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相关性研究

2020-05-26 02:06朱茜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

朱茜

[摘要]盆底功能障碍为女性常见的一组妇科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而引起的盆腔器官位置或功能異常,近年来诸多研究者认识到盆底功能及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有关。本文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从女性盆底先天结构、整体功能方面以及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如先天遗传、腹盆腔手术、妊娠、分娩,阐述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的相关关系,以期熟悉盆腹腔生物动力学,对深化盆底功能与功能障碍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盆底功能;盆底功能障碍;腹盆腔生物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R69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4(a)-0021-03

[Abstract]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is a common gynecological disease in women, the main cause is the weakness of the pelvic floor supporting tissue, and displacement of pelvic organs causes the pelvic organs to move or lead to abnormal pelvic organs. In recent years, many researchers have recogniz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is related to abdominal pelvic biodynamic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relevant research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congenital structure and overall function of women′s pelvic floor and related factors of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such as congenital heredity, abdominal pelvic surgery,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elaborates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abdominal pelvic biodynamics, in order to familiarize with the pelvic abdominal biodynamic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dysfunction and adopting the correct treatment strategy.

[Key words] Pelvic floor function;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bdominal pelvic biodynamics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盆底支持结构发生损伤、缺陷、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疼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医用生物力学[1]为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力学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性改变、临床诊断及康复治疗的学科。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医用生物力学问题尤为关注,试图以此解释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为临床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1盆底功能障碍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相关性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位置的盆底肌、盆底结缔组织等一系列盆底支持系统构成的复杂结构,盆底肌中起到主要支持作用的是肛提肌,结缔组织由筋膜、韧带组成,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共同承托、支撑子宫、直肠、膀胱等一系列盆腔脏器,保证各脏器的正常生理位置、结构及功能[2-3]。健康成人正常腹压值为5~7 mmHg,在日常活动、进行体力劳动或举重练习时,负压值升高,当腹压值超过盆底肌肉最大收缩张力时,会引发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疼痛。

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与组织生物动力学、细胞生物动力学、蛋白质细胞动力学密切相关,且薛爱兵等[4]研究已经证实生物动力学是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机制。其中蛋白质生物动力学是基础,细胞生物动力学及组织生物动力学是呈现形式,而组织生物动力学发挥直接作用。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氨基酸聚糖及蛋白聚糖能够产生抗压性,且能够和非胶原蛋白形成的黏附性共同构成盆底结缔组织的复杂生物动力学特性,此种生物动力学由细胞力学进行调控[5]。盆底组织时刻受到力的作用,盆底组织间的生物动力学稳定是保证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一旦此种生物动力学发生改变就会引发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改变,发生盆底功能障碍[6]。Kim等[7]在研究中指出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机制为盆底支持系统、腹腔压力失调。盆底肌是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首道防线,其次是盆底结缔组织。在先天遗传、腹盆腔手术、妊娠、分娩等因素作用下,肛提肌发生损伤,承托盆腔器官的任务转由盆底结缔组织完成,结缔组织在应力作用下,被拉长、变形,导致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2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因素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关系

先天遗传、腹盆腔手术、妊娠、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妊娠、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诸多研究资料[8-9]显示上述因素诱发盆底功能障碍均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改变有关。以下对相关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2.1先天遗传因素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关系

从微观角度看,盆底组织细胞受细胞与细胞之间、血流动力学、细胞与外基质间相互作用的影响[10-11]。宋晓晨等[12]在研究中指出盆底器官、组织先天发育不良会影响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平衡,可诱发盆底功能障碍。贾丽等[13]研究者指出遗传因素会对腹盆腔生物动力学产生影响,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有关,其以临床实验研究证实elastin基因exon20、24、25变异会使盆底组织生理结构发生改变,血液流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生物动力学功能下降,进而发生盆底功能障碍。上述研究资料表明先天遗传因素改变了女性腹盆腔生物动力学,进而引发盆底功能障碍。

