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策

2020-05-29 01:36吴霞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月食日食科学实验

吴霞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重要,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小学生科学课展开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善意见。

1 引言

众所周知,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对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需要从孩子抓起,培养他们科学的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以后学习科学方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和确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和理论的共同结合让学生体会科学的奥秘。

2 小学科学教学存在问题与表现

2.1 科学课堂缺少交流,上课是满堂灌

首先,科学授课教师在课上没有确立一个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太过注重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部分老师认为自己或书本就是权威,教学方式太过教条;其次,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没有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交流习惯,上课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升级问题,即使给了学生交流的机会,学生发言的人数和次数也比较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没有想出一些办法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发言,还存在一部分学生虽然发言了,但是能谈到重点的同学也很少,他们没有明确讨论的目标和主题,没有得到讨论的实际意义,反倒让课堂觉得闹哄哄的,降低了课堂效率,等于是浪费时间。授课老师应该改变这种局面,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进行讨论。

2.2 很多家长都觉得科学是所谓的副课,在思想上就不予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学习是为了升学考试为目的观念,而科学作为学校的副科在很多学校都不用考试,既然都不用考试,家长和老师的思想观念跟不上,他们认为科学只要了解一下就行了,学不学好无关紧要,毕竟不是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只要把语数英三科学好就行了,在思想上就不够重视对科学的学习,这对科学课的学习是不利的,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弊端,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教师需要端正家长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消除科学是副科的错误思想,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让学生接受到更全面的教育。

3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1 认真做好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的很多理论、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认真做好科学实验是学好科学的重点。科学实验对于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多方面都是关于细节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习惯,首先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中去,这个工作主要包括让他们主动去准备和检查科學实验的实验器材,比如对酒精灯进行检查,检查酒精的量是否充足,灯芯是否完好,要用到的灯座接触是否良好,试管是否有破损等,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实验的准备中;其次是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科学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和实验两种,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演示是老师直接把科学的某种现象通过教具在学生面前和直观的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官上能够理解科学规律和理论,这个教学方法带有示范性的作用,而实验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些实验器材,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和研究来验证某个科学规律。两者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比如在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中,为了让学生对生物细胞的了解以及对显微镜的运用,老师和学生展开了演示和实验。老师:”大家取出洋葱的一部分,大家用肉眼看它的表皮能看出什么来呢?但是如果我们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看又能有什么样新的发现?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观察洋葱,需要做一个玻片标本。”这个玻片通过老师演示教学来完成,接下来先让学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来观察洋葱表皮,学生用肉眼看洋葱的时候会发现它是偏紫红色的光滑的表面,而通过放大镜看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同学们了解到在放大镜下的洋葱被放大了,但是在显微镜的观察下,洋葱的表皮呈现多边形的结构,像一个个小房子一样,把洋葱的细胞看的很清楚,甚至有的学生会说道:“这个小黑点是什么?”有的学生还看到了洋葱的液泡。通过老师演示和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了认真观察,勤思考,爱动手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3.2 小学科学实验应该规范

要想小学科学实验规范化的进行,就需要学生在做实验前对实验过程做一个明确的计划,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并准备好实验记录的填写。实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严格的按照规定的步骤来进行,以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一步要明确实验目标;第二步要对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包括实验器材、场地、实验方法的选择等;第三步做好实验的观察和记录;第四步要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并用表格或者图表标示出来;最后一步对这些表格和图表进行分析和加工,形成某一个科学理论和规律。我们在学习科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种子发芽实验(一)中,首先要确立一个实验目标,即让学生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有哪些?豆子发芽的条件需不需要水呢?第二步就是让学生去做好实验准备,这里学生需要准备若干绿豆种子、两个不漏水的盒子、纸巾,第三步就是让学生做好实验的记录,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可将滴过水的豆子发芽的情况记录下来,将没有滴过水的豆子发芽的情况记录下来,第四步就是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整理,通过将实验组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和对照组作种子发芽情况对比,学生可以发现,在同一环境下,滴过水的豆子发芽了,没有滴水的豆子没有发芽;最后让学生作出总结,绿豆发芽是需要水这个条件的。学生按照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一个有序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加深了理解,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更系统、更完整的科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把课堂教学与实验结合起来

有些课堂教学内容仅仅靠老师在书本上的讲解是无法完成科学的教学的,要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学生在学习《日食和月食》时,教科书是以一副简单的图片来讲述日食和月食的规律,日食和月食是一种天体现象,这样的导入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太适当,需要老师创造一个情境设立,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内在规律和形成的原因,所以就需要老师做一个模拟的实验,通过这个模拟实验让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让学生更好的去接受这个科学道理,把课堂教学与实验结合起来,降低了科学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在对这一课中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分别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实验,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让手电筒不动的情况下,使玻璃球围绕乒乓球一周,观察阴影光线在玻璃球面和乒乓球面形成的景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当玻璃球挡住手电筒射向乒乓球的光线时形成了天体现象中的日食;当乒乓球挡住手电筒射向玻璃球的光线时就形成了所谓的月食,最后让学生明白,日食和月食是月球、太阳、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光线相互遮挡产生的现象。这个模拟的科学实验将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的原理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有一个情感触动,使这堂课的知识更加的深刻化,同时也拉进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科学知识更加的生活化。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盐津小学)

猜你喜欢
月食日食科学实验
火星日食
天狗食月
看月食
第一次看超级月食
月全食
美国 西雅图自己坐公交的狗
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经济日食
日食在电影中总是很神秘
小小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