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类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冠心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4(a)-004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in combination with Aspirin. The treatment effect, blood lipid levels, duration of angina pectori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uration of angina pector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torvastatin; Aspirin; Combined u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effect
隨着科技的创新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越来越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日益严重,目前,我国患有冠心病的人数逐年递增[1]。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以及许多并发症[2],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许多研究显示,血脂相关指标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3],血脂的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效使用他汀类药物以及心血管药物可减少不良反应,及时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可使病情得以控制[4]。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类法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41~52岁,平均(46.80±5.42)岁;病程1.87~12.25年,平均(6.42±3.21)年;患有高血脂者14例,心肌梗死者24例,心绞痛者10例,心力衰竭者7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0~52岁,平均(45.30±3.61)岁;病程1.91~13.17年,平均(6.86±2.95)年;患有高血脂者13例,心肌梗死者27例,心绞痛者9例,心力衰竭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签署同意治疗书者;②符合诊断标准者[5]。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③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严重异常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河北省石家庄神威药业,生产批号:1708121)治疗,25 mg/片,100 mg/次,1次/d。
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36960)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托伐他汀10 mg/片,1次/d,1片/次;阿司匹林用量与对照组相同。
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3觀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6]:显效,即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病情可被完全控制,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即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病情能够较好地控制,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且没有并发症出现;无效,即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变化,甚至有恶化的现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血脂水平:主要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腹泻/腹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G、TC、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其具有顽固性、并发症种类多样性、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7]。目前,对于冠心病发生的具体原因尚未清楚,但是随着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日渐提高,人们经常食用脂肪、油过多的食物,缺乏日常锻炼,过快的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等[8],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冠心病的诱因。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而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渐渐加快,因此冠心病这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9]。目前,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
相关研究显示,人体血脂的异常是造成冠心病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冠心病类心血管疾病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脂[10]。有研究显示,单一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往往不如联合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一般联合用药能够提高疗效,从而更能达到临床上理想的治疗效果[11]。所以适当合理地对药物进行选择,且从长期治疗的方面进行考虑,最好的治疗方法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12]。心血管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使患者的血管疏通,可以较快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13]。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对人体内的内源性胆固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细胞内胆固醇的形成减少[14],有助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进行抑制,从而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较常规心血管药物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不仅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15],可以更好地控制或者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16],而且其在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也与常规心血管药物无显著差异,使用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心血管指标,并且安全性较高,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彦德.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12):63-65.
[2]梁仁拔,李欣晓,黄静,等.他汀类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的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5):515-517.
[3]周立尧,郭建浩,李剑平,等.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和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8):37-39.
[4]吳伟东,罗磊,易永盛,等.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2):6,10.
[5]梁文华,王跃慧.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以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8):2147-2150.
[6]李彦德.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12):63-65.
[7]李洋,艾丽菲热·买买提,王永涛,等.他汀类药物抵抗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27(4):364-368.
[8]袁棋炎,谢金丹.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 27(1):73-74.
[9]都虹,郝杰,呼海娟,等.辛伐他汀增强阿司匹林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11):1040-1043.
[10]冯娜娜,王作兰,车京津.从传统他汀及其联合治疗看调脂治疗的临床获益[J].天津医药,2018,46(2):220-224.
[11]冉宇,刘君玲,张强.他汀类和烟酸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12(1):78-80.
[12]刘宇.不同调脂策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3):262-265.
[13]陈锦雄,陈炳星,陈囯新,等.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13):1236-1238.
[14]谭宝慧,刘健鹏.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1(2):206-208.
[15]杨薇,黎小妍,钱兴国,等.磺脲类联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广东医学,2013,34(18):2868-2870.
[16]王欣越.调脂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策略选择[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6):4413-4416.
(收稿日期:2019-08-01 本文编辑:闫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