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芬
摘 要:文中对思维的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逻辑性和独立性进行分述。从教学实例中来讲述论证在阅读教学中怎么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深刻性;广阔性;逻辑性;独立性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彻新课标的需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认识事物,探索规律,孕育创见。因此,把阅读课上成思维能力的训练课是十分重要的。
思维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教学中,我遵照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逻辑性和独立性上,做了一点粗浅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一篇好的课文必然是作者情动于中,言溢于表的产物。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和受理解能力的限制,往往对课文的精髓、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不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仔细推敲,从字缝中看出字来,透过文章表面形式,领会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敏锐而强烈地感受文章所描绘的境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月光曲》一课教学时,初读阶段,大多数学生只注意到贝多芬为盲姑娘弹曲的故事情节,至于贝多芬为什么弹曲,弹曲与《月光曲》的创作有什么联系,孕含着什么感情却不知道。于是,我选取兄妹俩听贝多芬弹曲展开联想一段做为深究的突破点。教学中,围绕这一楔入点,做了如下设计:(1)《月光曲》曲调有几层变化,各描绘了什么样画面?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2)贝多芬与兄妹俩相遇时思想感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你是通过哪些语句分析出来的?(3)文章记叙《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贝多芬与穷兄妹相遇的经过?(4)课文表现了贝多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学生在读书时,经历了分析、归纳、判断、概括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在问题的引导下,思维始终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重“敲”的结果,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新的境界。学生深刻而形象地感受到了:是对酷爱音乐穷兄妹的深深同情,促使贝多芬轻轻地走了进去,主动要求为盲姑娘弹一曲:是遇到音乐的知音——盲姑娘,使贝多芬心情异常激动,表示要“再给您弹一首”:是在这美好的夜晚,清幽的环境中,贝多芬产生了创作的激情,即兴创作了《月光曲》,曲中不仅表达了贝多芬遇知音的美好心境,同时也借风浪的撞击,抒发了贝多芬对盲姑娘的深深同情,喊出了对这不公平的世界鸣不平的心声!
二、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等因素影响,认识问题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针对这一思维特点,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语文教材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但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长期以来,教材都是被当作金科玉律向学生传授的,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理上就形成一种概念:书本上的东西都是千真万确的。这种思维定势,与我们培养创造型人才极为不利。为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放开眼界,既向书本学习,又不受书本局限,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孟子的一句名言。借而鉴之,引导学生读书也同样,正确评价是好的,过分迷信则容易产生谬误。要打破这种思维局限性,开拓思路是关键。于是,我紧紧抓住那几个认为课文能改动的学生,让他们谈自己的想法:(1)讲清补什么材料,怎样补?(2)讲清认为能改动的根据。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这部分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大家,供同学们思考、分辨;二是通过这部分学生“抛砖”,起到“引玉”的作用。我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设想、改动从内容的选材、中心的表达、结构安排上与原文逐一比较。辨析的结果使学生领悟到:文无定法。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来说的。我们要学习的是课文这种选材,表达中心的方法,绝不是说课文的写法是唯一的表达方法。只要认真学习、探索,自己也能写出好文章。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充分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性训练。可以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思维,结论明确、不自相矛盾。
1、理思路,抓表述。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口语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是思维逻辑性强的表现。因此,通过语言表述,可以检查学生思维过程是否正确、清晰、有条理。
2、析词语,探文脉。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作用,而且能探索到文章脉络的内在联系。
3、依内容,补情节。依据上下文事情发展的进程,引导学生对论文中跳跃性环节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补充,可以训练思维的严密性。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像。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的儿童,一方面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肯动脑,爱思考,好发问。另一方面又由于年幼,思想单纯,知识贫乏,爱依赖,易盲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心理特点,在不断丰富他们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他们勇于质疑,善于自探,引导他们能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有它的规律性,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它的规律性,它们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两者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显著的区别。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恰恰就在于将这二者在教学教程中加以辩证的生动结合。
参考文献
[1]杨明仙,孙群.谈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教學参考.1999(5).
[2]胡志桥.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华章.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