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创客空间服务推动着图书馆的人力资源重组与变革,激励馆员积极面对变革、参与变革。文章通过馆员访谈,运用扎根方法从馆员需求的视角构建出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激励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与完善。文章得出以下结论:馆员正向激励包括工作条件与环境、服务能力建设、参与动机强化、馆员获得感知4个维度;该激励机制对于增强馆员参与转型服务意愿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图书馆员 创客空间 转型服务 激励机制 激励策略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0.03.010
Abstract Maker space service promotes the reorganization and reform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library, and encourages librarians to actively fac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reform.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terview of librarians, using the grounded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libraria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ervice of maker spac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rarians needs, and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verif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ve motivation of librarians includes four dimension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service ability building,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strengthening and librarians perception. This incentive mechanism has better pertinence and practicability for enhancing the willingness of librarians to participate in transformation service.
Keywords Librarian. Maker space. Transitional services. Incentive mechanism. Incentive strategy.
在圖书馆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创客空间作为创客文化的载体正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支点,同时也推动着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组与变革。作为创客空间的服务主体,馆员的核心职责是为创客聚集、分享、合作,将各种创意和技术转化为现实提供服务[1],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与文献信息服务存在明显差异,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面临着自身服务能力重构和服务角色重新定位的境况。因而探究馆员服务转型过程中的需求,进而激励馆员积极面对变革、参与变革,对于图书馆推动创客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回顾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作为全文文献统计数据获取来源,以主题检索词“创客空间服务”并含“图书馆员”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 2019 年9月12日,不限发表时间,检索结果为52条。对检索结果进行梳理,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图书馆员在创客空间中的角色定位。如刘丽娟[2]、曹国凤[3]等分别根据创客空间工作内容将馆员分为知识型的信息导航者、协调型的创客管理者和嵌入式的学科服务者,朱爽等从创客需求视角将馆员分为信息导航者和科学服务人员[2-6]。第二类是创客空间服务对图书馆员能力与素养的要求。如吴瑾,刘小芳等认为馆员从事创客空间服务要具有创客服务理念、技术、管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等能力和素养[4-12]。第三类是提升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服务能力的路径与策略。如刘丽娟、曹国凤、朱爽、吴瑾等认为馆员应通过参加培训、自主学习、合作等途径提高职业素养[2-4,10]。
从研究内容看,已有成果中对于如何激励馆员积极参与服务转型关注较少。从研究视角看,主要是从创客空间服务对馆员工作能力要求出发,探讨馆员应如何做好服务转型等,而缺乏从馆员需求的视角来研究该问题。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服务及创客空间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更多的馆员面临着服务转型问题,而图书馆为馆员服务转型提供的条件与其真正的需求往往存在差距,因此从馆员需求的视角开展服务转型研究,找出激励馆员积极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的关键因素,对于图书馆推动创客空间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馆员需求的视角,探究影响馆员参与转型服务的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满足馆员需求、强化馆员参与动机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重组,推动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发展。
