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彤
摘要: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个人“定制”的实践研究,是实用性、个性化鲜明的教育科研。在研究时,可用自解定题、互助定题的方式来确定选题。在构建个人“定制”的目标时要关注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的确立,还要避免虚空目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明晰研究流程、规范研究行为、优选研究方法。研究进程基本完成后,应进行分析梳理、总结提炼,延展个人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微型课题;个人定制;教育科研;实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微型课题是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微小、具体、突出的,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并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的实际问题”[1],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省思与行为改进,是教师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解决与自我教育经验的提升,是“研究者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系统的教育行动来解决面临的教育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育现实的目的”[2]。“自我性”是微型课题的特征之一,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希望用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研究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形成个人的教育思想。因而,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个人“定制”的实践研究,是实用性、个性化鲜明的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微型课题研究的个人“定制”,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及个人能力,自主确定研究方向与主题、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时间,研究的是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自己的学生。
一、设置个人“定制”的选题
微型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应该解决的、有能力研究的、能够产生较好的教学成效的问题,应凸显研究者的个性,因而中小学教师微型课题的选题多直接生发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的是个性化的研究。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到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微型课题研究者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才是开展真研究的正确起点,一个困惑、一种现象、一位学生、一次活动等,均可以成为课题。
选题是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过程,是教师聚焦某一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在研究之初确立一个有价值的选题非常重要。有些教师难以选择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其选题往往过于宽泛、模糊,没有清晰的切入点,比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情境化的研究”等等。微型课题与教师个体的爱好与特质、教学的学科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教训、面对的环境与条件相关。教师应细细梳理自己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微观的小事开始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观察到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分解,将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因素综合考量,以自主剖解或寻求互助的方式来更适切地定题。
1.自解定题
选题过大是诸多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第一大问题,教师要有以小见大的观念。在起初选择的研究的大概方向、基本范围的基础上,学会以限制研究对象范围、寻找破题切入口等方式来“微化”选题,用提取焦点或多层解剖等具体方法来确定研究的着力点,具体操作方式为:其一,锁定一个大的问题,检索导致问题的各种原因,从最直接或最主要的原因着手,进一步探寻深层原因,聚焦到更具体的、易操作的一个研究点上,选取自己有动力、有能力突破的最佳策略展开研究;其二,针对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预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去粗取精地筛选出可行的研究路径,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切口。例如,一年级(1)班的语文课堂纪律差,分析其原因为:新生入学后良好的听讲习惯未养成,多音节拼读有难度,音、字同时学与读写兼顾对于新生来说比较困难;有些学生未经历过学前教育阶段,所以上课时坐不住;教师从高年级转入一年级时教学方法难以及时转换,教师对一年级新生的耐心不足、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未形成;等等。列举出多个原因后,研究者决定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教学方式着手,寻找适合新生的语文教学方法,以一年级新生最熟悉的绘本为载体、采用同桌的两两互助学习形式,开展一个学期的微型课题研究,定题为“‘我说—你听一年级新生同桌互助绘本阅读学习策略的研究”。
2.互助定题
有时“新手”研究者即使列举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也难以厘清某一问题的更细微可行的研究点,与同伴互助定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通过与同学科、同年级组老师介绍自己当下遇到的问题、想做的改变,大家共同审视、群策群力,提取出问题的根本特征及最佳解决途径,更有利于研究者甄选出针对性更强、价值性更高的微型课题。例如,一位任教中高年级的数学老师,自己所带的两个班级升入五年级后,有部分学生在两个月时间里,在数学学习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出现明显下滑现象。该老师很着急,希望通过微型課题研究的形式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可他自己思考了一段时间也难以找到合适的研究点。于是,他找到班主任、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科室主任,把他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帮他确定合适的选题及适切的研究角度。老师们提出了诸多问题,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年段特征、原因有哪些?五年级数学的难度、教学方法有什么问题?以往有什么好的经验?等等。在将这些相关问题厘清后,提炼出“高年级数学学习倦怠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策略的研究”的微型课题选题。
二、构建个人“定制”的目标
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探索中小学教育中的未知领域,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3]。课题研究目标是指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效果,在构建个人“定制”的目标时,应先把握基本目标,然后确立具体的目标,同时还要避免虚空的目标。
1.把握基本目标
