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森林城市建设情况调研分析

2020-05-26 12:06晏定坤
乡村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

晏定坤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瓮安县基本情况、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总结瓮安县创建贵州省省级森林城市采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瓮安县森林城市建设对策,推进瓮安县绿色城镇化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 森林城市;生态建设;瓮安县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8-84-3

党的十八大以来,森林城市建设逐步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9年12月2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森林城市建设列入法律条文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绿色城镇化、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推动城乡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贵州省瓮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关于创建森林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瓮安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森林城市,并于2019年12月被贵州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贵州省林业局授予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1 瓮安县基本情况

瓮安县地处乌江中游,县域面积1 974 km2,辖10镇1乡2个街道,总人口53万。自唐置建安县以来,至今已有1 398年历史。近年来,瓮安县确立“生态是第一品牌”的执政理念,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围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造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县”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扎实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生态恢复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截至2018年年底,瓮安县林地面积107 112.5 hm2,森林面积116 493.76 hm2,森林覆盖率61.48%。瓮安县先后获得“中国生态魅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2 瓮安县森林城市建设主要指标

为切实掌握瓮安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各项指标现状,充分展示近年来全县城乡造林绿化成果,为编制《瓮安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0年)》提供详细、最新的数据,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提供科学依据,瓮安县委托贵州金山国土勘测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航拍遥感调查,对创建森林城市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勘测调查,测算了最新的指标数据,并出具了成果报告。获得的主要指标情况如下:城区绿化覆盖率42.5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6 km2,城区林荫道路率71.75%,城市重要水源地林木覆盖率73.66%,乡镇绿化率31.54%,村寨绿化率55.1%,水岸绿化率90.8%,城区公园绿地500 m服务半径覆盖率82.47%,城区居民每万人拥有的绿道长度1.13 m,生态休闲场所10 km服务半径覆盖率86.98%,城区树冠覆盖率27.17%,道路绿化率82.45%,城区绿地有机覆盖率63.22%。目前,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35项指标中,瓮安县各项主要指标均达标,后续将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等统筹推进各项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各项指标。

3 《瓮安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为科学有序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瓮安县委托贵州省林科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于2019年9月底编制完成了《瓮安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并于10月15日通过了由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审查。

规划基准年为2018年,规划期限为2019—2030年。《总体规划》紧紧围绕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估算投资28.68亿元,将瓮安县13个乡镇(街道)纳入规划建设范围,提出从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森林支撑体系四大体系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工程,实现以“一核双心、两屏三区、双廊多点”为总体布局的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系统(“一核”,指瓮安县主城区为核心的生态绿核;“双心”,指以平定营和猴场为中心的2个次级生态绿心;“两屏”,指北部乌江和南部朱家山2个生態保护屏障;“三区”,指北部自然景观观光区、南部生态产业试验区、东部红色文化体验区;“双廊”,指以道路沿途和水系岸线绿化为主的2种绿色生态廊道;“多点”,指以重点生态村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及古树名木等绿点为衬托,呈星状分布的众多生态绿色节点);以建设大型湿地公园、综合公园、游园绿地为重点,通过滨河、道路绿廊与大型绿地斑块相连,形成以西门河为轴、辐射周边城区的“一带一廊一广场、两园三湖十二塘”的城区绿地空间布局(“一带一廊一广场”,指西门河生态景观带、芭田至猴场生态走廊、渡江广场;“两园三湖十二塘”,指塔坡公园、龙坑公园、清涟湖、飞练湖、兴隆湖和草塘十二塘)。

到2030年,瓮安县县域林木覆盖率在63%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 m2以上,城区林荫道路率达75%,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进一步提高道路、水岸绿化率,全面实现森林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4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采取的工作措施

4.1 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瓮安县成立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为成员,负责对创森工作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瓮安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日常事宜。