2 研究设计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认为:任何理论都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一定的理论总是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主张从资料中通过归纳的方式,不断反复地提升概念层级并最终建立理论[13]。目前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解决了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合法性的动态获取机制[14]、心理契约多元关系路径及其影响效应[15]、高校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构建意愿[16]等多个学科领域问题。以上研究成果充分表明以原始资料为基础构建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是可行的。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经由多次的因素分析程序,求出量表最佳因素结构的研究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指标间的内在逻辑性和联结性,实现观测变量的归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且采用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具有重复率低、指标解释率高等明显优势[17]。
根据馆员需求的基本思想,本文拟通过馆员访谈,收集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需求的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构建出符合资料情境的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激励因素对馆员激励有效性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激励机制的结构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和完善,最终建立起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的激励机制,并根据激励机理进一步提出完整的激励策略。
3 激励机制的构建
3.1 样本收集
本次样本的收集对象为图书馆员,时间从2018年2月到2019年1月,在20所已开展创客空间服务的图书馆抽取150位馆员,其中65位馆员曾经或正在参与创客空间服务(占比43.3%),85位馆员未曾参加创客空间服务,但对创客空间服务比较了解(占比56.7%)。根据质化研究对受访对象具有先验理论认知的要求且遵从馆员意愿,最终选择60位馆员作为访谈对象(有创客服务经历的25位,没有创客服务经历的35位)。为了引导和控制访谈过程,事先拟定了访谈内容提纲,包括两个核心主题及一个开放性问题。两个核心主题是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需求与转型服务动机,开放性问题是“您对图书馆做好馆员转型服务工作的建议”。为确保访谈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访谈内容整理成书面反馈资料,由馆员签字确认后,再回收。
3.2 基于Nvivo12.0的數据处理与分析
借助Nvivo12.0的群组和编码功能[18],将60份访谈资料以文件的形式导入,为每一份文件根据访谈对象建立相应的案例,对文件和案例的属性值进行赋值。对访谈资料的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其中的50份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和范畴提炼,初步建立起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第二个阶段再对余下的10篇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提炼,对第一阶段所形成的概念、范畴及逻辑关系进行信息饱和度检验。
开放式编码主要是通过对原始语句分解、缩编,获取能够反映原始语句内涵的初始概念,再对同类初始概念进行归纳,形成能够反映关键问题的独立范畴。通过对50份访谈样本逐句切割、分解,共获取409条初始概念(用a…表示)。由于访谈资料的初始概念化是范畴化的基础,其效度关乎整个理论构建的准确性,本次初始概念化采用“研究者三角校正法”对其进行效度检验。由研究团队的另外2位研究者分别对50份访谈资料进行初始概念化,并将初始概念化的结果从Nvivo12.0中导出,与本文的初始概念化进行比较,对存在歧义的部分进行讨论以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终的初始概念。然后对初始概念进行分类、归纳、合并等操作,共挖掘出22个独立范畴(用A…表示),从而构建起激励机制的开放式编码体系。由于数据量较大,表1仅以部分访谈样本作为开放式编码示例。
主轴编码是对开放式编码获取的独立范畴进行合并、归纳,获取主范畴的过程。结合本次访谈的两个核心主题,笔者将开放式编码获取的22个独立范畴集结为2个主范畴,分别为:转型服务需求、转型服务动机。选择式编码是对主范畴进行概念层次上的提高,从主范畴中提炼出整个编码过程的核心范畴。本次研究的核心目的是建立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访谈的两个核心主题“转型服务需求”和“转型服务动机”也是围绕建立激励机制进行,可将核心范畴归纳为“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独立范畴、主范畴及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结构见表2。为了保证编码的完整性,需要进行编码信息的饱和度检验,其标准是在数据处理的第二阶段能不能提炼出新的独立范畴和主范畴。经对另外10篇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并没有发现新的独立范畴和主范畴,因此本次研究所提取的主范畴和独立范畴信息达到饱和。
