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0-05-21 11:40何建秀
神州·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社会性区域活动

何建秀

摘要: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什么是区域活动?区域活动为何会由当初的“点缀”变为如今的“主调”?并例举了大量的实践案例,证明区域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认知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发展;社会性

我园幼儿园课程在很长一段时期采用的是种分科教学。即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的集体教学为主要课程组织形式,这种教育模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推进,及世界早期教育的当代理念的影响下,幼儿园改革也拉开了序幕。改革提出幼儿教育应“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因而“区域活動”作为实现这一改革理想的最佳实践路径,被引进了我国幼儿园。[1]

一、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变换各种各样的肢体动作,不会受到限制,满足他们身体活动的需要。如:阅读区是较为安静的活动,但是孩子们能通过不断的翻书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看书坐姿,懂得阅读时的用眼卫生;在游戏区我们提供了一些垫子,孩子们不仅可以自由的搭建房子及隧道等,还能进行爬、跳跃、推拉、钻等大肌肉活动的游戏,既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又增强体力;在户外进行的跑、攀爬、跳跃、平衡、投掷、拍球等运动区域锻炼了幼儿的运动能力和技巧,促进了幼儿对大肌肉运动的控制和协调发展;在建构区幼儿通过摸、抓和移动,发展动作协调能力,并在搭建、堆积和平衡中,发展精细动作与躯体运动技能等。不同的区域都不同程度的包含了大肌肉和小肌肉的运动练习。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身体各部位运动的机会,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发展。

二、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他们自主去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他们会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自由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他们尽情的去探索有关水的实验,然后发现:水会流动、水有浮力能载物、盐和糖可溶于水、油不能溶解于水等科学现象;他们尽情的去探索有关光的实验,然后发现:手电筒的光照在什么颜色的塑料片上,光就变成什么颜色了;他们尽情的去探索有关颜料的实验,然后发现:不同的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后颜色会发生变化,或者会变出另外一种颜色,而且颜色的淡浓跟每种颜色的比例有很大关系;他们尽情的去探索有关磁铁的实验,然后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制品、甚至铁粉,可两块磁铁一端相吸,另一端却可能相排斥......还会因此产生很多的疑问,提出许多的问题:为什么灯会亮?为什么球滚下来时叶片会转?为什么水和油不相融?为什么切开一半的萝卜也会生根和发芽?......由些可见,区域活动为幼儿的持续探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

实践证明,区域活动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让他们能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语言运用环境,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自由、自主的区域活动的发起环节和分享环节中,给幼儿提供了很多组织和运用语言的机会,跟同伴分享自己去哪个区玩、玩什么、怎么玩?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由选择的、自愿且自主的参加游戏,而且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在自由操作的过程他们就算失败了也没有负担和压力,可以重来。还可以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体验社会上各种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学习与人相处与服务他人。如:医生给病人看病、救死扶伤、护士护理病人、警察指挥交通和帮助有需要的人、服务员给顾客提供便利等,会让孩子们充满着对道德情感的体验,有助于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观。而游戏规则的约定也能使幼儿学会自我约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避免与同伴直接冲突,促进同伴之间的友好、团结。

四、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社会性,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进行其他社会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特征。[2]区域活动之所以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因为它通过空间的开放和内容的整合,促进幼儿的交流交往能力,强调幼儿社会互动能力的培养和强调了幼儿的社会角色扮演。如孩子们进入《儿童医院》角色扮演区,有三位幼儿都想当牙科医生,但这职位只需一人,在争抢无果的情况下他们尝试想办法去解决这一难题。从一开始采用了争执的方法,可是发现解决不了问题;接着采用乞求老师帮忙的方法,老师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并相信他们一定有好办法;最后他们通过协商,决定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谁赢了谁去当牙科医生。这些解决问题或冲突的能力是幼儿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而老师在评价环节时,对他们这种协商、合作的品质给予肯定性评价,给其他小朋友启发或心理暗示,遇到问题会想办法去解决。从而有效的引导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相应的社会角色。幼儿社会性的学习主要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来实现,区域活动为幼儿社会角色扮演提供了平台。例如:我们的跨班区域活动,将“银行”、“邮局”、“医院”、“警察”、“消防员”、“超市”等多个游戏区联系起来,成了一个“小社会”角色游戏。幼儿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来认识社会角色的职能,了解角色的义务、责任和权利,以便更好的掌握现实人际关系。由些可见,区域活动为幼儿将来适应社会的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许多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区域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区域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亟待探索的教育思想。区域活动的组织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何把区域活动的价值最大化,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实践、探讨、总结、调整。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挖掘区域活动这一最有效的教育途径,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华爱华.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整体方案.武汉出版社,2012.

[2]高娜.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 (1)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社会性区域活动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