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用语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这些新出现的网络用语是通过利用旧有的词形,改变其用法或意义,将原词进行“改造”而得来的。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网络用语中的旧词新用现象。本文将具体分析这些“改造”的方式。
关键词:网络用语;旧词新用;词性;词义
网络用语的大量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交际,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许多网络用语是将原来旧有词汇进行“改造”而产生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本文所讨论的旧词新用现象是指当前扔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在网络用语的使用中出现新特点的现象,并非是指已经消失不用的旧词再度“复出”的现象。
一、词性的转移
(一)名词词性的转移
名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或时地的词语。在网络用语中一些名词的词性会发生改变具有了动词或形容词的表达效果。
1.名词转移为动词
比如“安利”本是世界上一个推销公司的名称,是名词。因它是推销成功的代表因而被引入网络用语中表达“推销、推荐”的意思,在“给你安利一部好电影”、“求安利”等表达中同样具有了动词义。像这样的词还有“嘴”、“粉”等。
2.名词转移为形容词
在网络用语中还有一部分名词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了形容词的意义,表达修饰限定的意义。比如“佛” 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因其具有看淡一切的特点,所以最初被借用于网络词“佛系”中,该词的含义是:一种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态度。后来“佛”字逐渐独立使用,意义基本不变但在使用中有了形容词义,如“他很佛”“年轻人不要这么佛”等。
(二)动词词性的转移
在网络用语中不仅有名词发生变化的情况,动词同样有这种现象。不过与名词的单一性转化相比,动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兼有多种词性。
1.动词转移为形容词
比如,“丧”是一个动词,本意是指丧失、丢掉等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作为一个不成词语素出现。现在在网络流行语中多形容一些态度消极、情绪消沉、精神萎靡的年轻人比较负能量的状态,有“颓丧”之意,比如“我很丧”等,在这样的运用中具有了形容词义。
2.动词转移为名词
比如 “控”,它本是一个不成词语素,用于“控告、控股”等词语中表示“指控、控制”等意思,具有动词义。但是在新兴的网络用语 “人丑还颜控”等中表示 “超级喜欢······的一类人”这样就具有了名词的意味。
3.动词多种词性的转移
除了上述的单一的词性转化外,还有许多动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词性的意义。如“赞”一词,它本义是“帮助、主持礼仪、夸奖”等,具有动词义。后来随着网络社交软件上的“赞”功能的使用它具有了不同的意义,逐渐由一个不成词语素变成了独立使用的成词语素。如“点一个赞”,表示称赞一下,在这个网络用语中有了名词的意义。由原来的动词逐渐具有了形容词义和名词义体现了动词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多功能化。
(三)形容词义的转移
形容词词性的转移是指原来为形容词词性的词,在使用过程中有了其他词性意味。
1.形容词转移为名词
比如“白富美”、“高富帅”这一类词本来是形容词,用语形容某些女生、男生有钱且有颜,后来语义发生变化,这一类词专指这类有钱又有颜的青年男女,如“她是个白富美”“他是个高富帅”因而具有了名词的意义。像这样的词还有“粉红”等。
2.形容词转移为动词
如“和谐”一词,和谐传统的意思是"和睦协调"的意思,如和谐社会的和谐在这里是形容词,但是用于网络用语后,“和谐”成了一个动词,表示"被处理而失败了",使用时往往带有讽刺意味。一般指某些言论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时,被禁止或删除了(那么社会就变得和谐起来了)。比如“好不容易发表了篇文章,却被和谐了。”像这样的词还有“黑”等。
二、词义的变化
网络用语中还有一部分词在使用过程中词性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词的意义的变化在网络用语中多指词的指称对象的变化、词的理性意义变化和词的情感色彩的的变化。
(一)词的指称对象的变化
在网络语言中大多数旧词新用中词义的改变是指词的指称对象发生了变化。其中包括名词指称对象的变化和动词指称对象的变化。
1.名词指称对象的变化。比如“小奶狗”原意为未断奶的小狗,在网络语中,该词是是指年纪小、粘人、可爱、阳光的男孩子的统称。像这样的词还有“小鲜肉”“小狼狗”“大猪蹄子”等。这些名词原本都是指称一类事物或动物,后来由于在网络用语中指称对象发生了变化,词义随之发生了变化。
2.动词指称对象发生了变化。如“种草”一词,原指传统意义上的植树种草。在网络用语中指的是给某人推荐一件商品,激发他的购买欲望,把一个人的购买欲激发起来的过程就叫做种草。与此相对的词是拔草指把这种心痒痒的感觉和购买欲给“拔”掉了,也即取消购买的计划。