通过三级编码,初步建立起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表2表明激励机制包括两个激励维度,其中转型服务需求包括12个激励因素,即图书馆可通过12条路径满足馆员需求,达到激励馆员的目的;转型服务动机包括10个激励因素,即图书馆可通过10条路径强化馆员动机达到激励目的。
4 激励机制的验证
上文构建的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是否有效有待进一步验证,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22个激励因素对于馆员的激励有效性如何;二是将22个激励因素集结为两个主范畴是否能充分反映出独立范畴间的内在逻辑性和联结性,其结构是否合理。为此,我们以22个激励因素为观测变量,编制“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因素激励效果”量表。量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馆员基本属性,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创客空间的了解程度;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22个激励因素的有效性进行测量,为每个激励因素均设置“非常有效”“比较有效”“一般”“不太有效”“无效”5个选项,对应得分为5、4、3、2、1;以30所图书馆的馆员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2份,有效回收率为90.33%。
4.1 样本结构
通过对馆员基本属性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样本分布情况,具体数据统计见表3。从馆员基本属性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被调查馆员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对创客空间的了解程度比例未出现较大偏差。在对创客空间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和一般了解的被访者占84.50%,说明绝大多数被访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情况,其对于激励因素的评价是从自身的参与体验或认知出发的,样本的覆盖面符合调查预期要求。
4.2 观测变量的因子分析
本文对21个观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分析前需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本文采用常用的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本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8,大于0.8,本量表的可靠性比较理想[19]。
效度主要用于测量测定值与目标真实值的接近程度,进而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反映所要测量的特质[20]。本文运用SPSS19.0对量表进行KMO和Batrtlett球形度检验得到表5所示结果。样本数据的KMO值为0.927,大于0.8,说明变量间的相关性强[21]。Bat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水平值为0,小于0.01,近似卡方值为12685.428,说明原始指标间可能存在共同因子[21]。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以特征值大于1,不设定公共因子提取数量为条件,采取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来确定公共因子Fi,且剔除最高载荷系数小于0.45的指标,同时遵守因子分析过程中载荷在公共因子上的变量至少要3个才合理的原则[21],在SPSS19.0中提取公因子,其中前4项的初始特征值分别为18.510、5.994、1.654、1.023,经过多次旋转,共提取4个公共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7.931%,见表6。
21个观测变量经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后,共剔除1个变量:A19创客空间管理规范。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确定公因子,因子载荷反映了各个激励因素的变异可以主要由哪些因子解释,同时将激励因素分为4类,见表7。
上述激励机制的验证结果显示:创客空间功能定位、创客空间管理规范作为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因素其有效性未通过验证;在激励机制的结构上,激励因素可集结为4类。因此运用扎根方法构建的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5 激励机制的完善
5.1 激励因素的完善
创客空间功能定位、创客空间管理规范2个独立范畴作为激励因素其有效性未通过验证,表明以其激励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的有效性不明显,可能是访谈过程中极少数馆员的感受或认知,并未得到大多数馆员的认可,故将其从激励因素中剔除。
5.2 激励机制结构的完善
在主轴编码过程中将独立范疇集结为两类未能通过因子分析验证,表明笔者以访谈主题为依据进行主范畴的归纳并不能充分揭示独立范畴间的内在逻辑性和联结性,导致激励机制的结构并不完全合理。从各个公共因子上承载的观测变量看,F1和F2都体现了馆员转型服务需求,但不同需求因素间的逻辑性和联结性存在差异,还需细化。F4因子上承载的三个观测变量与访谈的两个核心主题不一致,可能是馆员回答开放性问题中所提的建议。为此,笔者根据观测变量正交旋转结果将独立范畴重新集结为4类,根据每个公共因子上承载变量间的内在逻辑性和联结性为公共因子命名,以公共因子作为主范畴。
