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构建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0-05-24 20:18刘宗堂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1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立德树人

刘宗堂

摘 要:对于一所乡村学校来说,通过营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具有引领价值和启发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不断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教书育人来说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元素,也成为有效落实新课改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所以,在学校的全面工作之中,着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奠定良好的土壤,从而不断地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思考

对于一所乡村学校来说,通过营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具有引领价值和启发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不断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教书育人来说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元素,学生的成长有赖于这一环境的培育,也成为有效落实新课改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所以,在学校的全面工作之中,着力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不断地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文化建设为实现教育梦提供助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教育梦则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道路上,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传承文化、创新发展等重要职责。乡村学校积极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各个环节进行渗透与落实,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使教育梦得以实现,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在乡村学校的文化建设中,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打造符合学校实际、凸显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全方位覆盖,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服务理念、育人理念、人才理念中,真正成为学校的精神标识。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之下,通过打造特色的文化氛围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而使全校教职工、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之下,不断汲取精神养分,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培育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节的文化渗透,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服务未来社会、不断创新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乡村文化建设挖掘本土资源,以文化人

对于乡村校园文化建设来说,要立足于地域特色,让学校文化建设更具有“乡土味”,增强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学校通过对农村一些地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将其改编成校本课程,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土壤,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建设内容。组织力量对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所包含的德育的文化精髓与学校核心文化,如勤文化、爱文化、行文化等融为一体,依托各种活动在学校进行传承与发扬,既打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更营造优秀民族文化的底蕴,在聚力、合力之下,不断推进学校品质的发展。通过对地域文化的价值挖掘,来不断构建校园文化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对文化主题进行提炼,从而形成乡村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知行合一,学会做人,德文兼备,全面发展,使得校园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功效,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而全面的以文化人的格局。

三、乡村文化建设提炼精神標识,以文育人

乡村文化依托学校教育,全方位渗透以德树人的理念,需要提炼文化核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石。这一内核文化实际上要真正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精神力量,就要通过挖掘其精神价值、引领作用、功能定位等,进一步使其成为学校师生眼中、心中的精神之源,不断为学生发展助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优良品质的培育与终身影响。以“勤”“爱”“和”“雅”“行”等为校园文化内核,使校园文化建设更为精准与高质量地推进。这一内核文化不仅能培养教师队伍,使教师真正做到善于思考、乐于教学、勤于钻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其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内核文化的提炼也能成为班主任队伍的行动指南,由此使班主任认识到其对学生的重要性和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对学生勤于观察、及时沟通,以身作则,同时将关爱播撒于班级之中,让良好班风、学风与校风融为一体,提高班主任工作管理水平。这一内核文化的提炼对学校的全体中层干部队伍也具有精神指向,使他们乐于奉献,服务学校事业,做到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不断在慎思笃行中提升综合素质。乡村学校提炼的内核文化形成了一个凝聚点,使得学生始终围绕这一文化精神不断参与各项活动,如主题升旗仪式、文化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兴趣班、书法班、各类科技、运动竞赛等,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受到文化的熏陶。学校也紧紧抓住清明、国庆、春节等节假日,进行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广泛体验,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实现求学梦。

以核心文化为中心点来不断渗透德育,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使得全体师生都能在这条文化精神指南的指引下稳步向前,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诚然,在以德树人理念下构建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并且十分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发挥其重大作用与育人功效,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刘富堂.对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教育,2018(9).

[2]牛端平,张成勇.乡村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2017(9).

注: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立德树人构建乡镇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号:BY[2020]G037)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立德树人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