微型课题是教师个体的课题,解决自己的问题是研究的实质。中小学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且多数都是以研究者任教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多是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及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是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样态、教学策略方法、学生管理机制,获得一些教育规律、教学机理等。
2.确立具体目标
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就是研究者在某一阶段教育教学的主攻方向,具体的研究目标通常包括:一是理性认识,即“形成”“创新”“改进”某种教育方式、教学策略;二是实践效益,即“培养”“激发”“提升”学生某方面的理念、思维、能力,或是班级建设、品德修炼等方面的积极改进;三是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即形成教师某方面的教育特色、教学风格,或是对某一成熟理论的践行及发展。
3.避免虚空目标
个人“定制”微型课题研究目标时要有明确的定位,防止空泛、偏差。第一,有的放矢,即紧扣课题本身的研究方向,直接揭示通过研究希望获得的具体成效,要合乎自身实际的工作条件、研究水平和时间;第二,课题研究目标不可等同于工作目标,教育教学工作目标是完成具体教育教学任务,研究目标在于探寻未知的教育教学规律、获得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
三、实施个人“定制”的行动
中小学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以解决自身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细微的问题为主要任务,它不是为形成教育理论或是学术思想而研究,而是要将研究的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即直面学生、聚焦课堂,注重“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在做中研、在研中做”,倡导遵循“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求实效”的原则。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自行掌控有序的研究进程,自主运用可行的研究方法,依照研究假设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行为改进,也要善于学习、精于思考、专于细节、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才能行之有效、研之有益。
1.明晰研究流程
微型课题研究工作通常可分为前期的基础准备、中期的过程实施和后期的成果汇总三个阶段,视个人情况自主安排研究步骤。其基本的操作流程为:确定选题—设计方案—实施推进—总结成效—鉴定结题—成果推广等。微型课题,从微处着手,扎实研究,因而研究过程也要循序渐进,边实践边思考,边调整边总结,注重材料的积累梳理和经验的总结提炼。
2.规范研究行为
研究进程有章可循,个人“定制”的研究行动才能更有效。为了夯实微型课题研究过程,研究者可以借助《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手册》,把自己的研究方案、文献参考、调查过程、研讨记录、研究随笔、教学反思、案例观察、活动照片等研究材料都记录在册,使得微型课题研究过程显性化,清晰地留下研究的痕迹。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与其他研究者的交流与合作,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只有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扎实实践,延续自己的研究动力、促进自主成长,最终才能折射出精彩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效益、促进自我发展。
3.优选研究方法
微型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适合教师个人运作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辅以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观察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个案研究是对某个学生、某一小群体在一定时间里连续跟进,研究其行为变化,并依一定的实践策略促其发展。行动研究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模式。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依据自己的选题、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等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具体的研究方法。
四、延展个人“定制”的成果
课题研究进程基本完成后,要进行分析梳理,总结、提炼经验,呈现研究价值,以研究报告、专业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微型课题是一种应用型研究,个人“定制”的微型课题研究是从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工作需求出发,虽解决的是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对微观的具体问题,但依旧有利于基础性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同时可为自己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抓手,不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需求。
1.推而广之,助力他人
一个微型课题结题了,其研究成果就束之高阁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真正有价值的微型课题做的是贴地行走的真研究,提炼出的是接地气的好经验。解决的不仅只是某一位老师、某一个班级的个性化问题,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普适性的理性认识,揭示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总结了有效的方法手段。例如,一位班主任用“计分游戏板”的方法解决了一年级新生的基本行为规范的养成问题;英语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英语语法微课提升了全班学生语法学习的实效,帮助学生进入了英语深度学习的佳境……可将其推而广之,供同行借鉴、运用,从研究进程的个人“定制”走向成果运用的传播共享,科研成果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2.研无止境,成就自我
有些教师认为微型课题随研究者的问题而生,也随问题的解决而止。然而,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具有特定性、针对性、实效性,对一个问题挖得越深,并持续地反思、改进,研究就越有价值,指导意义就越大,教师自身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刻。例如,通过研究“朗读者”的教学方式解决了古诗词的教学难点问题,可以继续用于读写结合教学;用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的方法解决特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问题还不够到位,用叙事研究的形式可以研究得更深入;个人独自的探究有些片面,两个人的合作研究可以进一步延展不够成熟的原有成果;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研究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继续深入可以改变学生的整体学习面貌……如此,通过自身的实践研究,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专业能力得到磨砺,逐步点燃攻克更多教育教学难题的热情,其专业发展也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确立、目标拟定、行动实施、成果延展等方面,都需要从大处着眼、立意要高,从精细处着手、问题要小,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微型课题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现实问题为起点,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可以助力教师的教育科研取得實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3]袁玥.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3,60.
[2]张肇丰.实践研究的四种表达方式[J].江苏教育研究, 2015(9A):48-5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