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刻心法鳜鱼入画

2020-05-26 01:50冯超
江苏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鳜鱼

冯超

众所周知,宜兴紫砂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真正具有文人气息的“文人壶”的出现,紫砂陶刻技艺才真正展露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风华。紫砂陶刻的题材又是在不断汲取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中,开辟了一条属于紫砂语言与陶刻语言相融合的手艺之路。无论是陶器装饰、青铜器铭文、玉器、木雕、石雕、宗教壁画等文化符号的内容,还是书法、绘画、彩绘、金石篆刻等的运用,宜兴紫砂陶刻已然是包罗万象,真正成为紫砂这门大的文化艺术载体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就了自清代陈曼生、近代任淦庭、现代陶刻大师们的艺术之梦,一件件作品陈列着的是时代的艺术特征。作为一名陶刻艺人,我从创作的作品中谈一下“鳜鱼”题材的感悟。

1  鳜鱼文化的出现

南宋的《梦粱录》或《武林旧事》中,鳜鱼称鯚(jì)鱼。“鯚”是从“罽”而来,罽是毛织物,罽锦丽且坚,古人认为鳜鱼身如罽锦,故称它“罽鱼”,因为“罽”字难写,就写成“鯚”。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鳜”的理解是形体上的:“鳜,蹶也,其体不能屈,曲如僵,鳜也。”“蹶”本有两个读音,走向两个解释,除了“蹶倒”的jue,本就有gui 的用法——《诗经·大雅》中的“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这里“蹶”是扰乱的意思。宋玉描写风,“蹶石伐木,梢杀林莽”的“蹶”也是gui,是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昔有仙人刘凭常食石桂鱼,桂、鳜同音,当即是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鳜鱼最早是一道极具美味的食材,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有了姑苏名菜“松鼠鳜鱼”,有了清代绍兴八大贡品之一的鳜鱼,有了安徽黄山“臭鳜鱼”的吃法,“吃”的文化,吸引了文人墨客,他们举酒同饮,难免诗情大发,便留下了很多的诗词、很多的画作,这些诗词画作正是紫砂陶刻需要进行陶刻装饰的素材。

2  陶刻鳜鱼的运用

鳜鱼文化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张志和诗中描述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以“鳜鱼”入诗,应该来说是最早被运用到紫砂陶刻中来的,因为“鳜鱼”的“鳜”谐音“贵”,也正是中国劳动人民最喜欢的字眼,“蟾宫折桂”、“富贵有余”、“年年有鱼”、“茗香富贵”等饱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南宋诗人陆游“船头一束书,船后一壶酒,新钓紫鳜鱼,旋洗白莲藕”;明朝诗人李东阳则在《鳜鱼图》“伴池雨过新水长,江南鳜鱼大如掌。沙边细荇时吞吐,水底行云递来往”;清朝,鳜鱼曾作为绍兴的八大贡品之一,“时值秋令鳜鱼肥,肩挑网箱入京畿”等等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与抒怀。在陶刻装饰“时来运转壶”(见图1)的时候,其实就是根据这句诗来进行装饰的。本身这件提梁壶就很有传统文化思想,“时来运转”是所有人都希望发生的事情,寄托了太多的情怀在里面,壶钮又是可以转动的,那就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最接地气的“运转”,所有思来想去“桃花流水鳜鱼肥”自然而然地映入脑海。壶身一面有“桃花”、有“鳜鱼”,如此甚好。整体布局“鳜鱼”环游,“桃花”纷飞,一种意境之美直接渲染出来。

3  传统文化的哲思

紫砂陶刻艺术要深入爱它的群体中去,只有借助紫砂的文化艺术载体,刻绘上具有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符号,才能更久远地植根于大众文化中去。任何一种形态的存在都是生活的反映,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都是在不断积累中找到的灵感,也是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随着时代的变革,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追求,更是促使紫砂陶刻不能单一的书法,还要有丰富的画面,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等,都要恰如其分地貼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在创作的时候也是要全面考虑整体陶刻题材的丰富性、寓意的美好等综合运用。

“鳜鱼”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象,能不断地在诗词、书法、紫砂陶刻中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多的还是一种文化的思想内涵、美好寓意以及植根于人民内心世界的憧憬与文化自信。

4  结  语

紫砂陶刻运用“鳜鱼”的题材,其实仍然是在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的“精华”,带着本身的“贵气”,也是文化艺术的升华,表现出我们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在浩瀚的文化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创作过程中,我也是常常从最优秀的题材中寻找灵感,并不断在创作中运用,这也是一种传承,只不过是以古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大家为师的感怀。作为一名陶刻者,传承与创新仍然是一个责任与使命,要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艺术作品,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鳜鱼
鳜鱼之『贵』
春令时鲜说鳜鱼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漫谈紫砂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