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尧 王启章 刘勇 张祥钦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称之为脑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类型则是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丧失、进展性卒中为主[1]。对于这类患者,传统治疗方式即是使用内科疗法,可是其临床疗效并不高,而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介入疗法受到的应用也越发普遍,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属于一种治疗手段[2]。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临床治疗手段的价值,本文对其进行了如下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收治的8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24∶16;年龄最小56 岁,最大81 岁,平均年龄(64.56±12.38)岁;平均动脉狭窄程度(5.22±1.01)mm。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25∶15;年龄最小55 岁,最大82 岁,平均年龄(64.59±12.40)岁;平均动脉狭窄程度(5.20±1.02)m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动脉狭窄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本次所收纳的所有患者,均进行脑血管动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确认为动脉狭窄患者;满足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相关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
1.2.2 排除标准 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无法有效交流的患者;器官功能方面存在较为严重障碍的患者;1 个月内需要进行其他手术的患者;哺乳期或者是妊娠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方案,结合患者实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此来确保患者颅内稳定性,同时还需要及时给予患者他汀类药物来缓解患者的斑块。
1.3.2 研究组 进行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需要在手术前4 d 服用阿司匹林1~3 片,同时做好麻醉处理,在患者进入全身麻醉状态之后,就可以对患者展开介入治疗,即对患者实施全身肝素化治疗,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紧密观察,并且使用改良Seldinger 穿刺法来穿刺患者股动脉,应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X 线血管造影机展开造影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用超滑导丝将支架牵引到患者狭窄部位,在真正保障支架得以有效固定之后,就可以借助于压力泵来释放支架,从而完成整个手术操作。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给予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服用时间1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血管的Vs、Vd。②随访调查1 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 个月后、治疗1 年后的NIHSS 评分。评分越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越好。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 个月后、治疗1 年后的脑血管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 年后的病死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s、Vd 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s、V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s、Vd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及治疗1 年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 评分(2.90±1.31)、(2.49±1.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79±2.12)、(8.32±2.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年后,研究组患者的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分别为5.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s、Vd 比较(,cm/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s、Vd 比较(,cm/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
2.4 两组患者的病死情况比较 治疗1 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2.50%(5/40),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多数都是因为患者脑动脉血栓而引发,一旦人体颅内动脉因为血栓而产生闭塞等现象,其脑组织就很容易出现缺氧、缺血等情况,而这一区域脑组织自然就会迅速死亡,同时还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的影响[3,4]。相关结果显示,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临床诊治结果中提示,患病者脑组织坏死部位大多是位于患者缺血中心区域,而其周边还存在着较多的神经元,也就是经常会提到的缺血半暗带,若能在治疗中尽早将患者闭塞的血管有效开通,就能让患者脑组织血流得到有效开通,从而有效实现良好的供应,这样患者缺血半暗带就能得到有效的弥补和挽救,从而提高预后效果[5]。
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临床传统方式都是内科药物治疗手段以及外科颈动脉内膜切术手术治疗方案,这两种治疗方案虽然有一定效果,可是效果都不够理想。介入治疗则属于科技技术发展下的产物,也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将其有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6]。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s、V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s、Vd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介入治疗向患者阻塞部位放置了支架,借助这一手段来直接开放患者阻塞性血管,这样患者缺血脑组织血流供应就能尽快得到恢复,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缺血而引发的瀑布效应,所以最终研究组患者Vs、Vd 数据值才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也表明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线束[7]。另外,有学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介入治疗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能缓解药物所具备的副作用,促进患者临床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再加上这一治疗方案也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侵袭,所以治疗有效率也就较高。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及治疗1 年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也很好地证明了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手段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上的疗效,与相关学者研究报告相似。而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因为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能够借助于支架让患者狭窄的血管能够恢复正常的血流,这样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就能因此而获得较为良好的再生修复环境,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现象得到改善[8]。除此之外,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年后,研究组患者的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是因为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学区血流供应,这样患者这一区域血管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新生,并且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元继发损伤,最终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应用效果较佳,患者神经功能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病死率,预后效果较佳,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