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多种模式决胜脱贫攻坚

2020-05-28 02:36郭冠男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联村吕梁市护工

郭冠男

2020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脱贫任务是我国今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战略重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吕梁山片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位于吕梁山片区的吕梁市是革命老区、贫困大区,全市13个县(市、区)中10个是贫困县。“十三五”以来,吕梁市基于精准扶贫思路,针对性设计了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等几类攻坚模式,减贫效果突出,逐渐走出一条“吕梁路径”。本文介绍吕梁市三种典型模式,为我国其他地区脱贫攻坚示范借鉴。

一、模式一:塑造“吕梁山护工”劳务品牌

2015年以来,吕梁开始精准打造“吕梁山护工”品牌,目前已经成为吕梁贫困群众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吕梁山护工”已累计培训27期49274人,其中贫困人口21156人;实现就业26056人,其中贫困人口10414人,就业区域辐射北京、天津、青岛、太原等8省20个城市,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月。同时还积极拓展日本等国外市场。“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20个典型案例。

(一)“一个核心”:诚信、勤劳、专业

“吕梁山护工”品牌内涵定位为:诚信、勤劳、专业。这六个字为“吕梁山护工”品牌的文化内涵,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传承吕梁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更是吕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把品牌塑造贯穿到宣传发动、培训和就业全过程的方式,努力提升品牌识别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二)“两个保障”: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一是组织领导保障。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领导组,形成高点谋划、市县联动、协同推进、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吕梁市委书记、市长欢送护工形成工作常态,为“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政策支持保障。先后出台了《“吕梁山护工”(护理)培训就业工作五年规划(2016—2020)》《“吕梁山护工”培训管理考核办法》《“吕梁山护工”就业补贴办法》《“吕梁山护工”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从规划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拨付等方面予以保障。

(三)“三个关键”: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

一是做好对农民的宣传工作,解决好“想出去”的问题。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类巡讲、微电影等形式,宣传“吕梁山护工”,提高“吕梁山护工”知晓度、认可度、参与度。二是做好技能培训,解决好“能出去”的问题。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选定11所学校为“吕梁山护工”培训基地。以养老陪护、病患陪护、月嫂育儿嫂、家政保洁为重点培训内容,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简单实用的培训教材,教师实行备案考核制,邀请知名专家为教师和学员授课,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加强就业帮扶,解决好“走出去”的问题。多次在北京、太原举办了推介会,加强与家政服务企业协作,与180个企业、单位签订用工协议。在做强山西本地市场、巩固华北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以及海外市场,开拓高端市场。

(四)“四个支撑”:互联网+、服务中心、维权援助和关爱慰问

一是实施互联网+“吕梁山护工”工程。建立“吕梁山护工”网站、微信公众号,对内实现护工信息化管理,对外实现网上预约,打造信息共享、高效便捷的“吕梁山护工”网上超市。二是发挥好“吕梁山护工服务中心”作用。充分发挥服务中心指挥部、展示部、服务部的功能,打造需求对接、家庭用工、外出就业一站式服务的“吕梁山护工”超市。同时建设“吕梁山护工”产业孵化基地,吸纳国内大型企业入驻,与“吕梁山护工”网上超市形成涵盖网上、网下的立体服务体系。三是开展维权援助。在北京、青岛、太原等“吕梁山护工”集中地建立6个服务部、17个服务站,为外出就业的“吕梁山护工”提供联络回访、维权保障等服务。成立了“吕梁山护工”法律援助中心,为“吕梁山护工”和广大雇主提供至诚至信的服务。四是开展关爱慰问。动員贫困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基层组织以及社会各界持续对外出就业人员家庭开展贴心关爱服务和走访慰问活动,为其老人送医送药,帮助其小孩择学择教,解决外出就业的“吕梁山护工”的后顾之忧。

二、模式二:光伏扶贫把“荒山变金山”

吕梁市把光伏扶贫作为攻坚深度贫困的重点工程推进,不断改革创新项目建设、运营维护和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形成了“一改、三降、五变”全产业链发展模式,1129个贫困村、6.7万贫困户通过光伏扶贫受益。

(一)“一改”:由村级分布式到“联村联建”模式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级分布式电站建设模式“三难三高”弊端逐步显现,即选地难、资金难、管理难;建设成本高、运维成本高、安全隐患高。吕梁市综合土地、资金、光照等因素,2016年6月在方山县积翠乡刘家庄村集中流转荒山荒坡地729亩,建成总装机容量18MW的联村式电站,2017年5月并网发电,年均可收益2000万元,成功探索出一条“村级电站联建设”模式,并在全市推广实施。2017年,山西省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光伏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吕梁联村电站做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截至目前,吕梁市累计建成联村电站153座、337.51MW,占村级电站总规模的87.3%。

