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菁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223003)
近年来,微课、翻转课堂、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日益受到瞩目,Coursear、Udaicty、Edx 等众多的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翻转课堂、MOOC 作为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受到国内外教育的青睐,网络平台的教室功能为教师准备了最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让教师可以一边享受网络带来的全新教学便捷,一边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互动,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但是,以上的一切学习过程都是建立在坐在电脑前学习的情境中的,较于传统的学习形式虽说更加便捷,但是从学习状态来看,除了超越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外,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最近两年,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的兴盛为云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云教育不仅涵盖了MOOC 课程的“海量信息资源”“资源优化水平高”“信息随时可获取”的巨大优势,最大的进步就是通过移动终端,学生学习的状态可以被划分为很多的“碎片”。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当前社会的应用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因此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随身性使之成为最为便捷的云教育工具。利用目前学生们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依赖性,把教育灌输到学生生活中去,学生除了特地空出一大段的时间去学习之余,在各个生活的片段中都可以学习“知识碎片”。而目前流行的在线课程,不仅照顾到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合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而且更加适应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要求,为翻转课堂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所谓“云教育理念”,是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的教育形态思考。云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大数据功能,能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数据记录,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应用云教育理念,进行在线课程设计,实现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新的方向,也是“互联网+”时代,实现教育公平的新的探索。只要拥有一部移动终端,学习者就可以进行在线课程的学习,可以超越地域、时间的限制,接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对于教育者,也可以利用云教育的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利用科学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学生的重视度不高,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应用文比较简单,但写起来又错漏百出。加之应用文课程自身较为枯燥的特点,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开发优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一方面,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云教学理念,增加趣味性的互动活动和游戏对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接受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由于线上课程资源丰富的特点,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模拟案例,便于学生模拟学习,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基于云教育理念的应用文在线课程设计,可以通过智能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真正达到“量体裁衣”式的教育。
一般来说学习者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5-8 分钟,所以,在线课程的知识传输部分,设计的完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8 分钟,而且这也符合知识点碎片化教学的要求。如果知识点较大,可以在大知识点上再次划分几个子知识点,尽量的把知识点碎片化,形成系列在线课程。比如,应用文写作课程中条据的章节,可以分为凭证类条据和说明类条据,在这个章节中就可以建立两个知识点的在线课程。短小精炼的在线课程能够在最高效的时间内让学习者尽可能的有效吸收知识点,最为适应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设计要求。
为了适应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学习,在设计之初把知识点碎片化,便于学习者掌握知识点,但是如果学习者只掌握知识点,不能由点及面的形成知识体系,进而演化为学习者自身的能力,就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在进行在线课程设计之前就必须考虑知识结构问题,建立一个完备的知识网状结构。比如,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会务文书的章节,会务文书是指在会议召开过程中用于传递、记录、传达会议信息、会议内容及会议精神的系列应用文书,包括会前用于召集参会人员、传递会议召开信息的会议通知或会议邀请函,为领导会场发言所准备的各种讲话稿,会中所做的会议记录,会后编撰的会议纪要、会议简报、会议新闻等。也有人从秘书学的角度出发,将会议筹备方案、会议议程和日程、会议须知等纳入会务文书的范畴。在教学设计中,建立了如下的结构体系:
图1
这样的结构体系侧重选取高职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有固定体式的几种常用会务文书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又涵盖了会前、会中和会后文书,囊括了会议进行的始终。
在线课程的设计可以按照课程目标的不同,分成三类。
一类是讲解知识点的知识传输型在线。讲解知识点的在线课程设计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其目的是让学习者在注意力集中的短时间内接收知识传输,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仅仅依靠知识传输,学习者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更无法把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所以,在讲解完知识点后,还需要设计能够让学习者练习、应用的课程内容。第二类是练习实践类在线。这类的课程内容可以是习题的形式,也可以是案例的思考或者知识点的实践应用等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内化,把接收的知识点转化为自身的应用能力。以会议通知的课程内容为例,在练习部分的在线课程中,可以安排会议通知的知识点习题,还可以通过改错的形式让学生锻炼自己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通过正确规范的会议通知例文再次提点知识点,并布置课后的写作训练,以达到讲练结合,实现能力目标的效果。第三类是答案解析类,之前通过正确规范的会议通知例文再次提点知识点就是这类课程。另外,还有答案解密、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结果等内容都属于这一类型的课程。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知识点教学的具体情况,可以确立所需的在线课程类型,形成结构完整,设计合理的在线课程体系。在完备的在线课程教学体系中,具体的教学模式是在线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并没有规定的程式和规范,设计者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如会务文书章节的会议通知部分,一般来说,在线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先通过知识点传输类型的课程,讲解具体知识点;二、通过改错、习题和问答等练习手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三、让学生模拟正确规范的例文,按照所给的素材写作;四、教师寻找典型的错误例文,跟学生进行反馈讲解。在具体课程体系设计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设计者调整课程顺序:先进行改错或模拟写作部分———然后,根据学生的普遍性错误和典型性错误对应的播放知识点传输类课程——再进行新一轮的模拟写作——针对问题再播放知识传输课程——最后,总结通过习题检查教学效果。
这种把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顺序糅合成需要即拿来的“拿来主义”结构是基于学生的实践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应用云教育智能分析功能,既使每个学生的模拟写作错误类型和写作问题都不尽相同,在线课程完全可以设定固定的知识点错误即播放对应的知识传输课程,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用科技改变教育,这也解决了传统在线课程缺乏互动的问题,提高了在线课程的使用效果。
基于云教育理念的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发展迅猛,特别是其大数据功能,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数据记录和智能分析,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状态,也可以帮助老师找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移动学习平台中的练习情况反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的发现和调整课程内容模块。例如,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凭证类条据的学习中,通过在手机学习平台上的测试,发现56.1%的同学都选错了这题:
图2
究其原因,这个知识点太小,教师在知识点传输类在线课程教学内容中没有提及,而且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和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不了解。根据这个问题,教师及时增加了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知识点,弥补了这一漏洞。
互动式在线课程指的就是课程使用者与课程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的一类在线课程,它囊括了一般在线课程的教学功能,更加注重增添互动环节,使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变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传统的在线课程设计是基于视频为基础的,受限于视频本身特性,往往只能是同时给出问题和答案,缺少让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得最终的学习成果打了折扣。互动在线课程是基于web,发布为HTML 格式的交互学习工具。学生需要不停的“输入”还有“输出”,学生在学习在线课程的同时可以进行选择、判断、改错等练习互动。这不仅仅让学生“看”了课程,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反馈和反思, 利用互动来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和判断,以便有效的互动和教学。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由于原始课程内容的乏味性,增加吸引学生兴趣的互动活动和游戏就成为教学设计的抓手。
云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随身化和随时化,因为引动终端的普及性和日常性特点,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的推送功能,建立学习管理系统。意在云平台上建立学习规划,利用后台程序设立提醒功能,提醒学生系统学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以便达成学习效果。另外,学习管理系统还可以推送相关的拓展信息,把学习内容新闻化,通过推送的形式,让学生在日常浏览中拓展知识面,增强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基于云教育理念的在线课程设计在施惠于学习者的同时也给设计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这一形势下,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拓展云教育理念下在线课程发展的新思路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