2.2腹盆腔手术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关系

子宫处于盆腔中心位置,子宫颈周围围绕着子宫颈环,而子宫颈不仅是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的着位点,还连接着其他韧带、盆筋膜,因此与子宫颈相关的腹盆压力均分布在筋膜韧带上[14]。汤玲等[15]在研究中发现子宫切除后,阴道顶端筋膜韧带严重受损,力的分布发生改变,转而由阴道支持,在力的作用下阴道出现膨出。纪红蕾等[16]在研究中指出阴道脱垂的重要原因在于阴道上部缺陷,由此判断保留子宫颈有助于保留子宫骶韧带供血功能。因此对于不得不切除子宫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切除筋膜内子宫,保留韧带、筋膜等支持结构的方式预防阴道脱垂。

2.3妊娠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关系

女性尿生殖器官周围分布着大量结缔组织,激素敏感性很高。妊娠期间,女性尿道膀胱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尿道平滑肌张力在激素刺激作用下发生改变,膀胱容量增大[17]。且妊娠期间女性身姿发生改变,对膀胱、尿道产生造成的压力增加,且随着孕龄的增长尿道膀胱压力也随之升高,众多临床实践研究[18-19]证实尿道膀胱压的升高是妊娠期间易于发生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且有研究发现随着妊娠期间子宫体积及重量的增加,子宫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逐渐垂直[20]。而妊娠期间胎盘素的分泌量增加,胎盘素能够溶解胎盘韧带位置胶原,进而松弛韧带,提升阴道膜的膨胀性,使其在分娩时能够有效扩张[21]。在诸多因素作用下,子宫颈环承受的压力增大,尿道闭合压力降低,促使盆腔器官发生下移,最终引发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22-23]。

2.4分娩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关系

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阴道分娩为盆底结构受损的主要原因,而分娩过程中巨大胎儿、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更会加重阴道损伤[24-30]。章志超等[24]在研究中指出,以肌电扫描方式、阴部神经传导测试方式,能够分析分娩对腹盆腔生物动力学的影响。杜文霞[25]在研究中发现阴道分娩后,肌电扫描方式、阴部神经传导测试结果显示孕妇盆底肌肉组织有明显的神经支配去极化表现,盆底收缩能力降低。Gluppe等[26]在研究中对比分析了产前6个月、产后肌电图,研究发现,产妇盆底阴部神经末梢的运动潜伏期有显著延长趋势,肛门的自主收缩能力降低。李晓锦[27]在研究中发现阴道分娩会对盆底肌局部肌肉、肛门括约肌等造成严重缺损,尿道及阴道结构因此发生改变,出现一系列生理缺损,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发生改变,腹盆腔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性被打破,容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不仅阴道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损害,剖宫产产妇同样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力减退,甚至有重度盆底肌力减退[28]。刘俊等[29]在研究中指出,无论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均有盆底支持组织薄弱、盆腔脏器位移表现,可发展为盆底功能障碍。但是分娩所致盆底功能受损不易察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产次的增加逐渐显露[30]。

3小结与展望

盆底功能障碍为女性多发疾病,其发生会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探究其发生机制对于指导临床优化预防、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关于盆底功能障碍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诸多研究者提出腹盆腔生物动力学改變是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发病机制。本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发现女性盆底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关系密切,先天遗传因素、腹盆腔手术、妊娠、分娩均会导致腹盆腔生物动力学改变,进而引发盆底功能障碍。对此,笔者认为今后研究者应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角度出发,探索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相信随着盆底功能障碍与腹盆腔生物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医学界将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会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盆底功能障碍预防、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Ohno N,Miyati T,Chigusa T,et al.Technical Note:Development of a cranial phantom for assessing perfusion,diffusion,and biomechanics[J].Med Phys,2017,44(5):1646-1654.

[2]朱兰.中国女性盆底肌肉锻炼的状况与未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1):19-20.

