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超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时发出“桄桄”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故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秦腔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
秦腔是一部人性百科,它教你区分真假美丑,辨明是非曲直;秦腔是一个智慧老人,用故事启发你的心智,让你去体验激情人生和世态炎凉;秦腔是一种境界,让你体验“三娘教子”的苦心,“滴血认亲”的无奈,“下河东”的苍凉,“竇娥冤”的悲愤,“生死牌”的抉择,“苏武牧羊”的凄凉;秦腔又是一种综合艺术,使你感受到脸谱的价值、服装的精良、念白的韵味、做打的高深、旋律的激情、表演的畅快,令你赏心悦目,五体投地。
秦腔独特的喊唱法体现着西北人的豪放与直率,它不仅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视觉上的满足,还告诉人们流传故事、历史经典和英雄事迹。戏剧中的唱念做打,在秦腔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秦腔舞台是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你可以忘掉一切,在那里你可以洗涤心灵。
秦腔产生于古代陕西,甘肃古称西秦,在历史不断演进和人类互通交往中,流传到青海东部这块肥沃的土地。从八百里秦川进入河湟谷地,就与这里的人们不弃不离,形影相随,不露声色地融合在河湟文化的氛围里。“山川不同,则风俗不同,风俗不同,则文化戏剧存异;普天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沪、豫、川、晋、越、黄梅、四川高腔,几十个品种。唯有“吼”的秦腔能适合这种土壤,被河湟人们认可,便与同属西北的八百里秦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秦腔一进入河湟谷地,就成了这块土地的主流文化。过年的时候要唱,一到春节乡乡扎戏台,村村学秦腔。“锣鼓不响,庄稼不长。”“有吃有喝不算年,舞龙唱戏才过年。”伴随着阵阵鞭炮声、锣鼓家什声,把一个春节唱得热闹非凡,把一个日子敲得和和美美,一直唱出正月十五,唱到农历二月二。这还不算,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四月四古月庙,五月过端阳,六月十五有庙会,七月过半,八月中秋,九月初九,十月一过冬,腊八小年,每个月都有一个大节或小节,然而节节不少唱秦腔。一年四季,南北二山,秦腔嘹亮;湟水河两岸,唱声不绝。
河湟人钟爱秦腔,秦腔也成就了河湟人。从秦腔的故事情节里他们懂得了历史烟云、人间烟火,在秦腔的唱、念、做、打中他们学会了生活艺术、文化艺术,从而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恰当地运用秦腔的艺术调节心理,从而使自己悲而不沉、乐而不淫,把握人生、成就生命。一句话,有了秦腔就有了生命的乐趣。高兴了,随便唱两句“欢音”,高兴得像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痛苦了,唱几句“苦音”,揪心裂肺的唱腔却表现出那么有情有味的美来,这种美给了别人享受,也熨平了自己的心灵。
据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西村已故老人孙如玺讲:“清朝年间,平安一带曾有一个秦剧团,由平安镇东村、西村、中村、南村艺人组成;清末时兴唱平弦、越弦等,剧团于民国36年(公元1947年)改演秦腔。解放后,平安秦剧团在1970年湟中县会演时,剧团曾荣获特等奖。1977年,剧团开始吸收培养女演员,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孙如玺当时是平安秦剧团的骨干,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关帝庙”演出中,从剧目设计、道具服装、脸谱化妆均由他一人负责。1979年平安建县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物资交流会上平安秦剧团都会有演出。1989年,因剧团骨干年老多病,相继去世而停演。”
2012年夏季的一天,平安镇中村村民许翠萍在一次聚会中无意唱了一段秦腔(许翠萍的父亲是个秦腔唱家),她自幼跟着父亲学,也会唱几段,尔后,大家你唱一段,我演一出,玩得十分开心。聚会结束后,许翠萍便萌发了组建平安秦剧团的想法,于是几个秦腔爱好者凑到了一起,组成了一支所谓的平安秦剧团,这个剧团里,年龄最大的叫孙长德,今年73岁,最小的是王梅,也有50多岁了。
这是一个活跃在海东市平安区农村的业余秦腔剧团,演员多为农民,观看剧团演出的大部分也是农民,在平安区五乡三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在农村的打麦场、宽阔的场院内,一个个临时搭起的戏台下,坐着不少庄稼汉津津有味地看戏,简陋的舞台、简陋的服装、简陋的道具和土味十足的唱腔,引来台下如雷般的掌声,唱到情深处,台下的群众一边抹泪,一边鼓掌,一边叫好……
剧团没有演出道具,演员自己动手制作;缺乏演出服装,演员自己缝纫;没有音响设备,演员自己掏腰包购置;没有排练场地,演员东求西讨;请不上老师,演员自己琢磨……
虽然是草台班子,但自2012年组建以来,他们在平安当地的村庄经常演出,每到一处,都会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得说一说的是他们改编和排演的青海方言现代剧《老来难》,这幕戏倡导孝敬老人尊敬长辈,是山村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节目。
虽然秦腔被群众所喜欢,但由于剧团无经费来源,全凭演员们一腔热情演出,剧团一直在逆境中艰难前行。
2013年,在甘肃省秦腔界被誉称小肖玉玲的乃东红女士来到海东地区平安县考察一个项目时,聊起戏曲秦腔在这边的发展情况,她听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青海省的专业剧团已全部解散,秦腔在青海省即将面临失传,盛行于西北五省的秦腔将在青海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一个从事30多年专业的秦腔演员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惊和失落。
