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紫霞
【摘 要】幼儿园为引领幼儿全面发展,达成幼儿教育目标,有目的创新设计区角活动环境,使幼儿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具体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发现,通过创设提高区角活动空间综合利用率。本文通过探析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方略,以期提高幼儿园区角活动育儿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创新设计
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具有如下价值:其一,优化整合育儿资源,根据区域设定活动情境,增强活动趣味性、代入感,使幼儿在若干区角活动中有所收获;其二,完善幼儿园育儿活动体系,通过区角活动弥补育儿缺陷,使幼儿教育模式更具丰富性,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其中,为提高幼儿园育儿活动质量奠定基础。基于此,为培育幼儿核心素养,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探析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类别、原则及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类别
(一)角色类有些幼儿喜欢扮演成家长、超市售货员、护士、快递员等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培育幼儿交际能力、表现力、联想能力、观察力等素养,为此幼儿园将区角设计为超市、邮局、医院、厨房等情境,使幼儿可以扮演角色参与区角活动。
(二)语言类基于绘本图文兼具,有些幼儿读物还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及良好的触感,可有效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为此在幼儿园创设语言类区角,根据幼儿年龄选配绘本、画册等读物,助力幼儿提升文学修养及阅读能力。
(三)美工类美工类区角活动囊括剪纸、陶艺、绘画、手工制作等,可培养幼儿创造力、审美力、实践能力等素养,为此在该区角内放置若干卡纸、陶土、纸壳、胶水、剪刀等物品,确保幼儿可在该区角内发挥想象力创造美工作品。
(四)日常类幼儿园需教授幼儿基本生活常识,使幼儿具备自理能力、安全意识,为此在幼儿园区角活动内张贴安全标识、交通标识,将消防知识手册等有关生活知识的读本放置在其中,同时配置灭火器、汽车、道路、房屋等模型,为幼儿了解生活常识创造条件[1]。
二、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原则
(一)动静区创设幼儿性格各异,将幼儿园区角活动按照动静兼具形式予以创设,可满足幼儿自主开展区域活动需求,其中图书角、美工区、益智区均属于较为安静的区角活动,角色类、日常类则属于活跃度较高的区角活动,使幼儿可以根据个人性格自主选择。
(二)类别区规划为保障区角活动独立且目的明确,幼儿可以高效开展有关活动,幼儿教师在创设区角时需注意边界,做好区角规划,在指定区域内配置活动所需物品并便于整理,为幼儿教师更换区角活动主题创造便利条件,同时可避免不同区角活动幼儿发生矛盾纠纷。
(三)室内外设计为给幼儿提供亲近自然、锻炼身体机会,室外区角活动创设尤为必要,同时可丰富区角活动形式,满足幼儿自主活动需求,为此幼儿教师可创设球类运动、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体育锻炼区角,通过室内外区角活动设计引领幼儿健康成长[2]。
三、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方略
(一)安全为先区角活动中选用物品需无毒无害且无坚硬棱角,避免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发生损伤,同时室外區角活动领域需符合体育卫生标准,保障幼儿体育活动可以安全展开。幼儿教师定期清理区角,按照要求消毒物品,引导幼儿遵守区角活动纪律,紧抓“安全为先”要点,为幼儿创设温馨、稳定区角活动氛围。
(二)形式多变除在整体上丰富区角活动种类外,幼儿教师还需从区角活动形式角度出发多做调整,通过更换区角活动主题提高有关活动创设多元性,为幼儿积极开展区角活动奠定基础。例如,在室外开展区角活动时幼儿教师可渗透游戏活动思想,根据幼儿喜好组织开展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等游戏活动,达到体育锻炼及区角活动目的。再如,幼儿还可利用幼儿园绿植组织幼儿进行标本制作区角活动,在幼儿搜集落叶、花朵基础上,来到室内在美工区教授幼儿制作标本的方法,继而丰富区角活动主题,提高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质量。
(三)以人为本幼儿教师需根据幼儿成长规律、性格特点、学习需求等客观因素创设区角活动,确保幼儿可以主动参与区角活动,在区角活动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语言区活动设计为例,针对小班幼儿读物选择多为画册,还可准备有声读物,旨在吸引幼儿关注阅读,对语言文字有所了解,点燃幼儿阅读兴趣;针对中班幼儿读物选择多为绘本,绘本文字少、图片多,幼儿可根据图片了解绘本内容,从中汲取知识;针对大班幼儿读物选择多为拼音标注绘本,为幼儿认识更多汉字,掌握拼读方法,落实衔接教育目标奠定基础,使区角活动创设更加合理[3]。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使幼儿园区角活动更具育儿价值,幼儿教师需根据幼儿特点妥善调配育儿资源,创设种类丰富、形式多变的区角活动,同时保障区角活动安全稳定,使幼儿可在区角活动中掌握基本生活常识及技能,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素养,达到助推幼儿园区角活动科学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艾红.如何创设幼儿园的区角活动[J].读写算,2019(4):37.
[2]蒋小莉.新课程视域下幼儿园自然角区域环境的创设浅谈[J].才智,2019(19):192.
[3]曹素然.浅谈幼儿园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环境创设[J].读与写,2018,15(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