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丽 张景荣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血液科,贵阳 55000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外周血涂片球形红细胞增多。HS是先天性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红细胞球形化,在脾脏破坏增加引起溶血性贫血。目前已发现5种红细胞膜蛋白编码基因与HS发病相关,即ANK1、SPTB、SLC4A1、EPB42和SPTA1基因上,分别编码锚蛋白、β血影蛋白、带3蛋白、4.2蛋白和α血影蛋白。其中以ANK1基因突变最常见[1]。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血液科诊断2例ANK1基因突变HS 患儿,经家系分析为自发突变,未被HGMD数据库收录,无文献报道,为新发突变,报道如下。
例1:男,5岁11个月。汉族,贵州籍。因“反复面色苍黄2年余,发热、咳嗽2天”入院,2年来,多次在感染或劳累时出现面色苍黄,有时伴尿色加深。曾就诊当地医院,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泼尼松治疗6月。本次呼吸道感染期间,面色苍黄加重入院。新生儿期曾因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父母体健,否认贫血、黄疸病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肝脏右肋下3 cm可及,质地稍韧,脾脏左肋下4.5 cm可及,质地韧,无触痛。甲床苍白,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21×109L-1,红细胞2.55×1012L-1,血红蛋白67 g/L,血小板243×109L-1,网织红细胞13%,平均红细胞体积84.7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3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0 g/L。血生化:总胆红素37.42 μmol/L(正常参考值:0~17.1),直接胆红素15.47 μmol/L(正常参考值:0~3.4),间接胆红素21.95 μmol/L(正常参考值:0~13.7)。Coombs(IgG+C3d)直接及间接实验均阴性,M-Hb还原率90%。红细胞渗透脆性:开始溶血4.8 g/L(对照为4.8 g/L),完全溶血2.8 g/L(对照为2.8 g/L)。血红蛋白电泳:未见异常。血清铁蛋白:87 ng/ml。末梢血涂片:球形红细胞3%。
基因检查:家属知情同意后,取患儿及父母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DNA。送北京迈基诺医学检验所,以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08个已知的红细胞系统候选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经过分析筛选得到的获选变异位点利用PCR和Sanger测序验证。PCR引物对利用Primer 3.0 在线软件(http://primer3.ut.ee/)设计。PCR产物经过Sanger测序并在ABI 3130 Genetic Analyzer (Applied Biosystems)上进行分析。检测发现ANK1基因有一剪切突变(NM_001142446;exon9)c.1008+1_1008+2insG(splicing)(图1)。患儿父母未发现该位点变异(图2)。
例2:男,3岁11个月。汉族,贵州籍。因“反复面色苍黄1年余,加重5天”入院,1年来,多次在感染时出现面色苍黄,有时伴尿色加深。曾输血治疗。本次无明显诱因面色苍黄加重入院。新生儿期曾因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父母体健,否认贫血、黄疸病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发育、营养中等。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肝脏右肋下2.5 cm可及,质地稍韧,脾脏左肋下4.0 cm可及,质地韧,无触痛。甲床苍白,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2×109L-1,红细胞2.50×1012L-1,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230×109L-1,网织红细胞11.5% ,平均红细胞体积92.2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9.4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8 g/L。血生化:总胆红素65. 85 μmol/L(正常参考值:0~17.1),直接胆红素11.12 μmol/L(正常参考值:0~3.4),间接胆红素54.73 μmol/L(正常参考值:0~13.7)。Coombs(IgG+C3d)直接及间接实验均阴性,M-Hb还原率90%。红细胞渗透脆性:开始溶血5.6 g/L(对照为4.8 g/L),完全溶血3.6 g/L(对照为2.8 g/L)。血红蛋白电泳:未见异常。末梢血涂片:球形红细胞10%。
图1 患儿ANK1 c.1008+1_1008+2ins Gsanger测序图Fig.1 ANK1 c.1008+1_1008+2ins Gsanger sequencing map of patient
图3 患儿ANK1 c.940 C>T sanger测序图(反向互补测序)Fig.3 ANK1 c.940 C>T sanger sequencing map of patient(reverse complementary sequencing)
图4 患儿父母ANK1 c.940C sanger测序图(反向互补测序)Fig.4 ANK1 c.940C sanger sequencing map of patient′s parents(reverse complementary sequencing)Note:A:Father;B.mother.
