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在地理复习中的应用

2020-05-25 11:43杨尧中冉娜
写真地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艺术生复习

杨尧中 冉娜

摘 要: 本文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课为例,探讨如何结合美术艺术班的特色,将学生作品巧妙融入教学设计的全过程,进行复习课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分别以“形”、“气”、“象”为主题,串联起了大气的组成成分、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等内容。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大胆展示自我,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自信心,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学生作品;艺术生;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3-0216-02

1 引言

本节课的课标为“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根据课标,根据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了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综合思维:利用地理资料分析说明大气的成分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大气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区域认知:能运用图表掌握大气圈层的空间结构。

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分析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气温特征,理解各层气温变化的原因,并能联系实际知道全球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

2 教学过程

2.1 课前学生复习任务布置

(1)利用课余时间在A4纸上画出“大气圈”的相关内容,需包含有以下部分:①大气组成成分②大氣圈的垂直分层③每一层与人类的关系④大气的受热过程⑤不同的下垫面(高原、盆地、植被、海洋等);作品原则:内容完整、准确、保证一定的美观性、清晰度。

(2)生活中你拍到的云、各种天气现象的照片。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高一时已经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回顾复习,将其用“图画”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对于已学习知识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能梳理“大气圈”相关内容,将文字转化为图像,更能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师也能根据图画的内容来掌握学生本节知识的难点和盲点等以确定复习重点;通过拍摄生活中与气象(大气)相关的照片,加强对于地理学科性质的理解,它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是研究,通过好看的气象照片美学意义,增强趣味性和学生学习兴趣。

2.2 课堂教学过程

复习课导入:本节课副标题——大气和大气的受热过程,主标题——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原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地理与生活联系密切,我们大家一起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复习本部分的内容。

课前,我已经让大家按照要求画图,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大家的作品各具特色,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更关键的是在保证了基本内容全面的基础上,也体现了我们作为艺术班的特色,绘画功底非常高,脑洞大开,画面美观。我们将从三方面来赏析大家的作品:

(1)形——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家跟我一起深呼吸,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没有空气,我们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设想会不会有一天,空气会被当做商品进行售卖,呼吸空气要被收费。

【展示图片】“卖空气”年入400万;我在淘宝卖空气:年入百万,这个地方的人买得最多。

【师】为什么售卖“富士山”“呼伦贝尔”“阿尔卑斯山”的空气会有市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大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联系生活或其他学科,介绍这些成分对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导致空气中的哪些成分发生了变化,使得空气质量下降。

【设计意图】通过“售卖空气”生意的火爆,激起大家对司空见惯的空气重要性的重新认识,以这种现象为引子结合学生的作品思考空气能够作为有价值的商品进行售卖背后的原因所在,通过三个问题驱动思考,运用地理的知识来认识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培养综合思维。

【生】展示作品并解说。

【设计意图】已挑选出三位较好的学生作品进行投影展示,放大局部的画面,让画作作者进行本部分内容的解说,第一位讲完后其余两位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指出其作品或讲解中的优点或者错误、不足所在。

完全是学生的自我展示,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面对大家的心理调节能力是一次较好的锻炼;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关注度,通过“生生评价”可以完善知识的覆盖性和提高准确度,其余学生也能通过听讲对比自己的知识漏洞,使学生对于本部分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教师对于学生表述中的语言准确性,知识点的补充和辅助讲解使得本部分内容更加准确严谨。

【补充展示】一些同学们的作品中还画了很多云,包括大家平时所拍到的一些照片,云也在大气层中,云卷云舒,千变万化。云也是有分类的,我之前在闲暇时间写的公众号推文——《听,云在说话》,详细列举了云的类型,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进行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感受生活中各种天气现象和地理事物的美,保持好奇心,通过教师的行为做一个表率,教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做一个有心的人,注重地理兴趣的培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思考。

(2)气——气势如虹,一飞冲天

【播放视频】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升空到进入预定轨道过程。思考:我们所熟悉的电离层、臭氧层在哪一层?气温的垂直变化情况如何及原因?每一层与人类关系怎样?

(3)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转折】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开始了新的一天。我们坐在这个暖和的教室里一起学习,如果下课了,走出教室有感觉到冷。冷和热的感觉其实是我们感觉到的周边的空气的温度。也就是所谓的气温。那么,整个大气层是怎么热起来的呢?

【补充知识】太阳辐射

【知识讲解】教师在黑板上一边绘制“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一边进行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此部分内容包含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保温作用原理等,是本节复习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利用板画进行一步步进行描述,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記忆,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灵活应用。

【知识拓展】应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读图分析判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与气温的关系,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本学生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尤其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一天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最高温和最低温所出现的时间。

【学生活动】大气受热过程变式图。

【设计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的示意图是较为基本和常见的,但是在考试中会出现多种变式图,通过此学生活动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开拓学生思维。

【案例分析】

【案例一】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应用案例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在青藏高原上,原因

分析。

【案例二】藏服的穿着所体现出青藏高原“一天四季”,原因分析。

3 结语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而非新授课,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完成对于新课标要求的“大气的组成成分和垂直分层”这部分内容,它也是学习大气受热过程的基础;但是鉴于美术班的基础以及高一学年并未分科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并不牢靠。

课堂的主线是结合学生画的有关大气层的作品,围绕三个模块展开,第一二模块是从“形和气”上展示并评价学生作品,复习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垂直分层;学生在按照要求完成作品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回顾和复习,文字的内容材料转化为图片,更为直观,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大胆展示自我,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班,画画对他们来说是较为擅长的。

模块三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过渡到“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复习,过程讲解的比较细,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画,而且还在画完之后把学生的作品拍了下来及时展示,当堂反馈准确性,学生会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其中补充了太阳高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及气温的日变化和气温的年变化。

将学生作品巧妙融入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在课前设计有学生准备活动,提前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图但不限制形式,提高他们在备课过程中的参与度,也展现出了美术班的优势与特色,是一节有颜色的课,学生的作品非常添色;设计的学生活动很有趣味性,学生的作品展示是起到一个串联作用的,而非一下子全都放进去,讲到哪一部分会具体展示该部分内容的作品,每一处的教学都是有一条主线的;让学生自己介绍相关内容,并让学生进行点评,找出优点以及提出问题,加强了生生互动,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记忆会因此而加深。

教学设计有整体性与系统性,体现了较为严谨的逻辑关系。设计三个主题,“形-气-象”,每一个都有8字标题,语句优美,联系了其他学科,有较高的国学内涵,是有一定情怀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最好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更好地发现学生作品中细节处的闪光点;修炼自身的口头语言表达,让教学语言更加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循循善诱;教学设计中更加关注复杂真实情境的创设,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猜你喜欢
艺术生复习
高中音乐教学中声乐艺术生的培养
提高高中艺术生英语水平的方法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语法翻译法对高考英语艺术生复习探究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