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华
摘 要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慢慢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课堂;培养;能力;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4.21,C961,Q611,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140-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科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总结平时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课上的注意力不持久,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而对于其他同学的发言,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做到认真倾听。这时,笔者会让学生来做一回教师,在听完学生的发言后,做出自己的评价,这样,学生的听课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听得非常认真。比如,在某一同学发言后,笔者会问一个学生,刚才他说的对不对?如果不对,你是怎么认为的?能不能给出一个更好的建议?教师的这些问题就会迫使学生专心听讲。
阅读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从而提取数学学习信息,如若学生不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有效阅读,那么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势必会受到影响到。比如,学生在做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审题,或理解不了题意,不能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那么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准确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和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数学学科是一门思考型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好习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因受到干扰而转移注意力,主要表现有:主观意识较差,没有自己的主见,上课回答问题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等。面对学生的这一现状,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思考的机会和情境,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材料,还要给他们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比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笔者先给学生看了一段视频,播放的是一个十字路口各种车辆川流不息的场景。并让学生看完后告诉我,视频中共出现了小汽车多少辆?公共汽车多少辆?面包车多少辆?大货车多少辆?学生尽管看得都非常认真,但还是没有看清楚。笔者又播放了一遍,这回学生眼睛都不眨一下,但由于车辆比较多,还是没能数清楚。这时,笔者问学生:“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把车辆数清楚呢?”学生议论纷纷,很快就有学生想到通过分组合作来完成,有数大货车的,有数小汽车的,有数面包车的,还有数公共汽车的。这样答案很快就出来了。
三、培养学生勇于说和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回答教师或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为此要训练学生敢说的能力,很多孩子都会有以下心理:有的缺乏信心、缺乏勇气,害怕说不好同学们会耻笑、教师要批评,针对这种情况,应主动鼓励其说的勇气,给他们以示范和训练;有的自己想说,又没有把握说对,对此,教师就要教给他们怎样说,模仿教师和同学说法,也可以在课前教给他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说对一点就鼓励一点,说不对或说不出来,就启发他们想好了再说。
这是培养回答问题习惯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只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这不仅能发扬每个学生的长处,而且能抓住个别学生的短处,有针对性地做细致工作。如对学习上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他回答问题要认真细致;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着重锻炼他们思维的敏捷性,逐步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速度;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检查多提问,随时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对思维能力较强,但学习不勤奋的学生,要多给予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他们勤于思考。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很好地落实。
四、教会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笔者觉得数学同样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例如,笔者在教授《觀察物体》这节课中的“镜面对称”时,就让学生回家自己照照镜子,认真观察镜子中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上下、左右、前后的变化,回学校后小组讨论,最后总结出:镜子中的人与实际的前后、上下没有变化,而左右正好相反,这就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总之,小学生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只要教师的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一定能够养成!
参考文献:
[1]柳建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思考[C].2018.
[2]李志芬.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J].中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