乃东红出生于1969年,国家二级演员,1982年考入甘肃省靖远县秦剧团,主攻青衣,从艺32年,曾荣获白银市青年演员大奖赛优秀奖,中国戏曲第二届秦腔艺术节一等奖等多项奖项。2007年拜著名表演艺术家肖玉玲为师,演出过肖派剧目《玉堂春》《火焰驹》《探窑》《别窑》等。
此后,乃东红又几次往返兰州和海东,更多地了解到秦腔在河湟地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老百姓喜欢看秦腔,好多乡镇有自己的业余剧团,但由于缺少专业演员的指导,秦腔这一戏曲在民间艰难地生存着。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乃东红决定来海东市平安区办团,传承秦腔戏曲文化,在她的努力奔波下,2013年7月14日,经海东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审批,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成立了。
为了让剧团有排练、演出、培训和住宿的地方,她个人投资500多万元,在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大路村修建了一座占地4200平方米的平安大舞台,大舞台院内有一幢综合大楼,面积为1070平方米。有办公室、培训室、多功能大厅、创作室以及宿舍、舞台、排练大厅、学员食堂;购置多套各类演出服装,购置各类道具和乐器,购置演出车辆,解决了取暖、用电和用水问题。
如今走进“平安大舞台”,首先扑入你的眼帘的便是舞台及其两侧的一副对联:“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环顾四周,墙面上装饰“秦腔,贤孝,青海花儿,眉户,回族宴席曲,青海越弦,青海平弦,青海河湟皮影戏”等诸多有关戏曲的简单介绍,西面二楼便是学员宿舍、培训室、创作室;楼下有一排展示柜,柜内摆放着服饰、道具、脸谱、乐器等演出用具;整个建筑结构完美,匠心独运,绿色生态别具一格。这就是秦腔名家乃东红董事长精心打造的海东市有品质的艺馨创意文化园,是一处别开生面的“传承戏曲文化,发扬艺术精神”的戏曲培训基地。
剧团现有演职人员49人,法人兼团长乃东红,主攻青衣;副团长高广杰,原陕西周至县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主攻须生;乐队队长史厚道,原湟中县文工团司鼓,中级职称,主攻司鼓;艺术顾问曹永德,海东市群艺馆馆长。
此外,团里还有管理人员,各类专业老师26人。
组建专业艺术团一个,主要开展地方剧种培训(如秦腔、眉户、花儿、曲艺等),营业性演出和文艺节目创编等,2014年开展秦腔培训班两期,举办曲艺培训班一期,举办眉户培训班一期。
2015年举办秦腔培训班三期,培训人员120名,曲艺培训班一期,培训人员120名,花儿培训班一期,培训人员100名,眉户培训班一期,培训人员100名,并在农村、社区等开展营业性演出68场,配合市、区开展义务宣传28场,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好评。但是由于资金紧缺,演出成本太大,社会效益虽好,但经济效益较低。
目前,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编排的剧目有《铡美案》《五典坡》《窦娥冤》《火焰驹》《小姑贤》等20几出本戏及折子戏。
2015年,由海东市群艺馆主办,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承办的海东市业余秦腔培训班在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成功举办,学员来自海东市四县两区,历时7天的培训,团长乃东红系统地给学员们讲授了秦腔的基础知识,受到学员们的好评。
2015年9月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举办了首届海东市“民族团结杯”业余秦腔大赛,这一次大赛短短几天时间报名人数达到200多人,年龄从16岁到73岁,参赛选手对秦腔的热爱让人感动。
2016年11月,海东市平安区文化馆首次业余秦腔培训在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拉开了帷幕,在历时15天的培训中,从乐队到演员都由专业的老师指导,指导老师来自西宁、甘肃、陕西等地,都是国家一二级的演员和演奏员。团长乃东红亲自授课,她向学员们讲秦腔的历史渊源:“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秦腔唱腔作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又清脆。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
2016年11月,平安区文化馆业余秦腔培训结束后,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又举办了海东市业余秦腔骨干培训班,由各县区选派骨干前来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回到原区(县)指导秦腔演出,把他们所学的知识带回家乡,起到了弘扬戏曲文化的引导和推广作用。
为了解培训的效果,由海东市群艺馆主办,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承办,在海东市两区四县进行了秦腔巡演,这次巡演反响很大,特别是由乃东红主演的秦腔《窦娥冤》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由于她吃透了戏的主角,以及娴熟、凝炼、大方的表演,细腻生动,真实鲜活地刻画出了窦娥含冤的情绪转化与内心感受。
团长乃东红说:“在海东市互助县演出《窦娥冤》时,台下的观众一边抹泪,一边看,看完戏跑到后台来拉着我们演员的手一遍遍说演得好,希望能常来演出;每当看到台下黑压压的观众静下来看我们演出,与戏中的人物同哭同笑,一个劲儿拍巴掌时,就是给我们演员最大的安慰。”
在海东市乐都区演出时,有的乡镇要求多演几场,有的乡镇要求给他们排练剧目;听到这些要求,团长乃东红流淚了,感动了,觉得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值得了。
2017年,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根据《青海省政府关于印发在全省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围绕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进文化名省建设为总体目标,春节来临之际,在海东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的安排下,剧团奔赴市两区四县进行演出。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剧团副团长马士达是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人,2017年春节期间,“百日攻坚”文化惠民行动刚刚拉开序幕,他将年迈住院的父亲交给妻子,正月初七,他从海西州德令哈急匆匆赶到平安区小峡镇演出,他从心里放不下执着了一辈子的秦腔艺术。