F1因子:由7个激励因素组成,这7个激励因素的共性在于它们体现了馆员参与转型服务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所以,把F1因子包括的7个激励因素归纳为“工作条件和环境”。F2因子:由4个激励因素组成,A6关系馆员团队对创客的服务能力;A8是馆领导对馆员工作能力的认可度和培养;A9表示图书馆为馆员提供的学习和培训机会;A10体现了馆员的工作能力与创客空间工作的匹配性。根据4个激励因素的内容,可以把F2归纳为“服务能力建设”。F3因子:由6个激励因素组成,A14职业生涯规划表示馆员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的关联性的大小,A12、A13、A16、A17、A7其主要体现了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的心理感知,而这些感知的强化与否影响了馆员参与创客空间服务的参与动机,作为激励因素,可以把F3归纳为“参与动机强化”。F4因子:由3个激励因素组成,这3个因素的共性体现在馆员通过参与创客空间工作所感受到的个人获得,可把F4命名为“馆员获得感知”。
通过以上分析,20个激励因素可以归纳为4个主范畴,分别是:工作条件和环境、服务能力建设、参与动机强化、馆员获得感知。
5.3 激励机制结构及激励因素的最终确定
我们将通过验证的20个观测变量确定为独立范畴,将4个公共因子确定为主范畴,将本次研究的主题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确定为核心范畴。以主范畴表示激励机制运行的4个维度,以独立范畴表示有效激励因素,从而最终确定了激励机制的结构与激励要素,见表8。
6 激励机制运行机理阐释及其相应的激励策略
6.1 激励机制运行模型的构建
由表8可知,在图书馆员参与创客空间转型服务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激励措施产生的激励效果表现在4个主范畴内,具有高度概括性,是激励机制运行的四个维度,表示激励措施到激励效果产生的激励中介;20个独立范畴是由原始语句概念化归纳形成,具体性强,是馆员的具体需求,也是激励机制运行的起点,以其表示具体的激励措施。同一层的诸指标从属于上一层的指标或对上层指标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指标或受到下层指标的作用。通过具体激励措施的实施,馆员参与转型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到激励中介作用的发挥,再到激励效果的产生,构建出激励机制运行模型,如图1所示。
6.2 激励机制运行机理及其相应的激励策略
根据图1,可从工作条件和环境、服务能力建设、参与动机强化、馆员获得感知4个维度阐释激励机制运行的机理。
6.2.1 工作环境与条件
政策和制度扶持、上级领导对创客空间工作的重视程度、创客文化氛围及创客空间的影响力构成创客空间工作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创客空间发展规划、创客空间运维保障和创客空间内部工作环境构成创客空间工作的内在环境和条件。图书馆可通过实施7项措施实现创客空间工作环境与条件的优化,以满足馆员对创客空间工作环境与条件的需求,从而激励馆员参与转型服务。(1)通过政策层面为创客空间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撑,通过相关制度明确创客空间发展理念、功能定位、工作目标等,从而明确创客空间内外工作环境与条件,让馆员意识到创客空间服务是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参与转型服务后的角色定位、工作内容等。一个确定的未来工作环境与条件能增加馆员对参与转型服务后的安全需求,从而提高馆员参与转型服务意愿。(2)通过加强创客空间相关知识的宣传,通过举办创客活动、比赛等多维途径营造创客文化氛围,有利于馆员认识到参与转型服务的意义,满足馆员对于工作价值认知的需求,达到激励作用。(3)馆领导对创客空间工作推动力度大给馆员的心理暗示是创客空间工作及其工作岗位很重要,参与创客空间工作能满足馆员尊重的心理需求,对馆员产生正向激励。(4)创客空间人力、资金投入和设备配置等运维条件有保障,工作条件的优化有利于馆员干出工作成绩,馆员参与转型服务积极性就会提高。(5)创客空间在创客中的影响力越大,能激发出馆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参与转型工作兴趣。参与声誉高、口碑好的创客空间工作能给馆员带来荣誉和自豪感,对馆员会产生正向激励作用。(6)图书馆制定的创客空间发展规划如果既切合实际又有一定的吸引力,能满足馆员对于未来发展的期望就能吸引馆员参与创客空间服务工作。(7)创客空间的人际环境和谐,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舒适,能满足馆员参与转型服务的情感与归属需要,馆员参与创客空间服务意愿增强。
6.2.2 服务能力建设
随着创客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及复杂化,创客空间服务能力建设必须包括两个方面,既要重视馆员个体服务能力建设,又要加强服务团队的建设。当馆员服务能力能满足创客服务需求时,馆员做好服务工作的信心就会增强。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对自己服务能力信心不足是部分馆员参加创客空间工作意愿不强的重要原因。图书馆可通过以下4项措施加强馆员服务能力建设:(1)图书馆构建一支集咨询、培训、沟通等能力强的综合性服务团队,每个队员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优秀的服务团队才能吸引馆员参与其中。(2)图书馆领导要充分掌握馆员的专业、服务等能力,挑选合适的人选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利于提高馆员转型到新的工作岗位的意愿。(3)创客空间工作与传统图书馆工作差异性较大,必须掌握一些新的服务技术和服务能力,为馆员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机会,既能让馆员感知到自身的成长,也能增强馆员干好转型后工作的信心。(4)馆领导对从事创客空间服务工作的馆员要适度授权,在授权不托责的前提下,适当的授权能提高馆员解决问题的灵活度和工作效率,更有利于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6.2.3 参与动机强化
