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腾教授的深刻教学:一位幸运学生的笔记

2020-05-21 11:08马文燕
音乐爱好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触键曲子钢琴

马文燕

2002年,我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以钢琴为专业之历程也由此开始。2006年,我前往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在俄罗斯学习三年后,我转往美国哈特福德大学哈特音乐学院(The Hartt School)学习。2014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Thorton School of Music)攻读钢琴硕士学位。2016年,我遇到了上海音乐出版社海外编辑黄斌,我与他洽谈拟将海外版乐谱引进中国事宜之后,提到很想在课外另找一位老师学习钢琴演奏。承蒙黄斌老师的引荐,我有幸跟随洪腾教授学习钢琴。

洪腾教授是老一辈钢琴家中为数不多的在国际比赛中为中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家。1961年,她参加罗马尼亚乔治·埃内斯库国际钢琴比赛荣获第三名,得到英国音乐评论家的高度赞赏。一位评论家在英国的《音乐和音乐家》(Music and Musicians)杂志上写道:“我很高兴的是,评委将第三名颁给来自上海的优秀青年女钢琴家洪腾,她的触键优美精致,乐感真挚,令人惊叹。人们不禁要问,‘她在上海的老师是如何把莫扎特的作品教得如此真切?”

1962年,洪腾老师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任教期间,她曾担任钢琴系教研组组长,为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了多位人才,备受尊重。1983年,她应邀担任法国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成为该比赛组委会邀请的第二位亚洲籍评委。1987年,她应邀担任美国阿拉巴马州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评委,并举行了大师班以及独奏音乐会。

在跟洪老师学习之前,我虽已学琴二十余年,但求学经历并不一帆风顺。2008年,因为练习方法不正确而又练习过度,我患上了腱鞘炎。对于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这可是大忌。我十分着急,拜访了中医和西医,也读了一些关于钢琴演奏技巧的书籍,甚至还学习了解手部肌肉的构造,但这些都没能使我找到一个特别好的解决方法。医生告诉我要多让手腕休息,不能再过度劳损,否则腱鞘炎还会复发。我尝试着在几个月内减少练琴的强度,短时间里确实有些好转,但只要稍多练习,腱鞘炎就会复发。

在漫长而又无助的自我调节期中,我心里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暗示:或许我的问题出在练琴的方法上。由于腱鞘炎带来的困扰,八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位既能教我钢琴,又能解决腱鞘炎的老师。我先后找了十位钢琴老师,最长的学习四年,最短的不到一年。最让我感到无奈的是在成为钢琴研究生后,曲目量比原先增加了两倍,就连我研究生导师的专业课也无法从根本上帮我解决问题。就这样,我一路拜访老师,从俄国到美国,直到遇到了洪腾老师。

第一次与洪老师见面,我记忆深刻。她和蔼、端庄、朴素,完全没有大师的架子,年近八十的她还亲自出门迎接我。一进门,洪老师便给我介绍了她的夫君傅维康老师,从事医学史专业的傅老师儒雅、谦和。在洪老师的客厅里,我看到了大量的音乐书籍和影像音响资料。她家中没有过多的装饰,除了随处可见的书籍文献,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琴房柜子里陈列着的中国福利会创办者宋庆龄副主席的纪念像。进入琴房后,洪老师没有立刻听我弹琴,而是亲切地与我边喝咖啡边聊天。原来,洪老师青少年时期的钢琴学习,是由中国福利会创办的上海儿童艺术剧院提供机会,从而得到范继森教授的教授。因此,洪老师对宋庆龄副主席和恩师范继森心怀感激。

我向洪老师说明了来访目的,希望在课外时间请洪老师帮我解决多年积累下来的演奏方法问题。洪老师让我先演奏当前练习的曲目,于是我弹奏了贝多芬《第十一钢琴奏鸣曲》(Op. 22)。结束后,洪老师表示“还不错”,但我知道她是在鼓励我。接着,洪老师敏锐地指出了我触键技巧上的问题:“声音是靠手指往下弹的力量发声的,如果手指一跳一跳地弹,声音就浮起来了。”洪老师见我似懂非懂,便让我从慢练音阶中体会。我练着音阶,用心地琢磨着她刚刚讲的话,慢慢地感觉到声音上的转变。