[3]刘潇,张彬,任力娟,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肛提肌的有限元应力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9):1609-1612.

[4]薛爱兵,李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尿流动力学、女性盆底医学和泌尿生殖道重建学会(SUFU)指南解读[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4):57-60.

[5]Coté AS,Cormack AN,Tilocca A.Reactive molecular dynamics:an effective tool for modelling the sol-gel synthesis of bioglasses[J].J Mater Sci,2017,52(15):9006-9013.

[6]徐雅,邓雪云,韩耕宇,等.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尿动学参数的影响[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23(10):769-771,784.

[7]Kim MK,Lee JS.Short-term plasticity and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 artificial biosynapses with diffusive dynamics[J].ACS Nano,2018,12(2):1680-1687.

[8]Frioni T,Sabbatini P,Tombesi S,et al.Effects of a biostimulant derived from the brown seaweed,Ascophyllum nodosum,on ripening dynamics and fruit quality of grapevines[J].Sci Hortic(Amsterdam),2018,232(1):97-106.

[9]李宇琪,刘海意,吴媛媛,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7):619-622.

[10]郁丁,温玉玲.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特征的超声定量评价及其与细胞外基质重塑、细胞凋亡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1):3039-3042.

[11]李珊,刘晓艺,孙艳,等.细胞外基质硬度和厚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5):815-820.

[12]宋晓晨,朱兰.生物力学在女性盆底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转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5):348-350.

[13]贾丽,石彬,曹霁雯,等.elastin基因exon20、24、25的变异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1, 13(11):1459-1463.

[14]孟健,马琳,阚艳敏,等.经会阴盆底超声观察40例患者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变化[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5(8):76-81.

[15]汤玲,张凤莲.初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8):110-113.

[16]纪红蕾,周颖,武俊青,等.产后妇女盆底器官脱垂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7):521-524.

[17]王可竞,陈春林.脱垂患者阴道壁的组织学研究[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8,8(3):48-51.

[18]杨瑞琦,刘宗谕,南钰,等.产后盆底超声对多次妊娠孕妇盆底机能的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1):823-825.

[19]Fowdar HS,Hatt BE,Cresswell T,et al.Phosphorus fate and dynamics in greywater biofiltration systems[J].Environ Sci Technol,2017,51(4):2280-2287.

[20]沈俊文,白福鼎,杜传军,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持续尿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 39(1):34-37.

[21]Civitello DJ,Fatima H,Johnson LR,et al.Bioenergetic theory predicts infection dynamics of human schistosomes in intermediate host snails across ecological gradients[J].Ecol Lett,2018,21(5):692-701.

[22]麦月施,夏志军.伴宫颈增大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宫颈周围立体环结构中胶原蛋白表达变化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7,57(25):98-100.

[23]Present R,Rotureau E,Billard P,et al.Impact of intracellular metallothionein on metal biouptake and partitioning dynamics at bacterial interfaces[J].Phys Chem Chem Phys,2017,19(43):29 114-29 124.

[24]章志超,熊鍵,王小云,等.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7,32(1):13-16.

[25]杜文霞.分娩方式对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114-115.

[26]Gluppe SL,Hilde G,Tennfjord MK,et al.Effect of a postpartum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prevalence of 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 in postpartum primiparous wo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hysical Therapy,2018,98(4):260-268.

[27]李晓锦.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及肛门提肛肌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5):393-396.

[28]李景珊,陈婕,曹芸.产后42 d早期盆底康复对盆底功能障碍预防的超声评估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6):1899-1900.

[29]刘俊,唐瑶,黄娟,等.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对不同方式分娩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评价[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14(1):25-30.

[30]井跃华.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27,30.

(收稿日期:2019-06-24  本文编辑:任秀兰)

猜你喜欢
盆底功能障碍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引起便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评估420例临床分析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阴道哑铃训练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比较
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肛提肌裂孔形变情况评估中的应用
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生物刺激回馈仪结合经会阴超声诊治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