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痛栓塞肛在留置导尿管拔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29 09:07李贵贤
护理与康复 2020年5期
关键词:导尿管尿潴留插管

李贵贤

海盐县人民医院,浙江海盐 314300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诊疗技术,在急症患者、危重患者、尿潴留患者及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失调患者中广泛应用[1]。同时,在临床实践或教科书中,比较重视置入导尿管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了规范,但对拔除导尿管时的细节问题较少涉及,以至于部分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出现疼痛、出血、排尿困难等不适[2]。消炎痛栓是临床常用的消炎镇痛制剂,有研究显示消炎痛栓对妇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后的止痛作用疗效确切[3-4]。为了缓解导尿管拔管时产生的疼痛,避免因疼痛而影响患者自行排尿,最终导致尿潴留或再次插管,本研究基于超前镇痛理念[5],尝试在导尿管拔管前应用消炎痛栓塞肛,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海盐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年龄>18~<85岁;首次行留置导尿,置管时间>1周;意识清楚,能配合研究;无消炎痛栓治疗禁忌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留置导尿期间并发尿路感染,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行为障碍,处于孕期、哺乳期、癌症晚期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既往有尿潴留或肛门手术史患者,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出血性疾病病史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8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5例。对照组:男357例,女68例;年龄59~80岁,平均(69.68±10.22)岁;导尿管置管时间9~12 d,平均(10.54±1.25)d;良性前列腺增生329例,前列腺癌早期28例,尿道肉阜53例,压力性尿失禁15例。观察组:男354例,女71例;年龄58~81岁,平均(69.24±11.24)岁;导尿管置管时间8~13 d,平均(10.56±2.45)d;良性前列腺增生328例,前列腺癌早期26例,尿道肉阜52例,压力性尿失禁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导尿管拔除方法

导尿管拔除、消炎痛栓塞肛的操作均由受过统一培训、持有护士执业证书、泌尿外科工作2年以上的责任护士担任。

1.2.1对照组

按常规护理拔除导尿管。即遵医嘱,按《基础护理学》留置导尿操作规程[6],在患者膀胱充盈的情况下,先抽出导尿管头端水囊的液体,再轻轻拔出导尿管。拔管时嘱患者放松心情,模拟排尿行为效果更好。若拔管时手感阻力或患者诉疼痛则暂停操作,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拔管。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拔除导尿管的基础上增加消炎痛栓塞肛操作。即医嘱拔除导尿管,按医嘱在拔管前12 h使用消炎痛栓半颗(50 mg)塞肛,并于拔管前30 min再次使用50 mg塞肛。拔管和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3.1拔管时疼痛

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7]进行疼痛程度评估,长度为10 cm,代表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由责任护士在患者拔除留置导尿管后即刻询问局部疼痛情况,并作记录。

1.3.2尿潴留和再次插管

参考相关文献[8],在拔除导尿管6 h后,如患者仍无尿意或出现腹胀、排尿困难、排尿不尽,则考虑尿潴留可能,立即行超声检查,查看膀胱尿量或残余尿量,如膀胱尿量>400 ml或残余尿量超过100 ml,诊断为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需再次插导尿管者,定义为再次插管。

1.3.3不良反应

应用消炎痛栓后连续观察24 h,记录患者有无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与消炎痛栓使用不良反应相关的症状,如消化道出血、变态反应、头晕、癫痫发作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拔管时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拔除时,均存在下腹部或尿道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舒适感。观察组NRS评分0~4分,对照组NRS评分3~7分,两组患者拔管时疼痛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导尿管拔管时疼痛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和再次插管情况的比较

拔管后,观察组尿潴留4例,再插管2例;对照组尿潴留25例,再插管20例,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再次插管率比较

注:1)Fisher精确检验。

2.3 消炎痛栓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使用消炎痛栓期间,未发生消化道出血、变态反应、头晕、癫痫发作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消炎痛栓塞肛可缓解拔管时疼痛

消炎痛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8],其作用机制主要为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且能直接作用于盆底神经,改善疼痛的阈值。因此,消炎痛栓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和泌尿道手术后止痛[3-4]。留置导尿管拔管时疼痛的产生和痛觉传导主要取决于盆底神经的兴奋性,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经消炎痛栓塞肛干预后,尿路疼痛阈值改善、痛觉传导抑制,因此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3.2 消炎痛栓塞肛可降低拔管后尿潴留及再次插管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尿潴留的发生率及再次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尿潴留的形成与多种原因有关,除了疼痛,其他还包括拔管刺激导致尿道和膀胱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以及机械性损伤所致的尿路炎性反应。有研究指出,消炎痛能抑制前列腺4合成酶,具有强效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的作用而有效缓解膀胱痉挛[4]。同时消炎痛栓塞肛经直肠给药可穿透直肠黏膜,直接作用于膀胱和尿道,吸收更快[9]。其次,消炎痛所具有的抗炎作用对尿路炎性反应也有一定的疗效。因此,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有效缓解,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及再次插管率。

3.3 本研究不足

本研究尝试将消炎痛栓应用于导尿管拔管中,有效改善了留置导尿管拔管时疼痛程度,降低拔管后尿潴留,同时未发现消化道出血、变态反应、头晕、癫痫发作等消炎痛栓药物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临床意义。但本研究仅局限在1家医院进行探索性研究,缺乏多中心研究的结果数据;且为同期随机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在同一病房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主观判断。今后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导尿管尿潴留插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