(二)“三降”:降低选地难度、降低建设费用、降低运维成本

降低选地难度。根据国家下达指标计划的村级电站数量701座386.63MW测算,建设单村电站共需用地15400余亩,目前通过实施联村电站建设464座,实际用地13000余亩,有效节约土地2400亩。降低建设费用。通过实施村级电站联村联建,累计节约前期投入1000余万元;同时施工条件优化,增强了在EPC承包方选择过程中的议价能力,有效降低EPC总承包价格,吕梁全市最高价为6.61元/瓦,最低价为5.665元/瓦,低于同期市场价格。部分县有效降低建设总费用3900余万元。降低运维成本。联村电站实行集中管理,有效降低了设备维护工作量,减少了运维人员成本、交通经济成本、时间投入成本等,反向增加电站纯收益。如吕梁下辖石楼县7个电站前十年运维费用每年就可降低52.4万元。

(三)“五变”:集体收入变大、贫困户收入变多、产业链变长、合作组织变强、乡村变美丽

一是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吕梁市1129个贫困村每村每年村集体资产收入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彻底解决了村集体无收入、办事没资金的难题,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服务贫困人口的能力。二是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益。改变“一光了之”“一股了之”问题,全市各贫困村新开发保洁、治安、护路、养老护理等公益岗位5000余个,按照不同岗位劳动强度确定工资标准,每个岗位每月工资补贴50元至300元不等,按月计算、按季支付,解决了全市1.4万名有弱劳动力贫困群众无法转移就业难题。同时,健全公益岗出工考勤和监督评价,杜绝养懒汉现象,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三是形成“光伏+”全产业链。全市90%以上电站建成高支架同步实施“光伏+”项目,面积达到9600余亩,占总占地面积的73%,电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四是合作组织参与发展。推广“光伏扶贫+合作社”模式,引导村级合作组织牵头领办“光伏+”项目,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五是实现村美民乐。各贫困村建立光伏收益奖励补助制度,开办爱心超市,举办孝老爱亲评选等活动,对积极参与村内公益活动和依靠自身积极脱贫的贫困户给予奖励,村容村貌整洁了,群众精神面貌、文明新风有了大变化。

三、模式三: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助力产业脱贫

吕梁市把金融扶贫作为助力产业发展、攻坚深度贫困的重要突破口,以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为支撑,以金融机构放大贷款规模为途径,以企业带动贫困农民增收为目标,探索形成了产业扶贫风险补偿贷款。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239.32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63.31万人次,为11.2万贫困人口发放贷款54.45亿元。

(一)“三增一带”:政府增信、银行增贷、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2017年以来,通过积极与国家农发行对接合作,吕梁市探索出“政府增信、银行增贷、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金融扶贫新模式。一是政府增信。市县两级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规模不低于5亿元的农业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既解决了企业和贫困户的抵押、担保两大难题,又解决了金融机构放贷的后顾之忧。二是银行增贷。全国首创1亿元贷款下放市级审批权限,农发行放大信贷规模,按风险补偿基金总额的5—10倍给予基准利率信贷支持,解决农业企业资金难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企业带动。建立企业与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承贷企业必须以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或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或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等途径进行帮扶。四是贫困户增收。通过委托生产经营、企业务工就业以及订单收购农产品等途径,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目前,累计为79户企业发放贷款6.29亿元,带动企业增收7.8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帮扶2.74万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全市核桃、红枣、食用菌等八大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二)“金融+N”:产业项目、订单农业、劳动就业、集体经济

一是创新“金融+产业项目”模式,变资金为产业。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贷款,贫困户带资参与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入股农业龙头企业,企业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向贫困户按比例分配收益。二是创新“金融+订单农业”模式,变资金为市场。金融机构向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企业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养殖订单,實行保底价收购,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如山西胡兰食品有限公司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出肉牛养殖行业小额互助贷款业务,累计向486户贫困户提供养殖贷款1.6亿元,并免费提供配种、防疫、技术服务和保底回收,户均年增收3万元。三是创新“金融+劳动就业”模式,变资金为岗位。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给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如交口县旺庄生铁公司提供信贷担保,从合作商户中推选10户帮扶带头人作为承贷主体,交口县农信社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4940万元,623名贫困劳动力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四是创新“金融+集体经济”模式,变资金为资产。贫困村集体承贷,入股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并委托生产经营,年底获得分配收益。

(三)三种工具:投融资平台、基金、保险

一是成立投融资平台公司,助推行业扶贫。通过政府注入资本金7.1亿元,成立交通、水利、扶贫开发和贫困村提升等投资公司,撬动社会资本投资46.87亿元,实施了“四好”农村公路、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二是建立基金,服务企业发展。设立扶贫周转基金,帮助贫困县区农业企业缓解短期资金周转难题。设立5000万元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金,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建立1.5亿元转贷专项资金,与农发行共同建立扶贫周转金,与农行合作建立20亿元“乡村振兴贷”风险补偿基金,累计向38户企业提供周转金2.97亿元、向21户企业提供转贷资金2亿元、向28户企业发放扶贫周转金8315万元。三是与商业保险合作,保障贫困群众权益。市县两级政府与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太平洋财险、中煤财险开展合作,去年累计为玉米、马铃薯、红枣、核桃、食用菌等农业产业承保1.04亿多元,理赔金额3445万元,增强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的信心和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

猜你喜欢
联村吕梁市护工
吕梁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
四川地区护工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区域推进“联村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让家乡更美丽
吕梁市新城区建设发展问题及对策
导数中证明不等式题型的新策略
山联村为啥美
二十载棋友共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