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晓茹
(西安翻译学院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105)
高职教育强调专业知识的基础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西安翻译学院本着“专业+外语+现代技能”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前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教学能力,从而凸显本校毕业生较其他兄弟院校同专业毕业生的语言比较优势,增强其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虽然开设了一系列英语类的课程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优势。可是,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现有的课堂教学与工作实际需求相脱节,学生只是记住一些单词和句型应付考试,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用双语组织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在就业市场上无法突显本校学生的语言比较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此外,教学方式程式化,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
这样的教学现状显然无法强化对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彰显我院的育人特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思想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相一致。本文以学前英语口语这门课为例,探讨在OBE 理念指导下如何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即如何重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市场对双语幼教人才的需求。
成果导向教育由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等人在1981年首次提出,此后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现已成为美、英、加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它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强调围绕学习产出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1]它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强调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要明确每一单元的预期学习产出,即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而且要清楚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即社会的需求、就业市场的需求。这样一来,学生才会觉得所学习的知识有用,有价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机。那么,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这就要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过程的重构。教师如何知道学生已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这当然离不开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因此,OBE 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是围绕明确的学习成果来组织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管是目标的制定,过程的实施还是结果的评价基本都围绕学生能力来组织,注重学生课堂的获得感,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成长。
有关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国外注重从中观层面的人才培养以及宏观层面的教育质量领域进行全面探索和梳理。国内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从对教育理念的探索到工程教育认证的应用,再到各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的实践。[2]主要包括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研究,如李志义提出了反向设计六步法。[3]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和管理专业,如丁晓红等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基于成果导向的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这一理念对英语教学的指导研究较少,例如,张洪颖、邹雯、闫坤等分别探究了基于OBE 理念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涉外文秘英语课程的设计、科技英语的课程教学设计。[5][6][7]但对于高职院校中学前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的指导研究甚少,笔者结合所在院校在开设这门课程中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尝试,探讨OBE 理念指导下的高职学前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改革。
在OBE 理念指导下,应以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进行反向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在课程结束时学生的预期学习产出,这种学习成果是基于社会需求的调研来确定的,然后围绕成果导向制定目标,确定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
学前英语口语这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平台必修课,笔者授课时使用的教材是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教师英语口语》一书。在OBE 理念指导下,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在一二线城市及沿海发达等城市的幼儿园及幼托机构,尤其是定位较高的国际幼儿园中,对双语幼儿教师的需求强烈,希望招聘能够进行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幼儿教师。在一些地级市及县城中的幼儿园及幼托机构,对双语幼儿教师的需求较之前增加,尤其是一些私立园,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希望聘用双语幼儿教师等。
因此,在了解就业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我们重新确定了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了毕业要求,依据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每门课程教学都对达到毕业要求有所贡献。针对学前英语口语这门课程,教学目标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掌握与幼儿紧密相关的家庭、身体、工作、数字、颜色等幼儿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的英语口语表达。其次,学生能够自己创编或组织游戏,唱英文儿歌,讲英文故事等形式教授不同话题的英语表达。再次,学生能够用英语组织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
根据已确定的教学目标,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幼儿常见英文词汇的学习、英文儿歌说唱、幼儿园日常口语表达。具体来讲,幼儿常见英文词汇主要选取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词汇,包括十个话题:家庭成员、身体部位、职业、数字和颜色、形状、动物、季节和天气、节日、食物和衣服、日期和时间。英文儿歌说唱模块主要围绕每个话题学唱相关的英文儿歌,便于学生自己在进行相关教学设计时,能够快速得到便利的资源。除此之外,选取一些比较经典的英文儿歌,以及学生在钢琴课上所学的一些曲目,利于他们在教学中组织活动。幼儿园日常口语表达模块主要包括晨间入园、做早操或户外活动、吃早餐、上课、表扬和鼓励幼儿、午餐、午休、离园等环节中幼儿教师常用的英语口语表达。