当我逐渐掌握了慢练音阶的要领后,洪老师开始让我加快音阶速度。从强练慢练和强练快练,到弱练慢练和弱练快练,逐步增加难度,并耐心地给我示范、讲解触键技巧。洪老师说:“发声是靠手指尖的力量,当手指深深地弹到琴键底部时声音是集中的、有弹性的。”洪老师的讲解系统地总结了我以前散乱听到的一些关于钢琴触键的知识。

洪老师有别于其他多数钢琴老师。初期跟她上课时,她更专注于让我理解触键的基础原理,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而不是注重花在曲子上的时间,我从未听到过这么详细且系统的讲解。第一节课结束后,我心中有了希望。临走前洪老师嘱咐我:“音阶、琶音,还有八度中学到的这种触键方法应该运用到曲子中。”我表示回家練习时会好好体会。虽然我接触过许多不同的钢琴老师和学派,但这样有耐心地从基本触键来引导学生的老师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能够得到洪老师的指点使我重拾信心,学习劲头十足,我下定决心要逐音纠正。

在洪老师给我指导的第三节课上,我提出想更频繁地请洪老师指导,她爽快地同意了。纠正触键是接下来几个月的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洪老师总是耐心地、一遍一遍地给我示范、讲解。她这样严谨的教学使我由衷敬佩。

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我牢记洪老师所指出的手指贴键和指尖深触琴键这两个基础的触键概念。这不仅使我的音质层次更丰富,还解决了我手背紧张及劳累的问题,腱鞘炎复发的次数也减少了许多。看到自己有这么大的改变,我对洪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加深信不疑。后来,为了上课方便,我舍弃了离学校近的住所,搬到了洪老师家附近。

洪腾老师家的小院里栽种了高雅的花木和美味的果树,有玉兰花、紫罗兰、四季花、金银花、橙子树、无花果树、柿子树和枣树。课后,我最喜欢在院子里的树上摘柠檬。跟洪老师上课的第二个月,她觉得我学习上有些进步,便从我的曲目单中挑了几首曲子让我重新学习,其中包括技巧性极高的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第十首》。洪老师表示希望我用这首曲子参加洛杉矶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我的第一反应是:“啊?!我不行吧!”洪老师鼓励说:“不要怕,就像你现在这样练习。”就这样,我半信半疑地答应了。接下来的训练比较辛苦,每周两节专业课,每次至少一个半小时。

洪老师有针对性地教授我练习。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第十首》的开头是双手交叉、和弦重叠的技巧(第1-5小节)。这个技巧性难点作为引子贯穿整曲,在每一次主题之前出现,一共三次。这个段落是整曲几个挑战性难点之一,演奏者经常被困扰的是速度上不去,手臂累,显得很笨拙。洪老师说:“开头的这几个音是精准的、快速的,手指要像小鼓手的鼓槌一样与鼓面保持近距离。”洪老师的这几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技术难点的突破口,她形象的比喻使我恍然大悟:原来速度慢是因为手指不够贴键,手背跳动太大。克服了这一技术难点后,音乐中的个性被表现得更加准确。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音乐的表现力要有技巧的支撑才能更好地展现,音乐和技巧应被视为一体,相互作用。这一要点在以后跟洪老师的学习过程中对我启发很大。

