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升 杨引弟
摘 要:近年来,乡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存在着极大问题,城区学校发展越来越快,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相比之下,农村学校的学生特别是小规模学校的留守 儿童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儿童不公平的待遇越来越多。
关键词: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关注
【中图分類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02-01
留守儿童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国家在这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是由于地方差异,许多地方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在个别地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的现在,一方面,部分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状况得到了改善,受到了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部分留守儿童 住地偏僻、生活穷困,加之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不平衡。如何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让他们从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笔者总结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认为班主任应首当其冲,充分关注班级留守儿童发展。
1.建立班级留守儿童信息台
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现状,特别是偏远山区小规模学校,由于 学生人数少,班主任工作量少,有极大的时间了解走访学生。在走访过程 中,班主任要留意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自己建档立卡。对于特别贫困的学生,上报学校及其政府,要从宏观上制定政策和制度,确保这部分学生生活上不受困境,学习上没有困难,性格上没 有缺陷。除了班主任以外,学校和科任老师要同心协力,将留守儿童体系化、系统化,积极采集信息,包括留守儿童所在乡镇、村(社区)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做到一生一档一卡,并及时更新完善。
2.精准掌握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留守儿童一般有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导和关爱等留守共性,作为班主任,要充当好老师和父(母)的双重角色,着眼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现状悉心梳理出不同类型,在准确把握其生活上缺少照顾、情感上缺少关爱、学业上缺少监督等共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为每一名留守儿童制订个性化关爱帮扶措施,加强与科任教师的联系沟通,动员班级其他学生参与帮扶,建立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为主的班级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同时注意工作方式方法,避免在班级将留守儿童标签化。
3.分类施策关爱帮扶留守儿童
在偏远山区,留守儿童的情况也不尽相同,部分儿童父母其中一方在家,这类儿童相对而言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比较乐观;部分儿童是祖父母在家,最起码生活有保障,身边有亲情;还有一部分儿童是寄居在亲戚家,由于缺少亲情,他们在性格上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所以学校或者班主任在平时或者走访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切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单独居住生活的,要及时联系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外时段有人监护,同时加强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培养教育。班主任要动员班级同学与留守儿童结成"1+1""手拉手"帮扶对子,建立"N+1"学习帮扶小组,实行捆绑评价,使留守儿童享既受到"父母"般的关爱,又享受到"兄妹"般的情谊,同时享受"家庭"般的温暖,互助同行,共享快乐,心灵不再孤单,亲情不再缺失,学习不断进步。
4.强化家校联动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问题,绝对不是学校、家庭或者社会任何一方的问题,三方要联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相对而言,学校发挥主要作用,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属于学校,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班主任要通过自身努力,以书信、电话、家访、家长会等不同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交流,定时定期用不同手段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特别是要关注前面提到的第二三类学生的情况,最起码让这部分学生情绪稳定,让不在身边的父母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动员、督促、指导外出务工家长经常关心留守儿童,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遇到重要问题时联系家长回家亲自解决。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主阵地,领导要从思想上和政策上对这部分学生有所倾斜,要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引导、支持外出务工的家长和监护人承担好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
留守儿童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村学校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发展方面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近年来,城区学校发展越来越快,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相比之下,农村学校的学生特别是小规模学校的留守儿童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儿童不公平的待遇越来越多。所以,学校特别是留守儿童学校所在的老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让留守儿童在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方面与城区学校的学生一样享有共同的权利,只有这样,留守儿童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曹占江.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3(21)
[2]马廷安.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甘肃教育督导,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