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校外艺术活动课中德育的渗透

2020-05-24 22:51高翔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1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德育

高翔

摘 要: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德育可贯穿在主题设计、知识探究、技能实践、学习评价、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如何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德育,以一节活动课为例,探讨校外艺术活动中的德育滲透形式。

关键词:校外教育;德育;校外艺术活动课

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传统的学科本位与知识传输型教学已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学者指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还要指向人的精神、情感以及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德育可贯穿在主题设计、知识探究、技能实践、学习评价、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校外教师如何结合社会热点与学生生活体验,在活动中渗透德育,笔者以执教的《陶花绽放 礼赞祖国》一课为例,谈几点思考。

一、巧设主题,德润童心

有趣的教学主题,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校外活动课不受制于学科课程体系框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因此校外活动主题应具有趣味性,使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设计教学主题时,应根据教学活动的类型及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分析。本课的学习者是维吾尔族孩子,没有陶艺基础。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笔者设想以捏塑花卉入手,创设献礼祖国的小任务,提升课题的德育性。

当课堂上出示主题时,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学生提问:陶花是什么花?陶花怎么送给祖国?通过融入德育内容的趣味活动主题,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兴趣,为实施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问题导入,育德无痕

有效的教学导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不断思索。如中国用英语怎么说?China是什么意思?中国与瓷器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前后呼应。本课通过三个相互关联、难度与广度逐步递增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路径。它将中国、瓷器及中国是瓷之母国串联起来,使学生了解中国与陶瓷的关系,无痕地关联了国家认同概念。

在教学新授中,通过展示雪莲花图片,请学生用维吾尔语说说它的名字,并继续提问:“雪莲花是生长在哪里的?”学生回答:“天山。”又追问:“天山在哪里?”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准确回答。这时,出示标注天山地理位置的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天山横亘新疆全境,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2013年中国“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当了解这些知识时,学生都不禁鼓掌喝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通过巧妙设计问题,使教学与德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校外教育活动环节中的德育渗透,要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生搬硬套式的安排,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效应。

三、合作竞争,实践育德

实践体验是校外陶艺活动的重要部分,捏、搓、粘、刻每个环节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挑战。面对初次接触陶泥又兴奋不已的学生,设计同伴合作与小组竞赛活动,通过不同阶段的闯关任务,激发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不服输精神,从而在实践学习中渗透德育。

如在“空心泥卷”学习任务中,许多学生对黏土的特性不熟悉,卷出的不是实心就是破裂的。多次尝试失败后,有的学生开始放弃,这是陶艺活动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学生动手能力有差异,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预判这种情况前,设置了自由完成环节并通过观察,挑选几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请这些学生展示成功的作品并分享成功秘诀,之后请他们做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开展空心泥卷制作比赛。比赛开始后,学生间相互帮助解决制作问题,小组间比赛气氛热烈,合作与竞争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

校外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不是简单的说教,应巧妙地融合在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本课在陶艺实践教学中,设计合作竞争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解决陶艺实践中的技术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自我价值与集体价值的认同意识,使德育有机地融入实践活动中。

四、成果展示,徳能兼修

校外陶艺教学活动的学习评价,一般通过作品展示呈现。这时学生是既兴奋又紧张的,一方面,他们渴望得到肯定,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在设计评价展示时不仅要及时表扬,在指出问题时,还要积极引导鼓励,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德育渗透于学生能力发展中。

本课的作业展示以集体呈现,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依照事先勾画的数字70摆放。作品摆好后,当问他们:“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代表建国七十周年。”这时,请所有的学生在作品的四周围成一个心形,并组织他们一起大声喊出:“我们在喀什,爱国就要大声说,中国,我爱你!”孩子们的声音响彻校园,兴奋之情洋溢在脸上,荡漾在心中。这次特殊的陶艺学习经历,给他们留下的一定是久久难忘的记忆。

德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几乎涉及所有的教育门类。校外艺术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的空间很多。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适时恰当地融入德育内容,要“巧”设计活动主题,用“趣”问题教学导入,要“创”实践体验,能“善”成果展示,使德育活动真正“融”于校外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余文森.学科教学:为核心素养而教: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3):10-14.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