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帅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被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颇为广泛。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将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下面,将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和帮助学生模拟实验等方面出发,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教学空间;模拟实验
物理学科中包含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物理实验,如果教师只是用传统模式教学,学生难以获得直观的感受,缺乏感性的认知。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课堂中,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实验形象化。
一、创设信息技术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的知識中,包含有很多复杂的公式和符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感。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多元化的课堂氛围,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的知识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龙卷风将房屋掀翻的短视频让学生欣赏,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导入本节课的课题: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流体的压强和流速之间的关系。为避免学生的盲目动手,教师可以通过课件依次展示温馨提示和教学要点,如实验探究的器材、步骤和现象等内容,促进学生逐渐理解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的内涵。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飞机和鸟儿的图片,请学生观察飞机的机翼和鸟儿翅膀的侧截面是什么形状的?这种形状的机翼或翅膀有什么样的作用?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课件演示机翼上升的动画,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流速和压强的关系。这样,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就有效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随着现代信息的发展,网络上教育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且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搜集一些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演示资源和课外辅导资源,从而就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视野。
例如,在教学“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两段音频,一段是嘈杂的噪声,一段是优美的歌曲。而后,教师就可以通过示波器展示上述两段音频的波形图对比情况,使学生初步了解噪音的波形。其次,在讲解噪声的来源的内容时,教师则可以播放在网络上搜集的“噪声的来源”的课件,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分析和找出上述课件中噪声的主要来源。如有的学生就说:“有汽车的鸣笛声”;有的学生说:“有打桩的声音”;还有的学生说:“有集贸市场人来人往的喧哗声”,从而就深化了学生对噪声的认知。再次,教师还可以借助在网络上搜集的检测分贝的软件,在课堂中测出学生小声说话和大声说话的分贝值,使学生认识到多个人的大声说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噪音。最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件提出:“应该怎么样控制噪声?”的问题,让学生仔细思考和回答。而后展示自己从网络上搜集的耳塞、防护林、隔音屏等控制噪声的方法和工具。这样,教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教学,就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对噪声危害和控制的认知。
三、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帮助学生模拟实验
由于受到物理实验的复杂性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物理实验在现实中效果不够明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模拟一些物理课堂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观看到实验的过程,从而就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观点。之后,为帮助学生认识哪种观点正确,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演示理想斜面的物理实验。具体来说,在轨道左侧滚落一颗钢珠,会发现钢珠将滚落到右边斜面的同样高度;调整右边斜面的倾斜角度,仍然会如此;如果将右边的斜面放平,则钢珠就会一直运动下去。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实验,就会明白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再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平面不同粗糙程度对力影响的实验。具体来说,先出示斜面、毛巾、棉布、小车、木板等实验器材,而后依次展示钢珠从毛巾、棉布和木板等斜面滚落的视频,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学生就能有效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这样,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就有效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认知。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符合物理学科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将课本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就能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大新.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有效整合的实践和思考[J].中学理科园地,2017(4).
[2] 周益.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探究与实践[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