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要带给学生阅读乐趣

2020-05-23 22:50尹宝玉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9期
关键词:乐趣主体性语文阅读

尹宝玉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但是,也有些阅读课堂死气沉沉,教师教学角色定位不精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激发,阅读处于浅层,未能深入文本里。由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这一中心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不断探究与创新,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提高能力,培养素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初中生;主体性;乐趣

当前我们会发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主导过多,学生被动听讲的多,而教师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少,学生的互动也少,缺乏充足的自主思考、表达交流、畅所欲言,在这样一种教学状态下,学生的学习似乎没有起色,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侧重对文章的写作结构、中心思想进行解读,甚至只是一种表面的理解与表达,而很少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层次去鉴赏和领悟。如此缺乏了学生思想深处的活动以及师生之间相互的交流探讨,对这一文本实际上还没有达到通透了解,只是浮于表面,蜻蜓点水。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眼界无法开阔,他们的知识也难以得到更好的丰富与积累。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失去了新鲜和活力。因此,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带给学生更多的阅读乐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其中,受到熏陶,得到启发,获得精神的净化与洗涤,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自我的语文素养。因此,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就需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

一、精研教材与学生,让阅读教学走心走实

作为教师,要驾驭整个阅读课堂,同时还能让阅读教学真正地走心走实,那么就需要在备课时做足功课,同时尽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一些文献的查找或者更多资料的补充,先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从而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为了切实让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每一节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切实按照所掌握的精准学情设定教学目标。尊重学生差异性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阶梯性、分层次的教学,才能真正避免“大锅饭”,避免出现有的学生“吃饱吃好”,但有的学生却“吃不够、吃不饱”,也有些学生却“吃不了、无法吃”的现象。因此,教师可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具体阅读水平、审美能力的预判,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个依据,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与此同时,既要精研教学内容,又要发动学生自主性使其自主预习。当然,不是说对文本进行通读就算是预习,而是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去查资料,自行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也就是说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在预习阶段中具体的预习程度,为教学定准一个基调,抓住重点讲解,对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可以缩短时间进行讲解。课堂中给学生留出感悟、体会、交流自己对阅读文本的见解的空间与时间,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教学《捕蛇者说》时,引导学生先去查阅作者的社会背景、个人生平等,为顺利进入课堂阅读做好铺垫。

二、巧妙点拨,提高鉴赏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生字词进行熟悉,对重点段落进行讲解,都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通过问题一步步走向深处,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他们深刻探究文本的内涵,使他们在了解文章之后真正通过文字表述以及思想内涵的挖掘来体会作者蕴藏在文字中的情感。由此,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同时还会有效提高对文本的审美以及鉴赏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尤其是一些重点段落的分析中,教师可多创设一些合理的问题,以这一问题为引子引发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一步步深刻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创设情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当今课堂情景教学颇受教师的青睐。在阅读教学中,切实地创设教学情景,能引发学生思想情感的涟漪,从而在一步步深入解读之中与文本情感同频共振。学生在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后,才能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说有所言。另外,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传统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主導地位,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弱化,主动性不够强。因此,在现代教学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切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效果,要结合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切实促进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交流,如此才能让学生获得同步的发展,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的展现,激发他们阅读的自信心。具体来说,在教学时,教师一要尝试创新方法,把原来老套的教学模式进行翻新,使学生真正融入其中,自觉发挥主动性,进行自主阅读与思考。二要搭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围绕某个段落或者句式以及词语的含义进行讨论与探索,从而去深切体会这其中所包含的深蕴,渐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要不断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促使他们的思维更为灵敏、更为深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能力,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洪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8).

[2]蒋春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拓展延伸探讨[J].   才智,2017(9).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乐趣主体性语文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