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华娟
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的关键词汇,并被教师当做了重点研究的课题。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承上启下阶段,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对于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能力、文化意识四个方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思维;文化意识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和文化意识,这种形式培养的学生过于刻板,只能应试而无法实际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识字、阅读、写作,还应该形成一种灵活地思维,懂得鉴赏美好的事物,做发扬传统文化的使者。只不过,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局限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四个解决策略,分别为:“巧借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意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自主探究”、“注重展示报告,培养语言思维”、“渗透传统文化,培养文化意识”,下文将逐一进行阐述。
一、巧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意境
语言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意思相同的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好比,在阅读中,作者习惯采取一些修辞方法或是成语代替常规的表达,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所以会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产生一定的误解,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联系上下文,营造阅读意境,让学生投入其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现代化,在课堂教学中,先进的多媒体与传统的黑板授课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课堂活力,还能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比如:《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文,在执教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将提前准备好的课文背景资料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做了介绍,使学生了解文革时期“四人帮”横行逆施,颠倒黑白,连花也难逃厄运。然后,在幻灯片上展示思维导图连接看花、忆花、思花的过程和情感体验,由此使学生结合文章背景与现在盛开的紫藤萝做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文章主旨。接着,筆者还会与学生一同分析文章语言,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赏析这个句子时,笔者依然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了花的开放过程以及人的经历,由此启示学生“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常会遇到坎坷,就像花一样。”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珍贵。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授课,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听讲,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过强,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素养之一就是独立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懂得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模式和思想观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问题对学生思考具有有效地激发作用。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学习,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和鉴赏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这节课时,为了引发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问题情境进行了思考,即:问题一: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二:文章中描述了几件事?问题三:我为什么对阿长产生了敬意?在学生初读文章时,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情境进行探究,以帮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上的了解,之后,随着我们所教学内容的深入,我再次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过程中,即: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当阿长问我山海经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理?
问题二:当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的时候,我又是什么样的反映?这一组问题的设置是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的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以帮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串的设计中养成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展示报告,培养语言思维
语言思维直观的体现在学生的语言表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使学生对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此考察学生的思维逻辑和三观价值。目前pre多出现在大学课堂上,初中还没有那么普遍,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做的就是敢于尝试和创新,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某个问题,安排学生就某个问题,个性鲜明、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进行倡导和呼吁,这样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台风,更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演讲水平更上一层楼。
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为什么渔人处处志之,太守既遣人随其往,遂迷,不复得路。”然后,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要求学生上讲台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在此期间,有的学生强调“桃花源只是渔人的一场梦境,是不存在的,所以即使渔人处处志之,并且太守派人寻找也无法再次找到。”还有的学生指出:“桃花源内一般没有外人进入,且桃花源内的人深知一旦有外人来访,必然会破坏当前安稳的生活,所以在渔人到访后,他们便立即起身前往其他地方,不给外来人留下一丝足记”......在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后,笔者会与学生分享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背景,使学生结合背景再次感受桃花源所代表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由此突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做,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还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渗透传统文化,培养文化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而保留下来的精华,学习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吸收正直的思想、精美的艺术、美好的品德等,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新课改将文化意识列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在此基础上,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阅读中的传统文化,并对学生进行资源拓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做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讲述《社戏》这篇文章时,笔者结合生活向学生提起:“每当村里过庙会时,都会请戏班子来唱戏,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不高,所以造成戏曲表演时只有老人来听。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村里便将戏曲节目改为了歌舞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这会导致戏曲团没有演出而失去收入,从而造成整个戏曲行业的衰弱。戏曲的种类很多,其唱词与历史传统息息相关,学习戏曲有利于学生了解古代的生活和习俗,所以笔者会将学生分为戏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剧种进行研究和学习,深入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传统的语文教学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教学潮流,结合核心素养教学,才更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才更能够增强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提升语文内容的品质和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秉承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素养之花在初中语文课堂绽放。
参考文献:
[1]李爱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2):162.
[2]石瑞民.多层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和学生素养[J].名师在线,2019(29):86-87.
[3]李元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