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镕嘉
摘要;文人画的发展史对应当代美术教育中几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此过程之中有很多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有些不仅要理解学习,也要使其在时代的变革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关键词:文人画;当代美术教育;气韵非师;书画同源;尚意;超越
一、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几个具体阶段及其核心
1.1 初现端倪到基本形成
在早期社会,中国的画家大致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民间画家,院体画家和文人画家。文人画家是指在绘画上有一定造诣和成就的文人和士大夫,他们的画就是当今家喻户晓的中国画类别之一——文人画。
唐朝时期诗画歌赋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后人称其作品为后世文人画的范本。
唐朝时期,政起贞观,治宏开元。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持续百年的太平时期,唐朝已经臻淤鼎盛,进入了黄金时代。在这时期诗画歌赋的造诣也远远高出从前。在道禅哲学的影响下不断涌现出新的艺术思想。一种重视人的内在体验的自省式艺术跃上历史的舞台。随着时代文艺的实际发展,必然要求绘画回到艺术的审美本质上来,绘画不仅仅是皇宫里粉饰太平的工具,也不应只是教化民众,的民间绘画或者宗教壁画,它还应是时代的真实面貌和个人表达情绪的载体。届时,于开元年间状元及第的王维应运而生。自此以后,文人群体不仅不断发展,而且还有文人性绘画意识的觉醒,更有在画中抒情写意的实践。文人画像诗歌一样能寄托士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载体,也正是唐朝文人艺术的兴起,绘画在历史上第一次和士人的生命意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此拉开文人群体参与绘画创作的大幕。
可见文人自身的心气,才情在艺术创作中的推进效应一旦与所处时代背景和时代内涵接轨,便会如鱼得了水一般,拥有了抒情达意的平台,以抒发个人“性灵”,藉绘画以抒發文人们胸中之逸气,不求工整与形似,也不讲目的与价值;只是随兴所至,表之笔情墨趣,写文人墨客心府灵境。
这便是文人画最初萌芽的时候了,在画中的书卷气之间,在画外的文人气息之间,在风云迭起的李唐盛世之间。
1.2初步发展到行业顶峰(宋元)
宋代以来,经济发展节奏不断加速,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之余也在精神上寻求慰藉,绘画作品的需求量激增。文人画发展又融进了理学和心学的思想,成为一种具有深厚哲学背景的文化。
文人画的发展实际上与诸多艺术门类发展都息息相关。北宋,苏轼作为首个多方面多角度阐述文人画理论的画家,对文人画体系起到了建设性作用,并提出“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认为诗书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徽宗时期,书画甚至被加入了国家考核项目之中,考生被要求根据题目做画,而题目常常是以诗篇居多。
此后有画必会见题诗,有诗必会有文人画品。宋代文人画家研究诗词与绘画之间微妙的联系,“书画一体”更是宋朝时期文人画最显著的审美倾向。
元朝时期是文人画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黄公望是,八大山人朱耷曾说黄公望的画是:“混沌里放出光明”,演绎中国传统文学里面的微妙意旨。书法造诣越高,绘画成就也就越引人注目,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文人画是将诗词和书法之中的意境意蕴等和画面布局融为一体,运用多元的混合绘画语言向人们倾诉。
在顾恺之最早提出的“书画同源”中可以意识到,宋元时期文人画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宋人的“书画一体”“以诗为魂”。但是反观文人画高速发展之中的其他特点,在重笔墨之余,是轻格率。对“画外之意”的过分追求容易导致一部分画家进入雅俗无法分辨的绘画误区。文人画趋势形成的过程中,对于书法诗词等方面的积累和修养不足以支撑“笔墨情趣”时,就会发生绘画系统链的断裂。
宋元时期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战乱频繁,国家一部分时间都陷入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中,文人对于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无法被理解。这一背景也造就了文人画史上的典型宋元。
