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许云 王辉 王荣方 刘福胜
摘 要:对我国近年来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突破师徒传承单一培养,建立团队协同培养机制;突破单一学科界限,实现工科研究生跨学科、跨院所的协同培养机制;突破高校封闭式培养,实现行业协同培养,构建产、学、研交融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协同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6-0033-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of overseas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for tal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four aspects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raining modes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ose include: breaking through the single training of teacher-pupil inheritance and establishing a team coope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 of a single discipline and realizing the coope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s across disciplines and schools; Breaking through the closed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alizing the cooperative training in the industry, and building a coope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at involves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and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latform and cultivating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postgraduate train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研究生群体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储备,其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未来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2018年教育部启动的新工科建设,对工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和研究生协同创新导师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新模式,对强化我国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3]。
一、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招生规模扩张,招生类别多样化,生源质量下降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招生类别呈现多样化趋势。从2010到2017年,招生人数从47.44万增長到72.00万人。从研究生招生专业比例上,工科研究生所占比例最大,约占40%左右。为适应社会经济多样化发展需求,教育部大力实施研究生综合改革,实现招生结构的多元化。从2010年起,教育部削减学术型硕士3.8万名,同时增加专业型硕士3.8万名。目前,专业型硕士的比例基本占到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0%左右,此后几年,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还将逐渐减少,专业型硕士所占比例会继续逐年增加[4]。另外,2017年起,我国正式启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正式纳入全国统考。研究生规模的扩张和招生类别的多样化,不可避免的带来生源质量降低的问题。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上述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类别的多样化,既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接轨发达国家学位教育的要求。研究生培养类别的多样化,要求我们不但要注重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型学位教育,同时要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型学位教育,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需要以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显示[5],近一半的研究生管理人员(47%)和超过半数的导师(53%)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存在明显不足[6];同时,比例高达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该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招生类别的多样化,要求导师指导方式相应多样化,根据课题要求和学生特点,配备合理的导师队伍,探索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培养模式。
二、我国新工科建设的要求
“新工科”是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然要求。2018年,我国新工科建设奏响“复旦共识”“天大计划”“北京指南”三部曲[7],明确提出了新工科建设指导意见和目标要求:要求树立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加快建设构建新型工科、传统工科结合的新结构,探索工程教育人才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3]。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工科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新模式[8-9]。
三、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借鉴
发达国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美国在研究生培养中将研究生发展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作为教育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和学生质疑批判精神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均通过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构建研究生校企联合、国际化协同培养平台等措施,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取得巨大优势。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采用一种基于“洪堡理想”的科研化教学模式,以基于学生自行设计的研究课题的创新性作为入学的基本条件,培养过程是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6]。此外,德国严格导师遴选制度,保证导师本身的创新能力。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则是协调创新的成功范例,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注重和强调跨学科研究。日本采取“科技创新立国”的研究生教育战略,强调对研究生的多元化知识储备,鼓励研究生宽基础、跨学科学习,以“官、产、学、研”联合机制推动研究生创新[6]。上述发达国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
(一)突破师徒传承单一培养,建立团队协同培养机制
研究生培养“一对一”的师徒传承关系,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不可避免的受到导师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课题领域和研究方法等影响和限制。组建由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和行业外围导师相互协作的立体化导师团队[10],充分发挥导师团队中不同导师的专业技术优势,为研究生提供不同学术领域、不同创新能力的指导。校内导师以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平台,引导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外围导师选取具有丰富实践项目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担任,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结合导师具体的研究领域,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11];企业导师依托企业在研项目以及校企联合基地,引导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青岛科技大学正式将聘请企业合作导师完善到研究生培养制度中,规定工程硕士的培养必须有企业导师参与。通过校内、企业、行业外围导师构成的立体化联合导师团队,构建联合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机制,针对研究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2]。
(二)突破单一学科界限,实现学科交融、跨界培养的协同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深入开展,新兴工科、学科交融日益突出。例如青岛科技大学新成立的智能制造、微电子、大数据等新兴学科专业,这些新兴学科与传统化工学科、材料学科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而衍生的化工领域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微电子化工材料、化工行业大数据等多学科高度渗透与融合的交叉学科。这些高度融合学科的创新与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界限,实现工科研究生学科交融、跨界培养的协同培养机制,必定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构建跨学科、跨学院的科技创新平台,实现较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和零距离的专业融合,可有效克服研究生培养囿于狭窄学科领域内的不足[13],营造多样化的学术生态。另外,学科交融、跨界培养的协同培养机制,可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杂交”优势,有效培养研究生跨学科交流、多专业协作的协同创新能力,为强化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奠定基础[13]。
(三)突破院校封闭式培养,实现产、学、研、用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中,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高校、行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促进研究生培养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10]。产、学、研、用密切合作,对于推动高校服务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样,产、学、研、用合作对于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3]。突破传统的院校封闭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产、学、研、用融合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引导研究生针对企业、行业和社会的科技需求,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设备、信息等科技资源,在校内外导师的带领下,开展更广阔、面向产业技术前沿的科研活动[13]。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成立的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产、学、研、用合作科研平台,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环境。培养研究生与学校之外的專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交流、共享资源,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协同创新能力[13]。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相继成立了“绿色轮胎与橡胶协同创新中心”“生态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和“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采用政、产、学、研结合模式,将学科与产业“联姻”,集聚优势资源、进行重大技术的研发、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些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构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和协同育人平台,培养研究生竞争共赢的协同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办学的国际化反映一所高校办学的开放程度和水平,办学的国际化也可以使一个学科、一个学校更快地跟国际接轨,达到学科发展前沿,大幅度提高高校师资和学生培养的质量。封闭的、自产自销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打破自产自销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通过开展国际科研项目合作、互派研究生到国外高校学习与研究、聘请海外学者来校讲学、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构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国际协同育人平台,促使研究生有机会直接与国外同行学者交流,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维,激发学术热情,培养研究生竞争共赢的协同创新能力[13]。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开辟出具有青科大特色的办学之路。继中德科技学院之后,先后启动了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校区黄岛校区的建设以及德国校区的建设。中德校区是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建设的中德国际合作区,采用全新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并契合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宏大战略,必将构建起更加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和研究生协同育人平台,培养研究生竞争共赢的协同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新工科建设对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完善跨专业、多学科、跨国界的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构建高校、院所、企业、国内外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导师队伍和培养机制,有利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值得深入研究和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EB/OL].2018-01-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802/t20180209_327164.html.
[2]孙峻.“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02):5-9.
[3]范玫,池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管见[J].高等理科教育,2004(06):43-45+28.
[4]罗志敏.研究生“研究者”身份的多维度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13(08):69-74.
[5]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09):32-35.
[6]牟雪雁,杨亚楠,赵静.基于创新性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9(03):33-35.
[7]林健,郑丽娜.从大国迈向强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程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02):1-17.
[8]杨毅刚,宋庆,唐浩,等.新工科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应具有经济决策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32-36+65.
[9]雷环,田慧君,王孙禺.“双一流”建设与工程教育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27-30.
[10]蹇洁,席海峰.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164-165.
[11]安利民.分层次、开放性、团队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以黑龙江大学物理基础实验中心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7):3-4.
[12]赵姝明,李正熙.个性化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订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25-27.
[13]李银国,朱方彬,李方伟,等.研究生开放性研究环境营造与协同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2):19-23.
基金項目: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队伍和立体化平台建设”(编号:SDYY18089)
作者简介:王许云(1971-),女,汉族,山东高密人,工学博士,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新能源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