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元 刘芳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混合式学习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主要趋势。文章分析了传统教育面临的问题,梳理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以云班课平台为例,探索基于移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给学生能力提升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并为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出参考模型及建议。
关键词:云班课;职业能力;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6-0145-05
Absrt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 blended learning has become a major trend in future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raditional education, sorts o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blended teaching. Taking mosoteach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mobile cloud platform,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role of teaching reform in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reference models and suggestions for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mosoteach; vocational ability; blended teaching; practical exploration
引言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应用型人才需求,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引领的互联网及新媒体为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和技术支撑。高等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依托互联网的新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等教育。根据2019年地平线报告,混合式学习成为未来1—3年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未来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与其让手机占领课堂,不如让课堂占领手机,利用云班课等移动云平台构建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探索基于移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对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足。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校教学班级普遍存在学生人数多,班级规模大,教师课堂上点名或考勤要很多时间,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课堂低头族现象比较普遍,并且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结构性失业比较突出,毕业生与社会对专业人才存在不小的差距。应用型高校承载着为地方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教学不能符合和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学习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等的发展要求,那么,高等教育的价值就可能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形成教育的无效供给现象,高校课堂教学变革迫在眉睫。根据华东师范大学阎光才团队对多达5万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非常对口”的比例高职高专仅为29%,普通本科为50%,即使“211工程”高校也不过53%,可见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并不高。同时也发现高校在职业能力培养上远远达不到毕业生岗位能力的需求,差距最大是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差距最小,有些专业知识甚至還过剩。因此,现代高校教学的变革是必然,而且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可转换的、通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1]
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互联网时代,大学课堂传授知识的价值弱化,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已经很难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大学课堂需要承载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等个性化成长的责任,混合式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好的实现方式。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狭义上说是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在线学习与面授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广义上说是指围绕学习目标,通过不同的学习理论、学习策略方式与技术的综合运用,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并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一般混合式教学更多是狭义的含义。传统课堂基本是全部在线下开展教学,MOOC是教学全部在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是在线上开展学习、答疑、测试、作业、评价、互动反馈等部分或者全部在线上,实现教学的低阶目标,侧重传授知识,线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高阶目标,侧重能力培养,体现低阶目标线上习得,高阶目标课堂实施。如下图1所示。
(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可以实现传统教学很难实现的目标及效果,具体为三个方面:一是双通道教学,即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并驾齐驱,线下同步教学,线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实现以异步教学;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线上预习和反馈情况及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及个性化的发展;三是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随时互动交流反馈。[2]
(三)混合式教学的分类
混合式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MOOC+线下课堂,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的线上学习为主,适当线下辅助,采用辅导答疑等方式。第二类是SPOC+线下课堂,线上运用一些移动云平台或网络云盘存放自制或整理的教学资源,开展作业测试、互动答疑等。目前一线教师们常用的有雨课堂、云班课、课堂派、微助教、学习通等移动云平台,本文讨论并实践探索的是第二类基于移动云平台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三、基于移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笔者在所教的课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构建“三位一体”即目标、过程和评价反馈融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3]移动云平台选用的是云班课,它是一款基于移动社交化设计的轻互动在线教学平台,云班课定义了移动互联时代即时互动教学的全新模式,老师可以在任何移动设备或PC上,轻松管理自己的在线课程、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解决课堂内外的教学需求。由于其影响范围广泛,用户基础强大,刚刚获悉,云班课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缓解COVID-19学校停课的远程学习解决方案》的三家大陆企业平台之一。通过云班课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设计体验,实现师生多元实时互动,推动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及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让智能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成了“抬头的神器”。
(一)基于移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流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流程包括教师的平台选择、线上资源建设、线下教学法探索、教学互动反馈和评价设计等。学生课前学习新知,课中实现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巩固,线上个体学习,线下团队合作学习,其中突出让智能手机在学生学习中发挥作用,以及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效发生,显著改善学习效果。
1. 选择和利用混合式教学的平台
围绕在教学中能够将学生的智能手机充分利用起来开展混合式教学,可选的方案包括:(1)选用专为移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平台,如云班课,这种方式适用于有自主知识产权教学资源的课程,尤其采用渐进建设策略的课程;(2)以传统Web版教学平台为主,用云班课等以移动端功能见长的课堂内外交互工具进行补充,这种方式适用于选用了非自主知识产权课程资源的课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建设基础,研究对平台的评估、利用、改造、多平台协作以及与通用社交平台的协调等问题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根据学情、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平台或平台的组合,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2. 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
