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认为“同伴教育”引入中职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并提出“同伴教育”引入中职体育教学的策略:同质分组,实现差异化教学;统一进行教学设计,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新型体育教学体系;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多元化校园体育交流平台;“以评促学”,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职体育 同伴教育 价值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159-02
“同伴教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愿意听从和接受与其年龄接近、知识背景趋同、拥有共同爱好等,具有某一相同或相近特点的同伴的建议,利用同辈间的影响力,彼此之间传播知识、传授技能、分享经验等,以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同伴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人群的趋众心理,而这种趋众心理在涉世未深的中职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
当下,同伴关系已然成为寄宿制中职学校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将“同伴教育”理念引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通过积极引导及教学干预,借助正向行动者的运动观念、锻炼态度以及体育行为等,完成对周边同龄人群或者是同特质人群的有效影响,有助于促进学生正向体育态度的转变及体育行为的发生,促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一、“同伴教育”引入中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调查研究显示,在回答“在学校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问题中,60% 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同伴”,选择“家长”“老师”“校外亲朋”等其他选项占比尚达不到 40%。由此可见,涉世未深、可塑性较大的中职学校学生具有较大的依赖心理和从众心理。“同伴教育”使得学生的受教育活动超出传统课堂教育教学的时空范围,学生即便在闲暇时间亦会受到身边同伴影响或者是自身影响到周边的同伴。朝夕相处同伴的运动观念、锻炼态度以及体育行为都会引发彼此之间的对照、模仿、攀比等,同伴间良好的带动作用对彼此之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着春风化雨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为了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部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往往沿用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固化的教学流程、统一的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等约束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锻炼的兴趣。将“同伴教育”理念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给予学生更多“伙伴式”交流学习机会,学生在更加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学习锻炼,在这过程中同伴之间亦师亦友,互相反馈意见并分享学习经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提升,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同伴教育”灵活的参与形式及浓厚的伙伴氛围,对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有助于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现阶段中职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性,而在传统体育课堂中常规教学手段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锻炼需求,“一刀切”的课堂教学模式看似“面向全体学生”,但势必会导致“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同伴教育”理念将“同质”学生聚集成学习小组,这种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有计划地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性问题,促使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四)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紧扣学生专业的职业属性,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都应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服务,然而受课堂容量的限制,在传统形式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体育知识、运动技能、锻炼方法等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单向学生教授知识的过程。而“同伴教育”则更加强调同伴间的互动学习及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灵活多变的“同伴教育”组织形式,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学生营造更加和谐的成长环境,而且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职业人文素养也有着极大的裨益。
二、“同伴教育”引入中职体育的实践
(一)同质分组,实现差异化教学。实现差异化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将“同伴教育”理念引入中职体育教学,首先,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中职一年级学生为例,入學初期多数学生会选择与同宿舍小伙伴组成学习小组,推选宿舍长或性格外向的同学作为小组长,担任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次,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及“同伴教育”活动的扩大化、多元化,部分学生因未能融入小组学习环境出现懈怠情绪,教师要根据学生诉求、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对分组情况及时进行二次调整,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同伴关系。再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分别为各个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及明确的、可测量的训练目标和任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太极拳新授技术课中,可要求各组学生至少完成五次新授技术动作练习,基础组学生能达到跟随小组同伴共同完成动作演练的水平、提高组学生能达到在同伴的提示下完成动作演练的水平、强化组学生能达到独立完成动作演练的水平。最后教师应当成为“同伴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对每个学习小组学练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并针对各小组“同伴教育”开展情况及时给予持续不断的反馈意见和帮助,实现体育课从教师主导的“讲台”向学生为主体的“学堂”的有机转变。
(二)统一进行教学设计,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新型体育教学体系。学校体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自发的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社团、兴趣班等“第二课堂”活动都应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第二课堂”开展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成效。然而研究发现,中职学校考试、升学压力虽然较小,学习环境相对宽松自由,但是学生课外自主运动积极性不高,课外体育活动行为多呈现零散式,碎片化状态,随意性明显,缺乏明确的锻炼规划。体育教师应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校园文化、基本学情等实际情况,尝试对体育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体育活动进行统一教学设计,使二者有机衔接在一起,如预留课外体育作业、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体育课学习成果汇报表演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活动,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新型体育教学体系。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将体育课堂中的同伴关系延伸至课外,同时也有助于将课余生活中的同伴关系扩展到体育课堂,借助同伴间的互相影响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将随意的个体体育行为转化为相对有规划的集体体育行为,一定程度上吸引并带动身边更多的小伙伴参与其中。
(三)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多元化校园体育交流平台。随着科技发展,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当代中职学生的生活习惯及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新兴体育锻炼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搭建多元化的校园体育交流平台,推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当代中职学生的交流方式,体育教师应联合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意向、校内运动项目开展情况展开摸底调查,帮助学生建立各个体育项目的在线论坛、QQ 群、微信群、微博群组等交流平台,在第一时间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小伙伴最大范围地聚集在一起,为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造学习锻炼的交流平台,便于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互助交流。经研究发现,部分中职学生非常重视自己在朋友圈运动达人排行榜中的名次,并乐于为此努力,也会为朋友圈中成绩优异者或每天坚持运动的小伙伴点赞。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宣扬这种校园体育文化潮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 KEEP、悦动圈、微信运动等运动类 APP 和健身小程序。另外,鼓励学生通过 QQ、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群和平台中“晒”“秀”日常健身图片、跑步路线图、锻炼经验心得等,传播校园体育正能量,以此吸引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日常体育锻炼行列。
(四)“以评促学”,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相对于由体育教师主导的常规课堂教学,“同伴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及锻炼环境更加宽松自由,然而部分中职学生自我控制力较为薄弱,如若缺乏有效监管机制,极易产生松懈情绪,将会大大消减“同伴教育”成效。教师可通过完善传统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的方式,构建以教师评价为主、同伴互评为辅,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促学”,加强对“同伴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及锻炼情况的跟踪和检测。鉴于当下中职学校一线体育教师普遍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研究认为中职体育课形成性评价可由体育教师和学生协同完成,如鼓励各小组同伴之间对彼此学习态度、参与表现、进步程度等情况每周进行实名评价,由小组长对评价情况进行监督、整理、汇总,报授课教师核准后,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参考因子,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体育成绩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以评促学”既反映了“同伴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锻炼成效,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促使同伴之间能够做到互相督促、互相激励、互相指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也提高了“同伴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但要为学生未来职业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将“同伴教育”理念融入常规体育课堂教学,便于教师根据具体学情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同伴教育”亦可以发生在学生课余点滴生活中,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观念、锻炼态度以及体育行为等。将“同伴教育”引入中职体育教学,有效实现中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的生活化、习惯化、常态化,更加符合现代中职学校体育教学需求,也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9).
[2]傅 森.对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
[3]钟晴伟.基于同伴教育的德育创新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8(4).
[4]刘遠海,左婷婷,但爱兰,等.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第二课堂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5).
[5]彭文刚,吕在艳,曾志海.“第二课堂”制度下体育社团活动对提升学生能力的路径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3).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阳舞狮技艺校园传承的机制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B144)。
【作者简介】王振亚(1984— ),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广西中医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责编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