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晴
三年级时,班级里举办了一次讲故事比赛。作为一名参赛者,我从家里的故事书中找到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然后进行了不断的练习。
离比赛还有几天时,老师把所有参赛者召集在一起,让我们每人填写一张表格。表格的第一栏是“选手姓名”,第二栏是“故事题目”,第三栏是“故事作者”。前两栏我很快就填好了,可是对于故事的作者,我读的时候并没有注意,一时填不出来,老师允许我回家查查,第二天再填。
回到家,我立刻翻开故事书,找到了那个故事。果然,题目的下面有两个小字——“佚名”。居然还有“佚”这个姓!当时的我以为“佚名”就是作者的名字,而且也没查“佚”字的读音,直接读成了“diē”。第二天,我就把“佚名”填在了“故事作者”那栏。
转眼间就到了比赛的那天。该我上场了,我在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打气。上台后,我先简单介绍了一下故事,然后开始讲起来。毕竟故事已经烂熟于心,我很流利地讲完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开心极了。正当我要下台时,老师把我叫住,拿起之前我填的那張表格,指着“佚”字问道:“你刚才是怎么读这个字的?”“diē。”话音刚落,只见老师原本温和的面庞变得严肃起来。“你有没有查这个字的读音?”我摇了摇头,脸“唰”的一下就红了,心想:难道我读错了?老师叹了一口气,说:“你回去好好查查这个字的读音!”
回到家,我翻开字典查“佚”字,才发现它不读“diē”而读“yì”,而且“佚名”不是人名,它表示作者不详。想起之前在台上说的话,我真是为自己的无知羞愧不已。
自从经历了这件事,我在读书时就再也没有囫囵吞枣过,对于不认识或不懂的内容会及时查找资料,而不是一蒙了事。(指导教师 王玉如)
【评点】
文章记叙了“我”参加讲故事比赛时读错字音、误解词义的尴尬经历,其中前半部分对于“我”没查字音、误解词义的叙述,为后半部分的情节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此外,文章还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真实再现了老师指出错误时的场景,也使“我”得知真相后的羞愧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