针对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学情状况,自主设计与开发适用的特色教学资源。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一般性原则,也要关注到利用手机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特殊要求。资源包括用于学生课前自主性学习的视频、图片、网络链接、案例、课件、习题、文档等,也包括开展课堂教学需要的测试、互动讨论、小组任务等。自建资源建设主要以适用性为原则,探讨利用有限成本自建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视频、在线测试、实践项目、数字化教材等资源的方法。这些资源,针对学生和教师必然是个性化的,尤其是要在课堂内外围绕教学设计开展交互性强的活动,方便学生实现泛在化学习、移动学习、多维学习。
3. 大班教学条件下混合式教学法探索
大班教学且无助教,是应用型高校现阶段不可避免的教学组织形式。当一个老师对百余学生时,大班教学是劣势,而将视野放在将众多同学组织起来开展同时学习的背景下,人多却可以成为优势。最好的教育是贴近生活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的智能手机,可以用于课堂内外交流交互。在大班情况下,让手机充分参与课堂,利用云班课等平台中提供的丰富的教学活动,方便开展即时讨论、测试、小组任务等,这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可行方案。混合式教学的线上线下融合、先学后教,自然也适合了这样的变革。包括教学流程的再设计、学生学习团队的建设、手机及App功能的应用等问题。在教学流程的再设计方面,以大班教学为前提,界定课前、课堂、课后学生学习的目标,据此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探究式学习,实现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等职业能力的提高。
4. 通过教学互动反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进学习方法
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學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通过利用云班课的功能设计激励机制、评价体系、互动反馈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接近于“信息时代原住民”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借助混合式教学改革,利用移动云平台的功能技术,加强学生学习指导,突出任务导向,关注个性需求,帮助大学生建立适应信息社会的高效学习方法。学生在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对学习全过程的完整记录,为更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提供条件。利用这些数据,一方面可以督促一些后进学生的学习投入,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评价报告,将能起到帮助大学生诊断学习的功能,形成过程性评价,这也为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起到作用。
如图2所示,基于移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教师通过平台选择、资源建设、教学法探索、评价反馈设计,学生运用自带移动智能设备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完成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时间上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空间上实现线上线下双通道教学。
(二)基于移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任务内容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意义就在于知识传授部分的借助互联网技术如云班课在线上完成,线下课堂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重心转为探索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去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应用云班课等移动云平台,课前将教学PPT课件、微课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上传至平台,布置任务要求,课中利用平台签到、提问、设计活动交流等训练学生能力,课后可利用平台发布电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实现了课前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自学教学资源、课中学生展示、检验自学效果,教师设计训练能力,课后巩固练习。如表1所示。
知识更多的借助线上资源学习获得,线下侧重能力培养,教师讲授提升学生能力帮助不大,而是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巩固知识、能力训练。混合式教学线下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讲授法外笔者还在所教的《投资学》等课程中探索了诸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法、学习竞赛法、辩论法、服务学习法、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化学习、关键词、卡片学习法、魔盒法、站位法、活动学习法等,改变传统课堂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通识能力。
四、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学生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检验
在互联网+的时代,知识可以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或自建的资源学习,课程重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在所教《投资学》等经管类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工作中需要的通识及职业能力,参照哈弗案例法的能力培养目标,如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学习和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定量和定性分析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笔者在2018-2019下学期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班级通过云班课平台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进行调查测评,共调查两个班级96名学生,对各项能力评分,分值分别为5、4、3、2、1分,满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具体调查数据如表2。
从调查数据看,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力评分高分段的5分和4分的期末人数明显比期初要多,反之评分在3分以下的低分段的期末人数明显比期初要少很多。为比较学期初和学期末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变化,采用了SPSS的非参数检验中的2个独立样本检验,比较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各项能力评分及人数等数据,并对样本数进行了加权处理,即样本数越大的权数越高,使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并从输出的Mann-whitney 结果来看,除时间管理能力(p值0.065>0.05)和沟通表达能力(p值0.12>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大部分职业能力指标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检验结果p值<0.05),汇总数据更是p值更是小于0.001,统计数据显示,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对提升学生各项能力非常显著。
五、结束语
英国著名教育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海特在《教育的本质》一书中提到,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判断力、对复杂环境的掌控力、洞察力,是统一的教学规则所传授不了的,统一考试就是这类规则的体现。应试教育要求学生不能偏科,但人类天生就各有所长,教育中,如果你忽视了学生的专长,便会毁掉了他的人生。[4]能力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实践中的实践尝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起来,课前资源准备、课中活动设计、课后互动反馈互动设计,重置知识传递的顺序,使“把课堂还给学生”得以真正实现。通过倒置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的顺序使多种学习活动交替发挥作用,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目的,同时也期望成为其他课程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实施范例参考。当然,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学改革也面临着风险,甚至导致学生抵触,所谓众口难调,因此,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改革应该要内容和形式并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始终围绕课程内容展开,不能脱离课程内容这个载体。教学改革,可能会使课堂效率降低,但激发的学习动机和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可以弥补。教学改革不光需要教学技巧和方法,更需要一套完整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教改的最大成就来自教学本身,最重要是内部报酬,当下课的时候,学生一一跟老师道别,这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作为一名教师,这是最高奖赏。教师最在乎的是能帮助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并得到学生认可,这种内在报酬是老师最期望的。教学改革创新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光才.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与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18-23.
[2]党长青,等.“互联网 +”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9(19):46-48.
[3]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4]阿爾弗雷德·诺思·怀海特.教育的本质[M].刘玥,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2018年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智能移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编号:JG201826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树元(1973-),男,汉族,云南大理人,教育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刘芳(1983-),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