1.3出现弊端到再次复兴
晚明时期,董其昌《南北宗论》对文人山水画做出了特征强调和宗派体系分类。“南宗”之绘画重情调,尚质朴,重笔墨。而北宗则是相反。“南宗”文人画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时期对活泼“生意”的追求,无一不体现其内在的义脉。这样深入观画者内心和谱写文人心境序曲的绘画表现形式虽然得到了许多社会人士甚至皇家的青睐。清朝,是文人画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但是在顶峰的背后是文学修养的空洞,是“文人”组织的固化和停滞。在这一时期,“清初四僧”则是典范,极力排斥没有文学支撑的陈陈相因,亦步亦趋。
两个派别后期以后分别以“四王”和“四僧”为代表,正统画派是“四王”的推崇主体,借鉴董其昌“南北宗论”对南宗文人画进行实践研究和总结。而“四僧”加上“扬州八怪”一派,就是典型的“革新派”,笔墨韵味都独具一格,不像前者那样“仿古”,而是以简练和奇僻独僻一条文人绘画的新路。这时,缺乏文学底蕴的一大批绘画先锋涌入绘画市场,无论是追随者还是诋毁者,其中绝对不乏蹭着文人画热度,夸大自己绘画造诣,抬高自身艺术修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要是仅仅追求表面上的舞笔挥墨那是多么的容易。门槛又是如何的低。但事实是,没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学积累,没有“写胸中逸气”的时代诉求,仅靠模仿和无根据创新的笔墨韵味,那终将只能是皮毛,终究是一盘散沙。
明清时期的弊端显现引人深思,艺术修养固然重要,但是文学素养和画品人品具有同样直接的联系,是画作最直接的支撑。文学素养是绘画一脉相承的脊髓,是所有绘画中的重要部分。
二、中国文人画思想对当今美术教育的启示
2.1 文人画核心“气韵”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文人画在早期初现端倪之时,便与时代内涵脱离不了关系,时代所赋予文人画的责任便是文人抒情达意,以人品和气度来见画作。
郭若虚在《图画见志闻》中提出:“气韵非师”。
首先就是“气韵必在生知,非后天师学而能”,在当代教育中所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独特个体。人是独特的,那么画面也必定是独特的。“气韵”乃是天生的,就好比任何一位学画者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气质。在美术教育中,引导每个画者充分发展个性,教学中因材施教才是根本途径。
其次强调“人品”——人品高,气韵亦高。强调一个人的思想的高度与作品之气韵直接挂钩,思想越是超我状态,愈是能表现出更豁达的气韵。在当代美术教育中体现:思想高度由道德感及共情力交错堆积,作为社会中的“大我”,画品必然是有社会美的鉴赏价值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并且端正的三观,是画品延续与更迭的基础。所谓人品,必是与时代内涵息息相关,其中所反映的时代诉求便能映射出一个人的思想高度。时代孕育社会,社会造就时代。所以在当代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美术学者读鉴社会材料,关注社会动向,多看新闻,多组织外出写生活动。
最后则是说明了“画为心印”的重要性 ,自己的绘画作品需“得自天机,出于灵府”,所表达的必须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为旁人所趋,不受势力所扰,心里了然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当代美术教育中,教学的成分比起导学要大很多,尤其现今的美术应试制度,无论地区年级,都会有一套固定的标准,例如联考标准,校考标准等等。为达到目的,我们必须努力向标准看,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难免要做一些突破性的改变,但是表面操作容易导致初学者误入歧途,基础知识的理解是最关键的一步,理解下来的形体和技巧是永远不会被弄丢的。作为美术教育的一员,应该教导学生从本质入手,在基础知识搭建的框架上在增添内容。
2.2“书画同源”的理论效应
第一次习得“书画同源”的理论,便是顾恺之。所谓书画同源,理论上来讲是包含两层含义的:第一层是指的中国汉字,和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第二即是指的书法和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有共同的规律。