今年40岁的演员王宝生,主攻生角,系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人,他表演的最大特点是一个“真”字,在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形象塑造上,总是把艺术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根据生活体验和人物性格要求把表演加以性格化、生活化,把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生活实际紧紧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2017年春节还未过完,他为了参加青海省开展的“百日攻坚”文化惠民活动,正月初三就离开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子女前往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初四下午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平安区,休息了一晚,初五在平安区大寨子村登台演出,给广大农民群众送去了节日的文化大餐。
演员祁世奎,今年52岁,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人,扮演须生,他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凝重、自然、质朴。此外,他更善于处理感情起伏大而复杂多变的大段唱腔,加上他嗓音苍劲刚毅,唱腔稳健悦耳,韵味醇厚,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7年2月,剧团在海东市乐都区演出时,他由于急性甲状腺发作正在省城西宁住院治疗,接到剧团演出的电话他二话没说,就从医院赶到剧团,五天的演出结束后,又返回医院继续治疗。
演员王梅,今年53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人,扮演正小旦,她扮演的花旦,唱腔高亮清亢,念白清晰委婉,柔软灵活。2017年正月十八,王梅正随剧团在海东市乐都区蒲台乡小甘沟村演出,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她强忍着失去母亲的悲痛,坚持到演出结束,才急匆匆赶到平安祭奠……
这样的事例在剧团枚不胜举,因为他们热爱秦腔,热爱剧团,所以忍受疼痛,奔赴剧场,与兄弟姐妹们一起完成一出出对生活的真情演绎。
团长乃东红感慨地说:“秦腔是属于黄土地的,它的性子野、旷、悍,需要大天地,河湟大地就有这样的天地。”她说:“有信心在青海海东这块土地上让秦腔这一古老的剧种发扬和传承下去,走出青海,重新融入到西北五省当中。”
2017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应加强戏曲通识普识教育,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基本实现全覆盖。”乃东红女士开始付诸编辑戏曲书籍,筑梦戏曲进校园的伟大工程。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教育价值,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人生的喜怒哀乐、显示善恶观念,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戏曲是一面镜子,照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演进轨迹。戏曲是一种智慧,用极简、极慢的表达,凝聚出无限丰富的视听盛宴。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在华夏大地,无论乡村还是城镇,皆有戏曲表演,无论卖浆者,还是王公贵族、商贾文人,皆多戏迷。进入新时代,我们的中小学生在繁忙学习之余,也应接受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熏陶,戏曲进校园应该成为每所学校的必修课。乃东红女士历时一年多,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查资料,拜访老艺人,终于完成了海东市乃至青海省唯一一部讲解戏曲知识的教科书。秦腔名家乃东红功莫大焉,又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秦腔在河湟谷地得以传承的好事。
这本教科书共有15个篇章,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秦腔的起源,调查和分析了中学生眼中秦腔的现状,“大部分学生认为将秦腔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中小学生的教材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秦腔角色“生、旦、净、丑”用文字和图饰进行讲解,让人们从中体悟演员的用意和用心;对秦腔中用的18种乐器一一说明,让初学者对此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戏曲服装作为戏曲角色外在形象的艺术表现,从蟒、靠、官衣、褶子、裙、盔帽、鞋靴等分类图文展示,将中华民族的信仰和人们的智慧巧妙构思,“衬托出人物的力量与威仪,使人物形象生色增辉”;演员在舞台上展现戏曲表演意境与神韵的技法,从“四功”“五法”进行情景表达;特别是对秦腔的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白奸、神奇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为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寓意明朗,性格突出,格调‘火暴,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详细介绍“秦腔脸谱历史悠久,在陕西武功境内出土的明代‘康海脸谱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秦腔脸谱,陕、甘两省的秦腔由于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出风格,故在脸谱塑造上也涌现出了许多流派,比如甘肃秦腔就有陇南派脸谱、陇东派脸谱和代表甘肃中路秦腔的‘耿派脸谱,陕西各路秦腔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秦腔脸谱。”