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婷
摘 要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传播和传承有较大依赖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重新焕发生机是亟待探究的问题。岳阳拥有极为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传播却相对滞后,文章以此作为突破点,就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和传播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先生曾说过:“文明的推广、文化的赓续,靠传承,但是也靠传播。一种文化事项的传承,更多是传承人群的事,而有了传播,才会使它变成整个社会的事情”。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至今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得以在时间中得以保存和穿越空间传递的手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拥有网民约为8.54亿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1.2%,以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的万物互联网基础已经基本形成①。传媒已经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
岳阳从远古历史深处走来,历经千年的时光沉淀,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岳阳非遗是岳阳民众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它如何通过传播焕发其新鲜的活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岳阳非遗的新媒体传播策略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 岳阳市非遗保护与传播现状
自2006年以来,国家先后公布了四批1 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湖南省共有118项入选,而岳阳市有7项,占全省非遗项目的5.9%;湖南省省级非遗项目324项,岳阳市省级非遗项目17项,占全省比例5.2%②。
在省级以上名录项目中除了曲艺和民间美术外基本涵盖了所有非遗项门类,其中以民间音乐和传统手工技艺居多,体现了岳阳市非遗项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截至2019年9月,岳阳市共计拥有世界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录项目分别拥有6项、17项、4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3人,省级8人,市级39人③。
在政策保护方面,岳阳市通过立法和制度化建设,实现对非遗的保护。2017年5月1日颁布实施了《岳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法规中明确指出,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普查、征集、保护和传承经费补助。出台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传艺支持计划,共计选出29位物质文化遗产名师,给予每一位传承人3万元用以授徒,改善了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局面。
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拓宽非遗的传播途径。利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共计在全市成立5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基地,开设校园非遗普及班、成立非遗校园传承队等,培养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兴趣爱好,缩短学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更大的普及范围。
在媒介层面,以官方媒体宣传非遗保护为主。建立岳阳市非遗官网,在《岳阳日报》开办专栏“岳阳文化遗产”,宣传岳阳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情况,定期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编撰出版工作,在腾讯网发布2019年岳阳非遗成果宣传纪录片。
在社会宣传层面,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活动,提升市民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2018年岳阳市文化旅游局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以此作为契机展开了多项活動,比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2018年开展历时22天的“多彩非遗 最美岳阳”系列活动,包含了两大主题,8大类型,各大媒体报道65次。2019年举办“我们的15年”为主题的岳阳非遗保护成果巡回展,启动“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普及非遗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文化馆传播方面,在各县市区文化馆开设非遗专区,展示、展览当地非遗文化。岳阳市博物馆设有岳阳民俗展示区,介绍岳阳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目录项目,展示巴陵戏的舞台戏服和平江皮影戏的道具;建立长乐抬阁故事会博物馆和民俗馆、长乐甜酒文化馆、巴陵戏展示馆,同时在岳阳楼、君山公园、屈子文化园等景区设立专门的非遗展示区,将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深度结合,较好实现了“非遗+旅游”的跨界共赢模式。
2 岳阳非遗传播的现实困境
2.1 传播范围狭小
大多数的传播媒介均是来自于岳阳本土,如岳阳广电、岳阳日报、岳阳网等,覆盖范围较小,是岳阳市近几年在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2.2 传承人传承方式单一
非遗的“活态性”这一特点使其主要通过“口传心授”这一形式进行传承。从岳阳非遗传承人情况来看,市级以上传承人仅有42人,整体数量少;就现有数据来看,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为60岁④,年龄总体偏大,缺乏新意,非遗传承方法和途径单一,传播效果欠佳。
2.3 新媒体传播缺位
互联网进入视频时代,而岳阳市非遗在以短视频为首的新媒体上露面较少,缺乏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如岳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官方抖音号,粉丝数只有30个,作品数量只有10个,在短视频平台上缺乏创新的非遗案例,传递岳阳非遗故事的能力不强,较难做到大规模和和高质量的“传播”。
2.4 博物馆展示形式和内容单一
岳阳市现存各类民俗和非遗博物馆、文化馆普遍存在缺乏生动形象的非遗技艺展示空间和多媒体现代技术的问题,缺乏与观众的跨时空互动。
3 新媒体时代岳阳非遗传播策略
3.1 建立市级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数据库建设体系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主要是借助数字摄影和录音、建立数据库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珍贵资料,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化产品,不断提高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效率,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韵味。如因我市非遗传承人相对年事较高,可加强对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采集对花鼓戏、巴陵戏、平江皮影戏、花灯戏等类目的影像和文字资料,通过“互联网+科技+非遗”的手段,以数字化方式,展示非遗、讲好非遗故事。
3.2 构建立体传播渠道,吸引受众的广泛关注
构建立体传播渠道,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互联网+非遗保护”模式,即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短视频、H5交互技术等形式,以全媒体视域,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路径,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如在中国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抖音发布岳阳非遗文化内容,展现酒粬、十三村酱菜、岳州扇等文化商品的手工技艺,传播岳阳非遗之美。
3.3 丰富有关非遗的国内、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
在组织岳阳非遗国内国际性文化活动过程中,秉承“重交流、轻比赛,重推广、轻形式”的原则,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招募非遗爱好者和市民、民族传统乐器走进街头等手段,着力丰富非遗的展现形式,使非遗的影响力向纵深发展,解决高度与深度的问题。如在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中注重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组织观看收听非遗节盛况直播,提高活动传播形式的丰富性和互动性。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和良好社会氛围的支持。在当前新媒體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的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让其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贡献,是岳阳市在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不断的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并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9》,2019年10月20日。
②根据网络发布的最新权威统计数据整理、统计而成,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参照央广网,http://hxradio.cnr.cn/huaxiazs/xinwen/20190610/t20190610_524644652.shtml,2019年6月10日;省级非遗项目数据参照红网,https://news.hexun.com/2019-09-05/198458499.html,2019年9月5日。
③2019年湖南(岳阳)非遗宣传片,腾讯网,https://hn.qq.com/a/20190904/006919.htm。
④根据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布的传承人信息整理计算而成,http://www.yysfyw.com/。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3.
[2]杨红.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J].文化遗产,2019(6).
[3]杨红,张烈.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展示空间中的数字化应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5):16-20.
[4]周琼.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19(3):71-74.
[5]杨俊磊,陈振兴.新媒体环境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3):21-23.
[6]李微,余建荣.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J].新闻知识,2014(2):48-50.
[7]陈宏平,杜清越.非遗文化在融媒体时代的“再生”——基于对扬州雕版印刷传承现状的考察[J].传媒观察,2019(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