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明
摘 要:在初中阶段,课堂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学成绩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初中教师面临的新的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方法,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策略研究;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083-02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逐步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学校也要进行相应制度的规定,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1.教学模式的创新
(1)灵活的运用教学方式
在初中數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因讲授的内容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常规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授什么内容,教学的方式大多是固定的。这样,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也形成了习惯。有些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帮助较大。可是老旧的方法,不仅影响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而且容易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对抽象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逻辑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不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其逻辑性思维。
例如,在进行“轴对称”的学习时,常规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讲解教材,为学生介绍基础理论知识,然后老师运用纸张、三角板等简单的教具,制作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为学生展示“轴对称”的相关性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也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的目标,但是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多媒体动画教学的方式,通过flash等动画软件制作立体的“轴对称”图形,除了为大家展示极为普通的等腰三角形等图形外,还可以展示一些较为复杂、罕见的“轴对称”图形,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眼界,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上保持全神贯注的听课状态。
(2)创设教学情景、设计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只有一个特定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需要通过设计教学情景,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好的帮助效果。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可以将理论知识具体化,抽象物体实物化。例如,在对随机概念这篇文章学习时,随机概念说的就是概率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下准备一些章鱼的高清图片,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带有趣味性的提问学生这是不是章鱼保罗?通过类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活动的设计,使学生的热情提高。通过选取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以及贴近于生活的事件作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学生会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重要的现实意义,逐渐感觉到数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并不是抽象难懂的一种学科内容,通过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有趣的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未来也愿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学习时,不能让学生只照搬课本上的内容,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但能学会课本上所讲授的案例,而且能够进行创造性思考,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包括在教学中课堂提问,教学时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优点,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设计带有趣味性的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兴趣。注意:在进行教学提问时,不易提问过于简单的问题,或过于复杂的问题。例如,在进行“三视图”的学习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从实体物体的一面入手,想象出其他几面的具体形状,对于初中生而言难度较大。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可以先归纳本堂课的重难点,将课堂中的难点部分分解成数个有趣的小知识点,从而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对三视图的数学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2.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1)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研究表明,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心理有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一,是思维和感觉上的认知;第二,是情绪、感受的过程。虽然两者一个是智力活动,另一个非智力活动,但是两者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不但要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学生放开自我,并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使教师个人价值得到体升。例如,在进行“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时,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不仅需要学生牢记反比例函数的具体性质,还需要学生能够完成不同难度、不同题目的反比例计算试题,需要教师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并在课下安排大量的试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和谐,那么学生面对如此难理解的学习内容和众多作业时,便能够积极、乐观的完成,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那学生在面对困难知识时便会选择逃避,面对大量作业时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最后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2)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各种情况,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远远要比获得课本上简单的知识要好的多。但是现实中许多教师并不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是 “一言堂”,从而教学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提高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课程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头雾水的情况。
教师在备课时,不断了解学生对该课学习的兴趣点,从而充分的把握学生情感。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那么常常会出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许多在课堂上能潇潇洒洒讲课的教师,肯定是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从而获得学生的热爱。
最后,如果教师运用成人的认知方式来教导学生,这种方法不仅忽略了学生参与度,还与新课改的理念背道而驰。
(3)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不但要对所要讲授的教材难点重点要完全掌握,而且能够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熟练地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例如,在进行“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这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习题。如,工厂里面,要做一个产品,在岗位上有甲乙两人,甲单独一个人进行产品的作业时需要十天,而乙单独做的话,需要做八天,那么如果两个人进行合作,要做多久?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提问,让学生能够运用实际,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的方法,而且还要灵活地驾驭教材。通过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从而提升学生对课堂的重视度。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讲授自己教学的经验,并接受学生的反馈,从而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通过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模式,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苏志昌.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85):84-84
[2]张玉轮. 方式新则效能升—探析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