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时,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课程整合路径探索,为学生建构新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就初中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策略
为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改革创新工作进行时,教师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挖掘实践活动教学潜能,有效提升初中生数学综合学习实力。
一、基于教材内容,开展课程资源整合
初中数学教学时,为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价值,教师需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为学生建构趣味性实践活动学习氛围,营造高效数学课堂,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实现预期课程资源整合教育目标。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七巧板”相关内容教学时,为拓寬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基于教材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对“三角形”与“生活中的轴对称”章节内容进行整合,组织学生进行“七巧板”的综合实践探索。
教师可设定如下综合与实践探索环节,以保证学生学习实践有效性。如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教师指导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并对纸片进行折叠,探索如何折叠可得到“七巧板”,并对七巧板中的图形关系进行观察,完成图形特征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三角形”与“生活中的轴对称”数学知识进行回顾思考,充分发挥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优势,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实力[1]。
二、围绕实际学情,对教学方式进行整合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时,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理论灌输,未能很好地突出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使得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下降。为有效改变教学现状,教师需突出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围绕学生实际数学学习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建构针对性的综合与实践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综合与实践探究活动中,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科学意识,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板块,教学“哪一款手机资费套餐更合适”相关内容时,为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需围绕学情与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如围绕学情与教材内容,教师可将翻转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等策略进行有效结合,保证实践活动开展的趣味性与有效性,提升小学生对该课程的综合学习实力,建构多种教学策略融合的学习新样态。
三、围绕学生学习特点,对学习方式进行整合
综合与实践课教学探索时,为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学习实力,教师不仅需了解基本学情,同时需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深入剖析,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长处与不足,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合理整合,使得综合与实践课堂得到有效开展,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制作视力表”教学时,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健康,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实践课程教学优势。如部分学生佩戴眼镜、部分学生视力正常,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得学生的视力差异性得到体现,促使学生进行深度讨论,依据相关数学内容,对视力表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提炼,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找出视力表制作的一般规律,进而在小组合作的促进下,最终完成视力表的制作,锻炼学生合作实践探索能力,实现预期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目标[2]。
四、依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对教学评价进行整合
初中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时,不但需要对教学资料、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发挥综合实践教学优势。同时需对教学评价进行有效整合创新。在教学评价整合创新时,应当依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寻找合适的教学评价整合创新路径。
如在开展综合与实践课程活动时,教师不可单一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评价,应当突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评价,针对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笔者认为,教师可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态度、学习创意性、交流探讨效果、学习积极性等进行针对性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创新能力,并客观指出学生的学习短板与不足,给予学生针对性辅助引导,协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有效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实力。
五、结语
文中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课程资源整合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从教学资料、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视域入手,探讨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新路径。综合与实践课教学改革创新非常重要。未来,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时,教师需突出综合实践课程创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林伟.数学实验: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9):103-115.
[2]牛小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28-12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