只能对疾病有个粗略的判断,而OCTA可成为有效且可靠的检测方法[10]。(4)OCTA还可以动态监测CNV的发展。当慢性CSC患者伴有视网膜下积液的同时伴有CNV,予以抗VEGF治疗后积液若无变化甚至加重,而当我们联合PDT治疗后,积液明显吸收好转,则说明视网膜下的积液不是来自CNV,而是来自CSC,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CNV为非活动性,目前认为对于没有症状的RPE下的1型CNV并不需要马上给予抗VEGF治疗[11],可以定期观察,而OCTA可提供精细的随访观察。

OCTA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眼底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慢性CSC患者中CNV的检出及活动性进行判断。但本研究纳入患者数量有限,尚需纳入更多患者,并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完善OCTA对慢性CSC中CNV的检测,以提升OCTA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指导慢性CSC继发CNV患者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分析。

猜你喜欢
皮层黄斑色素
色素热舞
“听话”的色素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裂孔在黄斑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