正向动机强化要求在馆员积极行为发生后,立即用物质或精神的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在这种刺激作用下,个体感到有利,从而增加以后的行为反应频率。图书馆可通过6项措施强化馆员参与动机:(1)图书馆通过员工援助计划,协助馆员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让馆员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创客空间工作目标协调一致,馆员参与转型服务动机得到强化,正向激励效果就会产生。(2)优秀转型服务馆员的评选及转型服务典范的树立等精神层面的荣誉感,能延续馆员积极行为,同时为其他馆员树立榜样,激发参与动机,有利于吸引更多馆员加入转型服务。(3)馆领导及同事的认可、创客空间的逐步发展以及创客取得的优异成绩都会给馆员带来成就感,成就感能强化馆员参与动机,产生正向激励。(4)当馆员的有效服务得到创客的赞扬和认可,服务对象的认可能满足馆员的尊重需求及价值需求,馆员服务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参与转型服务意愿提高。(5)参与创客空间的创客越多,越有利于馆员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能给馆员带来价值感、成就感及被认可感,参与动机得到强化,参与创客空间服务积极性就会越高。(6)丰富创客空间工作内容,适度增加工作挑战性,参与创客空间工作既能给馆员带来新颖的刺激也能通过完成挑战性的工作增加馆员的贡献感和自豪感,能强化参与动机,产生正向激励。
6.2.4 馆员获得感知
获得感是馆员的某种需要在转型服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带给馆员个体心里上的愉悦体验,这种体验通常能进一步强化馆员参与转型服务的动机和意愿。图书馆可通过实施3项措施,实现对馆员的正向激励:(1)对馆员转型服务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的,这使馆员看到了自己的成就、得到了尊重或取得了信任。(2)创客空间工作与傳统图书馆工作的差异性,馆员在重构服务能力过程中的成长如果能得到及时反馈,馆员个体的成长感知能有效激励馆员。(3)图书馆对馆员提供职位和职称升迁机会时,要让参与转型服务的馆员看到,自己提供的劳动越多得到的利益也越多,让馆员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工作,得到了自己应有的报酬,就会激发馆员更加尽责尽力地做好转型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李培红,鄢小燕.美国图书馆Maker space实践案例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3(15):98-101.
刘丽娟,郝群.创客空间服务中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提升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9(2):108-114.
曹国凤.创客时代图书馆员角色定位与发展策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2):51-54.
朱爽,刘宁.创客时代图书馆员角色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6):180.
刘阔,翟小乐.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相关思[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1):73-74.
张亚君,唐鹏.美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4):88-91.
曾东薇.创客空间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4):135-136.
刘小芳.图书馆创客空间的馆员能力及培育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11):110-112.
翟秀凤.图书馆创客空间中的知识服务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12):169-172.
吴瑾.创客空间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的作用与能力提升[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1-4.
栾冠楠,郭倩影.面向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的学科馆员队伍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8):80-83.
陶蕾.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4):72-76.
张艳芳.扎根理论:图书馆学本土化研究的新视角[J].图书馆杂志,2011(3):4-7.
崔宝玉,孙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合法性的动态获取机制[J].财贸研究,2019(4):30-39.
朱嘉蔚,朱晓妹.心理契约多元关系路径及其影响效应[J].江西社会科学,2019(3):215-223.
罗巧燕,朱军.高校图书馆馆员参与创客空间构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22):45-49.
宇传华.SPSS与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刘世闵,李志伟.数位化质性硏究NVivo10之图解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4.
谢龙汉,尚涛编著.SPSS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杨维忠,张甜.SPSS 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 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邓君,盛盼盼,王阮,等.用户感知视角下档案网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1):24-32.
储结兵 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安徽合肥,230022。
(收稿日期:2019-08-20 编校:左静远,谢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