洪老师对音乐十分执着,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她都会不厌其烦地探究曲子中的每一个细节。在跟她学习的三年里,我时常在课后的电话里听到她讲解音乐。记得有一次洪老师在电话里讲:“我觉得今天上课时你弹的李斯特主题没有把握好音乐中的情感,弹得太平淡了。主题中左手的低音与右手切分节奏形成的是一种焦急不安的情绪。”我打开曲谱查看,的确,左手正拍子上的低音与右手重音符号下的切分音排列紧凑,加上右手的切分节奏上标注着“突出且非常有热情地”,营造出的是焦虑而又充满激情的氛围(第22小节)。回想自己以前的学习,我大多是忙于快速掌握曲子的“大框架”,以至于忽略了曲中细腻的情感,而情感的表现是靠演奏者对音符中人性化细节的体会,我认为这一点值得所有音乐从业者思考。

后来,洪老师又在课上给我补充表演艺术的要素。她说:“一位出色的表演家在台上表演时感情一定是有控制力的。表现悲伤时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有控制地让听众感受到要表达的情感,并很好地完成表演。表演时要八分投入,二分冷静,这样才不会失去控制。”我牢牢记住洪老师的教导,因为我知道这些话将使我受益一生。

就这样,洪老师严谨地教我打磨曲子中的每一个音。她说选择李斯特这首曲子是因为这首曲子既在音乐性上有张力、幅度大,又可以在技巧上训练我的手指尖。经过短短三个月的训练,我便去参加洛杉矶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了。比赛上,我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技巧掌握在我自己的水准上有着显著的提高,但由于比赛经验不足,临场发挥得不好,最终获得了专业组的荣誉奖项。洪老师对我这个小小的成绩表示满意,但我的心情却有些复杂,遗憾的是没有早些得到洪老师的指导,但又觉得在这个年龄还能拜在洪老师门下是幸运的。

在课上洪老师对我十分严格,而课后她更像家中的长辈一样给予我关怀。为了让我有更多的表演机会,八十二岁高龄的洪老师亲自带我回国演出。受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钢琴系教师李晨曦教授和漳州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邀请,我有幸与洪老师和李晨曦老师同台演出。这次演出给我在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漳州演出后次日,洪老师给我和同行后辈们介绍了当时在鼓浪屿的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她和殷承宗是六十年前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学,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预赛中,他们两人被选出,代表上海音乐学院一起到北京参加全国钢琴选拔赛。殷老师和洪老师一样待人随和,他特意安排時间,热情接待我们参观了他在鼓浪屿的家并与我们合影。继而款待我们品尝具有厦门特色的丰盛晚餐。漳州之行不仅丰富了我在舞台上的演奏经验,更珍贵的是,还获得极其难得的机会认识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和李晨曦教授并得到他们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终生不会忘却。

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提起她的恩师范继森老师。范继森教授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上有着深厚造诣,使曾多年受教于他的洪腾老师对钢琴技巧与音乐处理把握得十分准确。这种灵敏与精准来自于她多年的专心钻研和坚持给学生们精心备课的习惯。洪老师让我观看和聆听国际大师们的演奏影像资料,并教我反复地对比乐曲版本之间的不同。她说:“学习最顶尖的演奏可以让学生的演奏水准与国际水平接轨。老师应作为一个媒介来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准的演奏,所以老师手里需要有作品的一手资料。”她曾经这样回忆恩师范继森对她的教导:“要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先必须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年过八旬的她也是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不论对待音乐还是对待人,我每一次与洪老师接触都能感受到她的真诚殷切。

在跟洪老师学习的三年里,她对我十分关心。2017年,我获得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钢琴硕士学位后定居纽约,但和洪老师仍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每次回到洛杉矶,洪老师总是热情地款待我,并与我分享专业方面的宝贵经验。我很珍惜和洪老师以及她家人相处的时间,也很感激她毫无保留地传授我她在钢琴上的毕生学识与经验。我深感自己在演奏方面真正的入门学习乃至后来对于钢琴教学的领悟,都主要得益于洪老师。在她的指导和关怀下,我开始热爱钢琴演奏和教学生涯,从一个青涩的学生渐渐成长为青年钢琴教师。每次回到洛杉矶,我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洪老师与她在洛杉矶居住的家和小院子,总会让我感觉无比的亲切和温馨。

猜你喜欢
触键曲子钢琴
有风吹过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