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工会个性化福利模式探究

2020-05-26 02:04李淼邱双张明
卷宗 2020年9期
关键词:工会互联网+互联网

李淼邱双 张明

摘 要:工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福利与教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是高校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做好教职工的福利工作,使他们的切身利益以及精神文化权益都得到满足,是现如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高校工会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搭建个性化福利平台,在一定范围内让高校教职工选择心仪的福利产品,在教职工福利方面的工作创新。

关键词:高校;工会;互联网+;个性化福利

基金项目:2019年工会工作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构建服务型“智慧工会”信息化平台的研究。

给予教职工工会福利的选择自主权,工会福利由教职工自主选择或在监管部门的监管下选择,是各高校提升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一种方式。这类福利具有自主权高、业务量大的特点,是一种个性化福利方式。个性化福利需求的激增也同时增加着监管部门、工会部门、采购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业务量,同时监管的难度也逐步增加[1]。

近年来高校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及支持力度逐步提升,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国内高校的工会福利主要依靠工会教职工协调采购与发放,工作较为繁重。因此,建立一套高效便捷、符合高校特点的工会个性化福利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减轻工会在福利采购与发放期间的业务量,同时通过大数据加强福利选取过程监管,实现工会福利采购与发放的全流程信息化,已变的势在必行。

1 高校工会福利工作模式分析

目前各高校的工会福利采购与发放业务基本相同,根据学校的管理方式的不同会有些许差异。依照福利产品的可选择性不同可分为传统福利及个性化福利。

1)传统福利:由工会征求教职工代表的需求,依据需求分析采购货品的相关指标,核实采购预算,并由此开展采购活动的前期调研。在获取充足的调研信息后,工会内部进行会议决定福利采购品类以及需求,每种品类一般仅允许一家成交供应商。由工会将采购需求提交至学校采购管理部门。由学校采购管理部门组织采购程序,确定采购供应商及福利产品。與成交供应商签订合同。

工会确定福利发放日期,并组织福利发放工作。部分高校采取二级部门工会协助校工会进行福利发放的工作。

依据合同及福利发放情况,进行财务报销手续。

2)个性化福利:个性化福利前期调研工作与传统福利类似,但在工会内部进行会议决定福利采购品类以及需求时,每种品类允许多家成交供应商。由工会将采购需求提交至学校采购管理部门。由学校采购管理部门组织采购程序,确定采购的入围供应商及入围福利产品货品,与供应商签订供货框架协议[2]。

工会确定福利发放日期,并组织福利发放工作。福利发放时允许教职工在入围供应商供应福利产品内选择心仪的福利产品。这种福利工作模式无疑提升了工会的繁重[3]。

以上两种福利方式,其执行进度受多项因素制约,导致其执行满意率较低。且福利采购后一般还需进行合同签订、福利发放后须教职工搬运,其流程费时费力。因此,建立一套个性化福利平台极为必要。

2 个性化福利平台搭建基础

个性化福利平台要求能够实现福利预算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一定范围内教职工福利的自主选择,对采购业务完成后的财务报销能够实现信息的接收与推送,实现从福利下单到支付结算全流程线上的个性化福利系统。

2.1 福利相关业务部门及业务系统

高校福利工作一般会涉及工会部门、采购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及财务报销部分。一般合同管理部门及财务管理部门都已建成相关的业务系统,为实现个性化福利采购与收货过程全信息化,提升福利发放满意率,需打破各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将福利平台与业务系统进行对接,以实现数据的接收、推送[4]。

1)财务管理系统。一般高校中的财务管理部门都已建成财务管理系统,个性化福利平台应与财务管理系统对接以实现经费的核算、冻结、解冻及报销等流程。

2)合同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一般是高校对各类合同管理的系统,在采购流程进行完后,一般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将合同信息录入合同管理系统。与合同系统的对接可以实现合同信息的接收与推送,减少信息的重复录入。

2.2 个性化福利平台模块

个性化福利平台要求能实现工会开展福利工作过程中,教职工福利下单数据的记录、查询,实现财务信息与合同信息的推送与接收,实现完整的福利采购与报销过程。个性化福利平台应包括供应商库管理、福利模块管理、信息推送管理等多项模块协同工作,才能实现福利采与发放过程的信息化。

1)供应商库

个性化福利平台中的货品应为货架产品,可由校工会将调研结果整理,将采购需求提交给学校采购管理部门,由采购管理部门入围一批福利产品供应商,由供应商将相关的货品上传系统。为规范管理供应商以及相关的货品,在本系统中建立供应商库。入围供应商可在系统中注册并将入围产品上传,通过日常反馈与记录对供应商的不良行为进行甄别与记录。

2)福利模块。福利模块可允许校工会为教职工分配一定额度的福利采购权限,教职工在商品池中检索相关商品,将相关商品下单,在下单同时填写收货地址等相关信息。提交后对相应余额进行校验、不足的部分可以采取自行支付的方式补足。经提交的采购申请在供应商端提示,由供应商做发货等物流配送处理。同时可由下单教职工对供应商的配送、福利产品质量等进行评估,信息汇总至供应商库模块。

3)统计模块。统计模块包括对教职工下单统计、供应商销售统计、成交品目统计、供应商评价统计,通过统计数据对福利下单数据进行分析,提升服务质量。

3 个性化福利平台执行流程

由工会将采购需求提交至学校采购管理部门,由学校采购管理部门组织采购程序,确定采购的入围供应商及入围福利产品货品,与供应商签订供货框架协议。入围供应商签订协议后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并将福利产品上传至平台。

个性化福利平台在实际操作中,应依据实际福利货品,简化报销流程,提升合同审核、入账以及报销效率。

福利工作流程为校工会在平台中为教职工分配一定额度的福利采购权限,教职工在平台中检索心仪的福利产品,选取产品后进行下单结算,不足的部分允许自主补足。入围供应商在接到订单时,为教职工进行福利产品的配送,在确认收到货后,教职工在系统中确认收货。

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福利工作,由统计模块对产品下单情况进行核算统计,自主支付的部分不计入统计范围内。平台依照供应商生成相应合同,并将相关的合同信息推送至合同系统进行审核,待合同审核完毕后,将相关的信息以及发票信息推送至财务系统进行结算。

4 总结

个性化福利平台对高校工会的福利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依靠各系统与模块间的协调工作,可有效提升教工福利采购的满意率,同时由供应商配送可减少工会工作强度。个性化福利的信息化建设,将有效促进高校工会福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满意度,加强教职工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罗文.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J].记者观察,2018(5):82.

[2]孙良.工会干部作风建设与职工福利发放的探索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8(24):281-282.

[3]应国先.高职高专小额零星采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3):616.

[4]宁萍,姜源.计算机软件在采购合同及付款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73-74.

作者简介

李淼邱双(1993-),男,汉族陕西省柞水县,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究方向:高校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工会互联网+互联网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工会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