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
摘 要 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感情、欣赏与表达能力。同时在提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观点:一、抓住阅读教学方面的语文要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二、优化理解与感悟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三、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促进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表达;批注;交流
中图分类号:R361,Q344+.13,2,C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17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此思想指导下,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感情、欣赏与表达能力;同时,在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下面笔者谨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感触。
一、抓住阅读教学方面的语文要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
在每一单元前面设置“语文要素”,是人教版新编教材一个突出特点。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有了语文要素的引领,阅读教学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至于迷失方向。因此,阅读课堂上教师应紧紧抓住语文要素,来设计与优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比如,《慈母情深》一文的主题是歌颂母爱的无私。教学此文,笔者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统领性的核心问题来推动学生的自主阅读:“课文的题目叫《慈母情深》,那么,慈母对我的深情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走进了文本,通過默读去想象生动感人的场景,品味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这一初读环节提出的要求。在文本细读环节,笔者则抓住课后第二题,呈现课文中精彩的句子,要求学生“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通过自主品读,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并在心里产生共鸣。这比教师进行灌输或学生自己从诸如《课课通》《教材解读》之类的教辅用书得来的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二、优化理解与感悟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一阐述告诉教育者们,在语文学习的征途上,教师务必做到“目中有人、眼内有法、心里有情”。所谓“目中有人”,就是要求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来看待,要尊重其主体地位,而不是把他们当作灌输的容器进行机械地灌输或进行机械的题海演练。所谓“眼内有法”,就是要求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阅读活动,语言能力的训练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教师不能将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或将《教师教学用书》的分析生硬地向学生灌输,从而剥夺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机会。所谓“心里有情”,就是要求教师真正为学生发展着想,通过富有情感的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比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笔者将“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个语文要素,融入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写批注的良好习惯。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学生用心阅读课文,在能够打动自己心扉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留下阅读思考的痕迹,同时,为接下来的师生或生生交流作好充分准备。事实证明,学生能够写下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尽管不如教师用书或教辅用书上说得准确、全面、精彩,但这是自己的思考所得,这个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的体验是深刻的,是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良好习惯形成的。
三、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促进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读”与“写”两方面能力的发展从来都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它们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强读与写的联系,是新教材又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语文教育专家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缺少阅读积累与感悟的写作教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综观小学各年级语文课本可以发现,在一些课文的后面,编者常常会针对课文内容设置“小练笔”活动,同时单元的习作训练内容也跟所读课文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既要着眼于指导学生理解与感悟课文内容,还要着眼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与积累,并能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借鉴与运用作者的表达技巧或方法,来叙述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写作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促进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比如,教学《慈母情深》,笔者按照课本上的“小练笔”要求,指导学生写一写“鼻子一酸”的经历,并在班内朗读、交流、评议;在习作课上,笔者又指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并在此基础上给爸爸、妈妈等亲人写一封信,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表达一下自己对父母的尊重、热爱、感谢等情感。
综上所述,新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瞄准语文要素,发挥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努力优化教学策略,以富有情感与智慧的教学,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