基因检查:检测发现ANK1基因有一无义突变 (NM_001142446;exon9) c.940C>T (p.R314X),患儿父母该位点为野生型(图4)。
ANK1的杂合突变可能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Ⅰ型HS,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ACMG)指南,本资料中2例变异初步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结合患儿病史,符合HS诊断。
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ANK1基因”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共纳入文献15篇,涉及ANK1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7篇,10个位点,其中2个为新报道位点。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ANK1基因”和“c.1008+1_1008+2insG(splicing)”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文献数据库,未发现相关报道。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ANK1基因”和“c.940C>T (p.R314X)”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文献数据库,未发现相关报道。
以“hereditary spherocytosis”、“ANK1”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纳入文献46篇,涉及ANK1基因突变导致HS 5篇,39个新报道位点。以“hereditary spherocytosis”、“ANK1”和“c.1008+1_1008+2insG(splicing)”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未见相关报道。以“hereditary spherocytosis”、“ANK1”和“c.940C>T (p.R314X)”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未见相关报道。检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专业版数据库,ANK1基因突变位点111个,未见“c.1008+1_1008+2insG(splicing)”及“c.940C>T (p.R314X)”2个突变位点收录。
本资料2例患儿临床均表现为溶血性贫血,一例因缺乏实验室依据,造成长期误诊。另一例发现红细胞脆性增加、球形红细胞增多诊断HS。2例均无阳性家族史。通过基因检查,2例患儿ANK1基因均发现杂合突变,父母无该位点变异,为自发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ACMG)指南,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检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及文献,无该位点报道,为新发突变。
HS是常见的先天性溶血性贫血之一,不同种族、不同人群之间发病率、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存在差异。HS在北欧、北美国家常见,发病率1/5 000~1/2 000[2],我国南部和东部报道多,西藏、青海、贵州只有少数报道[3]。HS典型临床症状有贫血、黄疸、脾大,实验室检查有球形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MCHC增高,欧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诊疗指南中指出,有HS家族史、典型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4]。但非高发地区自发突变常见,缺乏阳性家族史。且传统检测手段敏感性、特异性有限,易造成误诊、漏诊。基因检查可协助诊断,提高诊断率。
HS分子发病机制是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膜蛋白缺陷。红细胞膜蛋白是红细胞膜与细胞骨架间的垂直连接装置,对维护红细胞膜完整性及红细胞的形状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红细胞膜或细胞骨架的组成蛋白的突变,引起红细胞膜的丢失,进而出现红细胞膜表面积减少,使红细胞的外形由双凹圆盘状变为小球形,球形红细胞变形性小,经过脾脏时滞留于脾窦,被脾脏破坏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出现溶血性贫血表现。不同种族和地区,HS致病基因和膜蛋白缺陷类型存在差异,了解本地区HS基因突变类型,对HS的诊断、治疗、预防有重要作用。欧美人群最常见的是ANK1基因突变,约占HS半数。我国HS患者常见的突变基因为ANK1和SPTB,主要表现为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HS相关基因突变与严重程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5]。
ANK1基因定位于8号染色体P11.2,有42个外显子,编码锚蛋白,是红细胞膜蛋白成分之一,对红细胞膜稳定性起关键作用[6]。ANK1突变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占60%,最常见类型有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和剪接突变。在隐性遗传的患者中,ANK1突变类型常见的为启动子突变和错义突变。
查阅文献发现,新生ANK1突变发生频率高,已报道的ANK1新生突变主要为移码突变和无义突变。多数散发病例中,大量新生突变出现在母体生殖细胞中,患者父母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正常[7-11]。到目前为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专业版数据库收录的ANK1突变有111种,相关疾病为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溶血性贫血。
基因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一些散发的、自发突变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的HS得到及时诊断。同时,发现了许多新的突变,了解疾病的基因突变类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产前预防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