4.2 对照指标,制定方案

对照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瓮安县制定并印发了《瓮安县创建森林城市、森林村寨、森林人家工作方案》,将省级城市评价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层层压实责任,各责任单位按照森林城市建设责任分解表,对照建设指标标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确保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4.3 加强调度,强化协作

建立创森工作调度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创森工作调度,将建设任务推进和完成情况、创森指标完成情况上报创森办;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创森工作涉及林业、住建、交通、水务、自然资源、发改、文化旅游及宣传等多个部门,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瓮安县森林城市建设;建立舆论监督制度,提高市民建绿、爱绿、护绿的意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与电视、报刊等媒体合作,促进社会舆论的参与和监督。

4.4 紧扣目标,狠抓落实

4.4.1 狠抓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六大专项行动”。“十三五”以来,瓮安县完成森林管护10.7万hm2,实施各类林业工程造林9 820 hm2,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8 400 hm2,2018年年底森林覆盖率达61.48%;完成白沙重晶石、那乡硫铁矿山等地质环境防治工程治理,复绿面积10.2 hm2;制定36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设置21个水质监测断面,完成瓮安河河道治理及水岸绿化18.11 km,使生态治理得到全面提速。深入实施“护林植绿”专项行动计划,推进园林绿化林、银杏经济林、环城林带及干线防护林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城市重要水源地的生态效能及水岸绿化功能,推进城区绿地植入。推进朵云湖、梅花湖周边生态修复。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促进乡村山水田园相映生辉,全面改善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城区绿化覆盖度,增加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道路绿化率。

4.4.2 提升城市品位。完成草塘古邑旅游景區和猴场特色古镇升级改造,瓮安千年古邑旅游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瓮安雍江水利风景区成功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成飞练湖湿地公园、清涟湖湿地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建成“贵州绿茶”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县,“瓮安白茶”“瓮安黄金芽”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都匀毛尖瓮安欧标茶知名度不断提升,实现茶叶产值13.5亿元。2018年,瓮安县接待游客808.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18亿元,城市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4.4.3 狠抓地方特色文化繁荣。依托中国辞赋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2018—2019年开展“幸福进万家·瓮水长歌文化精品乡村行”560场,2019年到全县各贫困村和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送戏下乡暨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54场;完成4个村级群众文化舞台建设;每年在猴场镇举办“樱花节”,猴场镇获“贵州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创作的生态文化精品《青青茶山情》荣获2019年贵州省第十四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一等奖。

4.5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开展宣传,围绕瓮安县创森目标,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广泛动员和号召全民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森工作。拓宽宣教渠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

4.6 强化经费保障

首先,将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重点支持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项目支持,县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投入,纳入财政专项预算。其次,把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与城镇发展、产业及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做到城乡建设与绿化工作同步。再次,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向省级森林城市建设,通过转让项目开发权或经营权、出让冠名权和广告权、政府与企业共同开发等手段吸引社会资金。最后,将创森宣传经费、工作经费、城市绿地现状遥感影像调查经费纳入财政支出保障。

5 今后瓮安县森林城市建设对策

5.1 抓好统筹管理

森林城市建设涉及的建设指标多,建设时间长,参与部门多,需进一步加强对各部门、各乡镇的统筹安排,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5.2 多渠道筹集资金

要进一步加大森林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力度,积极争取各部门资金投入森林城市建设,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森林城市建设。

5.3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各种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道路横幅及街道橱窗等渠道开展宣传。在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电子显示屏、城市社区和车站等公共场所及公交车、出租车上,制作创森宣传公益广告。在主城区主要出入口制作和安装大型户外公益宣传广告,在主要路段设置一批灯杆广告、宣传彩旗。利用县广播电视、政府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辟森林城市建设宣传专栏。

5.4 强化督查考核

根据瓮安县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督查工作完成情况,由县政府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并作为各乡镇和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改善环境安居乐业
“慕课”建设本土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浅析谷文昌生态建设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长江经济带发展需全流域管理
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