用一幅幅剧照,将化妆、头饰成型和包公等14种脸谱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实物照片对秦腔髯口、道具佩戴和使用以及表演时怎么体现庄严威武、雄健肃穆予以重现;戏曲身段表演基本功训练图解更是栩栩如生,脚姿、脚位、手膀很好地给予讲授和传神,让人们很容易想起,武戏中演员步履轻盈、武艺精湛,一招一式行云流水;文戏中演员委婉含蓄、活跃灵动,一言一行细腻传神;生活中演员仪态大方、卓越多姿,一颦一笑风采依然……总之,“一趟”“一路”“一招”“一式”之间的潜质包含跃然纸上,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感和深刻的记忆。同时,配套《苏武牧羊》唱词,32段剧目,简单手势、站姿、文武乐队的板头和曲子,《状元与乞丐》(全本)剧本,还有一份试卷,给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好让学生把握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戏曲知识。
这部教科书从秦腔这个层面和角度较多地反映了秦腔名家乃东红的思想和愿景,传承了秦腔艺术思想和现代生态理念的脉络。
“戏曲进校园”不仅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推广地方戏曲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审美素养、培养有深厚文化底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戏曲融入教育,让戏曲的艺术魅力走进孩子心底,让中华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继续传承下去,让年轻一代了解它、喜欢它、传承它,这既是秦腔名家乃东红的理想和追求,更是艺术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让戏曲连接古与今、沟通快与慢、诠释道与术,让人们感受人性的进化之美。
戏曲普惠人民群众,更是当前人们记住乡愁、留住文化根脉的现实迫切愿望。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的发展,文化也是发展的关键词。文化繁荣是发展的高级形态,丰富的文化娱乐和精神的愉悦是小康生活及其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和表征。戏曲古典性的形成,正是基于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对的艺术单一性、审美实时性、文化时尚性、趣味趋同性,彼此之间的优胜劣汰和相互吸收、提高,最终成就了这一民族艺术的最高典范。将戏曲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信念、人生理想、社会文明,回归人们的意识和文化的本质,则是秦腔名家乃东红孜孜以求的态度和风范,让优秀传统文化住到人民的心中,让戏曲走到群众中去,走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更是艺术以文化人、教化人心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高地。
戏曲不單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有着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甚至承载着中华传统文明的传播责任。河湟地区不仅是秦腔文明的富集地,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是秦腔名家乃东红的使命和担当,而且政府要以现代文化生态理念,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力度,以此作为乡村社会的活力之源和精神之需。更要舍得投资,聚集人才名家,打造培训基地,注重发挥文艺作为创意、价值感召以及发展相关产业拉动就业与带动致富的作用,满足各类艺术提供空前的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实现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毋庸置疑,剧团走到今天,乃东红团长没有忘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感念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帮助。像海东艺馨秦腔艺术剧团这样一个民间剧团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和丰富文化娱乐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剧团因缺少经费,无法编排新的剧目,没有好的剧目,剧院就很难走出青海。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推动。目前,剧团迫切需要编排一部反映河湟地区文化的作品,参加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然而,困难重重。近年来,各级政府给剧团在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对剧团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总之,经费、人才、剧目、水平等问题制约着这个剧团的发展,要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提供强大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及构建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诸多困难亟待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