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5-25 18:48徐靖
家长·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阅读能力解决问题

徐靖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得新知的主要手段,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一种学习能力,同样也是最关键的一种学习能力,它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以及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和解决问题的保障,更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能力;解决问题;数学素养

低年段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差,这些都造成了学生不会数学地读题而导致题目做错。我将围绕“明确解题要求”“抓住解题细节”以及“紧扣解题核心”这三个方面谈谈低年段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解题要求

例如,苏教版教科书一下P2“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先圈一圈,再计算

一年级的学生看到这道题目时,有些可能会只看到12-9和16-9这两个算式,立马就去算出它们的答案,而忽视要在小棒图中先圈一圈这个要求。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看清题目一共有几个要求。所以在学生做数学习题时,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适当时间进行读题,更要引导他们学会数学地读题。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把题目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要进行读题指导,让学生的手跟着教师的手,指着题目,读一个字手指移动一个字,然后让学生“先圈一圈(重音),再计算(重音)”,这样学生会明白哪些是关键词,就会将关键词圈出来。第二遍读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根据第一遍读的时候找到的关键词想到这道题目有几个要求,然后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学生掌握了读题方法,以后在做数学习题时,就不会立即下手写答案而漏掉了题目中的其他要求。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做题目过程中引导学生圈画明确解题要求,逐步养成会读题的好习惯。

二、把握解题细节

(一)符号中理解“运算意义”

例如,苏教版教科书二上P28第3题。

4xl=    2x2=   3x2=   4x4=

4+1=   2+2=   3+2=   4+4=

这道题目一共设置了4组题目,不难发现每一组题目上下两道题都是数字相同,但是运算符号不同,上面是乘法,下面是加法。学生计算后,会发现这四组题目有的答案是相同的,有的答案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这道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顺序读题,再启发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目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紧接着让学生开始计算,计算好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在计算和交流中会发现每组题目一旦符号变了,运算意义发生变化,即使数字相同,结果可能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学生更加能体会到看清运算符号的重要性,才会重视要看清运算符号,这样才能计算正确,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二)单位中培养“空间观念”

例如,苏教版教科书二上《厘米和米》的课后习题。

在圆圈里填上<、>或=

2米○20厘米 80厘米○0100厘米 3米○30米

l米○100厘米 5厘米○4米

80米○8米

教材设置这样的一道题,不仅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厘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的方法以及对于厘米和米之间的长度大小的比较,更是要让学生明白看清单位名称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相应的空间观念。比如2米○20厘米这道题,有些学生只看到了2小于20,直接就填了小于号,根本没有注意到前后单位名称不一样,一个是米,一个是厘米。所以,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读题,把每道题的单位名称圈出来,比如这道题就应该把米和厘米圈出来,从而发现两者单位名称不一样,不能直接进行大小的比较。这个时候,就要将2米换算成200厘米,然后再进行大小的比较。再比如3米和30米这道题,有的学生有很好的换算意识,立马就将3米换算成300厘米,然后错以为300大于30。这也是由于没有认真读清前后单位名称造成的。像这道题前后单位名称一致,这是相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大小比较,不需要进行单位的换算,直接比较前面的数就行了。因此,读题时单位名称圈出来,可以有效提醒学生前后单位名称是否一致,需不需要单位换算,从而养成“看”清单位的习惯,也能进一步在比较中增强长度的空间观念。

(三)图片中渗透数量关系

例如,苏教版教科书二上P38第9题。

这道题一共设置了两幅图,用算式求出苹果的总量。看似两幅图一样,实际却设计了一个陷阱,因为两幅图的苹果数量是不一样的,那么数量关系也就不一样,列出的算式可能也就不一样。所以这道题虽然没有一个文字,但却要求学生能够认真“读”图,将图中的意思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读”图,然后认真数清楚每幅图中左右两盘苹果的具体数量,紧接着在每盘苹果的上面标上相应的苹果数量。比如在第一幅苹果图中,左盘苹果标上“5个”,右盘苹果也标上“5个”;同样在第二幅图中,左盘苹果标上“5个”,右盘苹果标上“4个”。紧接着提问学生;“观察两幅苹果图的数量,你有怎样的发现?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学生在对比和比较中会明白第一幅苹果图,由于两盘苹果数量一样,因此可以用部总关系列加法算式5+5=10个,也可以用份总关系列乘法算式2x5=10个来求出总数。而第二幅图苹果图,由于两盘苹果数量不一样,就导致只能利用部总关系列加法算式求出总数4+5=9个。因此认真读“图”,不仅可以读出题目中的“陷阱”,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对于部总关系和份总关系的理解。

三、抓住解题核心

(一)整理相关条件

例如,苏教版教科书一下P49第5题。

商店里有一批伞,3天卖出54把,还剩5把。这批伞原来有几把?

这道题一共有3个条件,分贝是“3天”“卖出54把”以及“还剩5把”。

学生读完这道题时,会发现这道题有3个条件,那就需要整理条件,排除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将每个条件的单位名称圈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发现“卖出54把”和“还剩5把”这两个条件的单位名称都是“把”题,问题中“这批伞原来有几把”单位名称也是“把”,而“3天”这个条件的单位名称却是“天”,这样就可以整理出与问题相关的两个条件,从而去除多余的条件“3天”,可以画一个符号将它去除。所以圈出条件和问题,能帮助学生整理相关条件,去除无关条件,正确分析出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二)抓住中间问题

例如,苏教版教科书二下P83第11题。

一辆从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共有620个座位,其中一等座61个,其余都是二等座。列车出发时有498位乘客乘坐二等座,二等座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这道题由于条件较多,对于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有点困难。那么就需要学生找到这道题的中间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变化的读题,从而找出中间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读题时把“剩下的都是二等座”这个条件用重音读出来,那中间问题“一共有多少个二等座”就自然而然出现了。这样就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二等座,再求出还有多少个空座位。所以,要让学生通过有变化的读题,找到题目中的中间问题,这样就可以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四、结语

总之,在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给予学生读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数学地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注:本文为江蘇省教育科学“十三五”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金阳文化课程化实施研究”(课题编号:D/2018/02/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学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4(12).

(责编 杨菲)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阅读能力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