OBE 理念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发现高职学生多数英语基础差,发音都不标准,容易读错音,相似发音容易混淆。构建句子的能力差,汉语式思维明显,在英语语言输出时,中式英语的表达居多。学习的自主性不强,完成任务比较敷衍。喜欢唱歌、做手工、做游戏、爱玩手机,喜欢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课前微课学习
教师将每一个主题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录制成微课,通过超星学习平台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学习并完成相关练习。每单元推送一或两首相关主题的英文儿歌或童谣,要求学生在线上跟读跟唱。除此之外,把幼儿在园所的一日生活流程分成不同的环节,例如,入园问候、吃早餐等,每两周推送一次幼儿教师常用英语口语表达,并设置相关的练习。这种方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模式——碎片化,也节省了课堂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时间,同时解决了学生学习差异性的问题。因为,班级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个别学生属于高职自主招生,入学前未参加高考。部分学生高中期间基本放弃英语学习,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尚可,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后的练习题,学生可以有三次刷题的机会,选取最高成绩计分,促使学生反复观看强化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超星平台提供的数据,了解学生课前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便于深入学习。
2.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上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其一,根据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开展“看图猜词”“视频配音”“抢凳子”“跳和说”“掷沙包”等课堂游戏,帮助学生纠正易发错的音,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幼儿英语教学的游戏案例。其二,教师创设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教学场景,要求学生创编对话,发展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动物这一话题时,教师创编这样的场景:假设你是幼儿园的老师,孩子们五一假期去动物园玩了,假期后第一天上学,询问孩子动物园所见所闻,创编一段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对话。在创编对话的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基本词汇和句型在微课中都已提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来确定对话的长短。这项课堂活动也为课后的情景剧表演做好了准备,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在实际教学中组织相关单词教学的课前导入案例。其三,进行儿歌或童谣说唱,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英文儿歌中省音或吞音的地方,引起学生注意。因为课前已上传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要求学生跟唱,课堂上进行分组比赛,并要求给儿歌配上手指操或肢体动作,这也迎合了学前专业高职学生爱跳爱唱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一技能在实际教学中被频繁运用,能够激发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在OBE理念指导下,为了使教学能够很好地对接市场的需求,每节课会利用5 分钟的时间教授字母歌和字母操。将26 个字母的读音及在单词中的发音用儿歌的形式编写出来,并配上音乐和动作,律动很强,非常适合幼儿进行英语学习,也为进一步的自然拼读学习打下了基础。其四,学生通过微课可以学习一些幼儿教师常用英语口语表达,教师模拟一些相应的场景,比如幼儿早晨入园的场景,要求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此项练习学生能够用英语组织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初步满足浸入式教学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3.课后拓展练习
课后任务主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仍以“动物”这一话题的学习为例,课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自编一个以动物为主题的简短英文故事,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网上或书上查找相关资源,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出来并录制成视频以作业形式上传到超星平台,教师在平台上进行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另外,要求学生选取2-4 个常见的动物单词,借助图片、PPT、视频等,并设计游戏,进行教学展示。学生可以录制视频也可以下次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展示,教师给予点评。此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英语趣配音大赛、英文故事我来讲、幼儿教师英语技能大赛等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充分探索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的双语教学能力。
OBE 理念强调持续的课程改进,重构评价系统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不断调整,尤其是增加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比重,并对过程数据量化和及时公示,让学生实时查看自己的不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程度。具体来讲,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末考成绩占40%-50%,平时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其中,出勤占10%,线上学习占30%,参与课堂活动占40%,课后拓展占20%,各部分均设置有相应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予以计分。教师设计的平时成绩考核表如下图所示:
?
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这种评价方式把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点评与生生互评相结合,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考核内容更全面,更有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利于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
在OBE 理念指导下,通过了解幼教就业市场的需求,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采用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的方法,对学前英语口语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立足就业市场对双语幼师的需求,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将教学内容与职场实际相结合,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点,通过开展课堂内外活动将课程的知识技能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