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美存
摘 要:近年,对于缓解小班幼兒入园焦虑,幼儿园进行了各种改革、尝试,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幼儿入园哭闹,与家人纠缠不放,各活动环节无助大哭等分离焦虑表现。这与家长在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不力密不可分。家长如能提前入手,让幼儿有上幼儿园的能力,有上幼儿园的想法,有分离的经验,同时注意消解自身焦虑,有效消解幼儿不良情绪,这样就能消除、解决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关键词:消解;分离焦虑;提前入手;家长注意
一、消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需提前入手
对初次入园的每一个幼儿来说,上幼儿园同样预示着他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挑战: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一群人、面对种种规则……但幼儿焦虑程度、表现却各不相同。
从上表中幼儿的入园表现可以看出:同样经过一周的阶梯式入园过渡,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体现大相径庭。而再看幼儿在园每一个环节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差异,可以看出:这些能力的不足正是焦虑的原因所在,但这些差异却早已从入园前就已经形成了。
二、消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需提前做好准备
(一)让幼儿有入园能力
2~3岁的幼儿具有以下特点:有独立傾向,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动作发展速度较快,听说能力基本形成。由此看出,这一阶段正是家长着手为幼儿入园做准备的最佳时机会。家长只要顺应幼儿的需求、尊重幼儿,不过度包办、溺爱,幼儿完全可以养成独立用餐、自己入厕、穿脱衣服等自理能力。家长还可以多同幼儿交流,引导幼儿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并多带幼儿与同龄的孩子游戏。这样,幼儿入园后同老师、同伴也同样能很好沟通。
(二)让幼儿想上幼儿园
事实上在入园幼儿中,有一部分幼儿因为自身有“想上幼儿园”的意愿,在入园时分离焦虑的表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意愿来自:了解在幼儿园的活动,可以玩游戏,可以唱歌,练跆拳道……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园丰富游戏活动,对于每一位幼儿都有极大的吸引力。通过带幼儿到幼儿园玩耍、参观或间接从已经上幼儿园的哥哥、姐姐口中了解幼儿园生活,对每一个即将入园的幼儿来说都是必要的。
另外,家长在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过程中,注重给予幼儿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当幼儿吃饭掉落的饭粒少了,家长及时肯定“宝宝掉饭少了,有点像上幼儿园小朋友了!”这类客观肯定给予幼儿积极暗示,从而诱导幼儿按照这样的方式去行动,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这样的暗示幼儿比成人更容易接受。
(三)让幼儿有与家人分离的经验
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会产生分离焦虑。对此,在幼儿两岁半以后,家长可以逐步与幼儿开展一些具有分离体验的活动。
以亲子游戏“捉迷藏”为例:父母与幼儿轮流当“寻找者”和“躲藏者”,让幼儿反复体验短时分离——相见。能够让幼儿逐渐认识到,那些暂时不在视线范围内的人和物其实并没有消失,从而开始掌握“客体永久性”的概念。也可让幼儿到熟悉的亲戚、朋友家玩耍或短时居住,从而消解由此产生的焦虑。
三、消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一)消解自身焦虑
幼儿入园是第一次与家长分离,对幼儿、对家长都是一次考验,而幼儿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影响。有家长表现得比幼儿更焦虑,车轱辘话重复说,恋恋不舍,寻找一切机会窥视,这只会进一步加剧幼儿的抵触情绪、反抗行为。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杰夫.布卢姆认为:“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家长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选择相信幼儿园、相信老师、相信幼儿,家长的信任感会把正能量传递给幼儿和老师。家长积极鼓励幼儿:“宝贝长大了,能上幼儿园了!”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消解自身、幼儿的心理焦虑。给幼儿一个体验正常焦虑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
(二)有效消解幼儿的不良情绪
幼儿入园一天回到家,可能因为对父母的想念,可能因为没拿到自己想玩的玩具等,积蓄了许多的不良情绪。家长要允许幼儿有情绪,并尽量安抚、积极引导,此时有效安抚幼儿可能影响后续的入园行为。
家长接到幼儿时可以通过亲亲、抱抱等亲昵动作,让幼儿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也可以通过玩身体接触游戏“小脚踩大脚”“开飞机”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消解已产生的不良情绪。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适时介入,得体退出。”愿每一位父母都能给予幼儿最需要的教育,提前入手准备,帮助幼儿顺利、快乐入园!
参考文献和注释:
[1]《内驱力》《暗示效应》 360百科
[2]《宝宝可通过身体接触感受妈妈的爱》 婴幼儿护理/母婴交流
[3]《分离焦虑期”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宝宝树 东莞妈妈圈(转载)
[4]《捉迷藏智力开发的亲子游戏》 美食观察团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