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霞
摘 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为教育行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简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调
当前,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单调,十分容易使得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到乏味,难以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当中取得收获。因此,教师要不断将自身的教学方式加以创新,采取多样化的教學方法,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教师如果能够意识到以上几点,那么当其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时,一定会取得极大的进步。
(二)教师缺乏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传授阅读方法与技巧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过于死板,难以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将这种现状重视起来,不断优化自身的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提升其阅读水准,掌握阅读技巧。
(三)教师对小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课程的质量难以提升
当前,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热情并不高,教师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成效并不显著,教师提出的建议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此外,由于当前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总是保持十分严肃的态度,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难得到改善,学生对教师又敬又怕,不愿意与教师进行过多的交流,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很难得到改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分析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学生只有真正对课外阅读提起兴趣,才能充分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阅读对于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积累自身的知识量,拓宽其视野,使其在阅读过程当中充分提升自身的认知程度,从而不断完善自身,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其喜好,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文字中所蕴藏的美感。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改良以及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时,要科学合理地应用课件、音乐等方式,可以设立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当中,提升学生的专注力,使学生不再将阅读当作一种任务,而是当作一种兴趣,在愉快的阅读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对课外阅读进行选材
当前,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挑选的读物种类呈现多样化状态。由于成长环境与性格特点不同,学生在挑选读物时的侧重点也存在许多差异,有些学生喜欢童话、寓言等较为有趣的书籍,有些学生喜欢散文、诗集等文学作品,还有一些学生喜欢科学、探索等专业程度较高的读物,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喜好和个性,这样才能使学生长久地将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不断充实自身,拓宽视野。
(三)系统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法的教授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还要将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时,可以按照一些标准进行归类,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记忆。通过阅读方法的教学,学生可以达成良好的阅读效果,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迅速有效地掌握课外阅读的要领。
(四)开展相应的阅读习题训练
即使学生掌握了良好的课外阅读技巧与能力,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也相当于“纸上谈兵”,因此,教师要定期带领学生做一些阅读的习题,从实践中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方法。但是,教师在为学生分配一些阅读习题时,要掌握好题量,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习题,这样容易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在保障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习题的训练。
三、结语
在新课改要求逐渐落实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时,不能继续采取以往陈旧单调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对自身进行反思,逐渐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制订教学方案与规划时,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喜好进行整体的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方向,传授给学生课外阅读技巧和方法,并配上相应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充分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怀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80.
[2]张玮.初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7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