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青海总队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三大慢性病症,均会在发生后加重对患者身体的负荷,导致其相关器官的受损程度不断上升,这其中,糖尿病和高血压和合并发生后,又会因并发症互相影响,导致两项病症在短期内迅速恶化,加重对身体主要器官的影响,并且由于两症能互相影响,具有了共通性,因此单独治疗某项病症或许在短期内会有明显的效果,但就整体治疗结果而言,并无较大意义[1]。加上糖尿病、高血压目前均尚未有明确的逆转药物/治疗方式,因此对两种病症多只能控制和缓解,这其中使用的药物较多,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氯吡格雷等药物对糖尿病或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本位为了研究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开展了对比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临床患者资料:在我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单药组[组内患者150例,组内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79例,年龄61~76岁,中位数年龄(70.14±2.44)岁,糖尿病病程4~8年,高血压病程3~7年,中位数病程分别为(6.27±1.14)年和(5.11±1.18)年],联合组[组内患者150例,组内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77例,年龄62~77岁,中位数年龄(69.99±2.58)岁,糖尿病病程4~9年,高血压病程3~8年,中位数病程分别为(6.21±1.25)年和(5.16±1.12)年],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实验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均了解两种药物及其使用后的效果,表示参与并签署了实验同意书,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了血糖值检测(胰岛素)和血压值检测,均符合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标准,本次联合组的排除标准为:①合并有恶性肿瘤、重症感染;②具有器官衰竭、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肝肾等消化代谢器官以及其他内分泌组织异常的患者);③对被本次实验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若患者有服用其他药物,由医师根据其情况判断是否能够接受本次实验药物,并实施离药措施5~7 d,完成后即为患者检测FPG、2hPG;SBP、DBP并进行记录,完成记录后。
联合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两种药物均为口服,服用药物为:(以岭)厄贝沙坦片(厄贝沙坦分散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国药准字H20060794,规格75 mg×14片),首日剂量为1片(75 mg),1次服用,若当日无异常情况,则在第2日改剂量为2片(150 mg),可根据医嘱进行剂量调整,但每日剂量不宜超过4片(300 mg)。
氨氯地平为两组患者共用,服用方式、剂量均保持一致,若出现异常情况,由医师根据患者的表现情况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或给予其他缓解措施。药物为安内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制造,国药准字H20020390,规格5 mg×14片),首日剂量为1片(5 mg),1次服用,若当日无异常情况,则在第2日改剂量为2片(10 mg)。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均为3个月。
1.3 疗效标准: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为患者检测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 h血糖);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并进行记录和比较,以此来对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值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在进行治疗实验前,联合组患者的FPG值、2hPG值与单药组患者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接受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联合组患者的FPG值、2hPG值明显低于单用氨氯地平治疗的单药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可见加用的厄贝沙坦的效果明显,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在进行治疗实验前,联合组患者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分别为(144.25±12.08)mm Hg,(100.99±11.02)mm Hg,单药组患者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分别为(145.21±11.89)mm Hg,(101.21±11.29)mm Hg,比较结果分别为(t=0.694,P=0.488)、(t=0.171,P=0.865),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实验后,联合组患者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分别为(121.14±10.36)mm Hg,(79.32±7.44)mm Hg,单药组患者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分别为(139.28±10.24)mm Hg,(91.26±8.54)mm Hg,比较结果分别为(t=15.252,P=0.001)、(t=12.911,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可见加用的厄贝沙坦的效果明显。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合理性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合理性评分对比(±s)
糖尿病和高血压最为紧密的联系在于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其中糖尿病发生后,患者的胰岛素随着胰腺功能的下降会逐渐减少,在未经及时治疗和缓解的情况下,患者血液中的血糖值会迅速升高,并且因为血管紧张素的影响,血糖会对肝肾细微血管造成损伤,导致患者的对于脂类物质、毒素、废物的处理能力下降,血液中的乳糜颗粒增加,加大血黏度,形成高脂血症,并诱发高血压,而随着血压升高,患者的肝肾、小血管受到的损伤加重,又会导致患者的高脂血症加重,形成恶性循环[3-4]。
由于两种病症相互影响,因此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同时对两种病症进行治疗而非是进行单一治疗。在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使用了氨氯地平进行治疗[5-6]。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药,能够产生:①舒缓血管平滑肌,抑制血管收缩;②增加心排血量和冠状动脉流量[7-8];③增加心肌供氧含氧量,是一种对高血压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和辅助治疗效果的药物,药代动力学显示,患者在口服后血药浓度峰值在8 h左右,药物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并实施保护作用,半衰期至少为36 h,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半衰期最长可到60 h[9-10]。
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类受体抑制剂,能够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反应,还能调节醛固酮的释放速度,进而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控制和缓解,另外,虽然厄贝沙坦实际上具有降糖作用,但由于其抑制了血管紧张素Ⅱ类的活性,对患者的胰腺、肝肾等进行保护,从而起到了抑制血氧的效果[11-12]。厄贝沙坦的血药浓度峰值最迟为1.5 h,半衰期在15 h左右,见效速度快[13-14]。
另外,在何昕等人的研究中,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在联合是使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用氨氯地平,分析显示,这是由于氨氯地平对肝肾等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15-16],而厄贝沙坦对肾脏和小血管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持作用,因此受到的损伤反而较小,出现的不良反应较轻,可见联合用药具有一定的优势[17-18]。本次实验中,联合组患者的治疗开始前,两组的FPG、2hPG、SBP、DBP值差异较小[19-2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患者的FPG、2hPG、SBP、DBP值均优于单药组患者,差异显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前文一致,可见该联合治疗确有明显优势[21]。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有效的改善其病症指标,使其血压和血糖均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提升躯体健康,减轻病症的影响,可见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