汉字是诸多文化的起源,是时代内涵最具代表性的载体,究其根源,穷其历史,探其结构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艺术任务。汉字的起源被认为与原始图画息息相关,如原始社会的图腾艺术,巫术占卜的图像,等等。对于“象形”的追求,是人类最纯粹的表达方式。在当代美术教育中,最基础的便是“形相似”,在各大培训机构不难听到老师不断教导学生着眼于结构,立足于观察。进入素描系统的第一步就是结构素描基本形体之类的。虽说现如今的美术素描教育被认为是西方学院派的继承与发展,但在中国艺术发展史,尤其文人画史上,也是可以追溯到结构之上的。在当代,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也应该是基于对客体的艺术形象认识充分以后进行拓展和塑造的。汉字发展史的许多个阶段都与绘画的特点相关,无论是图画阶段还是表型文字阶段。
书法和绘画艺术几乎是一对表兄,尤其在笔墨韵味等方面,从夏代水书到汉朝隶书,从西周金文到唐楷唐草,汉字的发展仿佛是中国通史的一面镜子。在画中看似复杂的远近,虚实,疏密,其实在书法中也得以体现,疏襯密,近衬远,实衬虚。我们不难发现,书法和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一般规律不尽相同。书法中的笔韵,笔法与当代速写素描都有许多共通之处 。学习绘画的过程中,线条的张力,也是当代美术学习者重要的一堂课。横竖撇捺,点提皴搓,都是所谓的笔墨之间的乐趣。当代练习绘画,最忌讳“勾铁线”和不贴形的调子,当笔法没有虚实,就没有形体转折,没有三维穿插。当明暗变化不准确时,物体就没有内在形。可见,书法和当代美术教育体系一脉相承。
当今美术教育与艺术休养脱不开关系,谈及汉字的解构和书法的笔韵与绘画的关系其实是以小见大。绘画从来不是孤立的艺术单元,和其他的艺术元素关联性极高。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中,培养一批批“画匠”早就不应该是其最终目的,当今画坛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全面型”的艺术人才,能掌握各个艺术要素之间或显或隐的规律,能举一反三地继承和发展艺术要素,更要有能推陈出新的艺术魄力。
2.3美术教育对“尚意”思想的欣赏和超越
“尚意”思想作为文人画内核之一,一直被“文人”们所推崇着,从元明清以来的中国水墨画发展历史上文人画虽一直占据统帅和主流地位,但事实上,文人画发展到近现代,几乎名存实亡。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几乎已经不再存在了。文人画最初遵循的尚意思想在文人画发展后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成为了阻碍,一味追求挥洒心中逸气,追求意味和形似,为彰显文人闲暇之余的舞文弄墨,以至笔墨上来推动文人画的发展。“把笔墨诠释成玄虚的意义,由此带来的是消解专业的诉求,以及文化强权的以势压人”陈履生这样评价晚期文人画发展。认为文人画发展阻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然而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等等都是有极大关联。教育普及率低,受教育人口少,等等。文人画的“尚意”虽被后人学习了数百年,但终究是不能停留于此的。同时又因为工业文明带来的冲击,承载着农业文明的文人画很容易在新时代暴露出自身的不足。
所以,面对强大的新学,不攻自破。文人画需要学识来填充,更需要文化这条纽带使其得以延续。
在当代美术教育中最实际的例子就是艺术生高考,“专业成绩过线以后,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等制度也说明当今社会要求我们为全面发展,绘画艺术也要求我们做一个学识丰富的人。学生应该被引导做一个不仅重视“笔墨”而且重视“内涵”的人,此处内涵是指“学养”,是指除开绘画理论之外的其他学识。在画面构思的过程中,要思考的东西绝对不仅仅只有绘画方面:当你要绘制鸟兽鱼虫时,你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判断动物的体态动势和形体;当要绘制花草果木时,你要从物理学角度思考花瓣的开叠;要绘制历史故事时,你要了解历史了解背景,出现在画面之内的所有内容。都应该符合其逻辑。
“文人画和文人艺术没有学养的高度,就失去艺术的灵魂和支撑的基本”。看似没有关联的其他知识实际上构成了你大脑之中“无形的网”,帮助你在组织画面时做出判断。
所以,当代美术教育者有义务,让每个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在闲暇之时,组织学生旁听文化课程,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知识储备更加富足。当这些想法落实到位时,其画面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当今社会,与文人画所处的时代已经截然不同,但作为艺术之瑰宝,鼓励人们追逐梦想,陶冶人们的情操,防止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等方面与以前并没有大差别。欣赏文人画的情怀,但是超越其局限。完成自原始世界向理想世界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