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怀银 教授
侯怀银(1963—),男,中共党员,山西平遥人。现为山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山西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中国教育学史、社会教育、高等教育原理等。2005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008年入选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 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9年入选“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基本理论学科规划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暨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等。
侯怀银教授聚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史、社会教育等领域,提出创新性观点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围绕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本土探索、 西方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研究、中国教育系科发展研究史、民国时期的教育学术史等进行了考察,提出将中国教育学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并就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探索。在研究教育学史的过程中,侯怀银教授发现社会教育边缘化的地位有待改善,提出了社会教育传统的传承创新问题,呼吁学界开展社会教育研究,以推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倡导以“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为立场,以终身教育为视野,以新社会教育和新社会教育学为目标,改变传统教育学更多面向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局面,着力构建“大教育学”,推进中国教育学建设。曾组织中国教育学史论坛、社会教育论坛各两届,为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侯怀银教授曾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20 余项。成果包括:出版《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中国教育学之路》《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西方教育学在20世纪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昌明教育——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学发展》《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民国教育学术研究》等学术著作8 部,主编《高等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社区教育》等教材 3 部。2020年,依托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侯怀银教授作为主编,策划出版“共和国教育学70年”系列丛书,共11 部。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代表性论文有:《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研究》《中国教育学领域的“接着讲”》《论“教育学”概念在中国的早期形成》等。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2020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评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 版)”。相关成果曾获第八届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四届、第七届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获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 次,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3 次,山西省“百部(篇)工程”奖一等奖3 次。
侯怀银教授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教育哲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史、教育理论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哲学等课程,主持的“《教育研究方法》教材改革研究”获2010年山西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八学合一’培养模式研究”,提出以“学”为导向,切实践行学位课程、学业报告、学术例会、学术会议、学期论文、学位论文、学术实践、学术博士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侯怀银教授2009年获“山西省模范教师”称号,目前已指导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110 名,其中有30 名硕士生考取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