(二)词的理性意义的变化
它是指词的意义发生了改变,网络用语中的意义的改变多是对旧词的新解释,这是许多网络词语产生的一种重要途径。比如“套路”一词,原指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应当属于“演法”。现在在网络用语中泛指的是成套的技巧、程式、方法等,用来形容精心策划的一套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你这个人不简单,会算计人。比如“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她被套路了”等。像這样的词还有“吃瓜”“糊”等。
(三)词的色彩义的变化
在网络语言中,词的色彩义的变化多数指的是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极少数是词的语体色彩发生了变化。感情色彩的变化是指词的中性色彩、褒义色彩、贬义色彩之间的相互转变。
如“奇葩”一词原意是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是个褒义词。在现在的网络用语中多指超越正常人的行为和思维,让人难以想象的行为和思维,多具有贬义色彩。与之相类似的有“极品”一词。
三、词的用法的变化
词的用法的变化多是指在对旧的词语进行使用时其用法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词的适用范围的变化
词的适用范围的变化是指一个词在用语网络中时它的适用对象发生了变化,多是指一个词的适用范围的扩大。
1.名词适用范围的变化
如“值”本表示数字的大小,多用于财富值等词语中,现在在网络词语中还用于“颜值”这样的词语,表示对人外貌的评判。像这样的词还有“点”等。
2.形容词的适用对象的变化
比如“假” 有“不真实的,虚伪的”等意思,与真相对,多用于对人或具体事物的修饰.在网络用语中除了有上述意义外还指一切与理想中的状态相反的状态,所指对象可以是一切事物。如“我可能过了个假节、我养了条假狗”等。像这样的词还有“甜”等。
3.动词的适用对象的变化
如“盘”本是文玩界里的一个动词,是指文玩手串通过人手反复摩擦捏压,变得更加光滑更有质感更有价值的一种玩法。本来仅仅是指对文玩手串的一种动作,现在在网络用语中可以理解为玩他、修理他。而且,盘可以适用于一切事物,比如“盘他”、“ 盘你”、“盘猫”等。
4.量词适用范围的变化
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是比较固定的,什么样的量词与什么样的名词相搭配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张”这一量词一般搭配形状上比较薄的事物,如“一张纸、一张羊皮”等。但是在网络用语中会出现转移量词适用的名词的现象。
比如“枚”,它多用于形容 勋章、奖章、奖牌、钮扣、棋子、硬币、金币等体积小而呈圆形状的物品。所以它带有“体积较小”的语义特征,用于形容人有一种比较可爱的感觉。所以网络用语的“萌妹子一枚”借用量词枚来形容人,表达一种年轻男女可爱的意义。像这样的量词还有“只”等。
(二)词语搭配的变化
在现代汉语中词语的使用不仅涉及到词的语法问题还涉及到词的搭配问题,某些词语是否可以搭配不仅要考虑到语法问题,还要考虑词语适用的习惯问题。比如语法上动词可以和名词搭配组成动宾短语如学习语文,但并不是所有的动词和名词都可以搭配,如“学习墙”就不能成立。这涉及到词语的搭配问题。但是在新兴的网络词语中有许多词的搭配就超越了传统搭配的一些界限。如“自由”,传统的用法中“自由”的前边一般不放置词语,但是新兴的网络词语却打破了这一界限。在“车厘子自由”“水果自由”等搭配中具有个人收入较为可观,可以随心所欲地购买某些东西的意思。像这样的短语还有“中年少女”等。
四、其他途径的旧词新用
(一)通过谐音的方式
谐音是指用同音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原来的字的现象.这包括普通话中的谐音、方言中的谐音两方面的内容。
1.通过谐音
普通话中的谐音如:斑竹(版主)、筒子(同志)、围脖(微博)等等。网络语言中有大量的这样的词存在。另外,一些有趣的方言音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网络语言中加以运用,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偶(我)、蓝银(男人)等。
3.合音现象
汉语在使用过程中一直有经济性原则,在用网络用语进行表达的时候会通过合并某些字的读音以达到某种幽默风趣的效果。如酱紫(这样子)、蛙哥(五阿哥)等。
(二)通过缩略词语的方式
这是指通过缩减词语的方式来达到虽然意义不变但是形式上用字减少的现象,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比如高大尚(高端大气上档次);友尽(优异走到尽头);土肥圆(气质土、体型又胖又圆)等。这也是汉语使用中经济性原则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吉益民.網络变异语言现象的认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丽杰.网络语言的词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04.
作者简介:
谭圆圆,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1995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