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劲波 (江西工程学院)
哈萨克斯坦族主要在新疆伊犁哈萨克斯坦自治州、阿尔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斯坦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区多有分布,而有少数则分布于甘肃阿克赛以及青海等地区。“哈萨克斯坦”的意思就是“避难者”或者说是“脱离者”。哈萨克斯坦民族具有自身完善的语言系统,1960年以拉丁字母为基础设计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哈萨克斯坦族民族在坊间流传着大量的寓言、传说以及故事等文化内容。闻名世界的史诗《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都成为流传的佳作。
哈萨克斯坦族具有热爱音乐的特性,长久以来都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斯坦的翅膀”这种说法。在其音乐成分中,民歌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不管何处有哈萨克民族人民的住房,随之总能听到飘渺的歌声。哈萨克民族世代流传这样一句话:“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个翅膀”。种种都证明民歌对于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而言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哈萨克斯坦族的民族音乐依照传统的划分形式可以划分为“奎衣”以及“安”两个大类,这里所讲的“奎衣”指的是乐器演奏的乐曲,“安”就是人演唱的歌曲。“奎衣”的演奏形式主要依托于乐器冬不拉,通常而言这些乐曲多以小型乐曲较为常见,不过也不乏由多个乐曲拼凑形成的套曲。“安”(歌曲)可以依照演奏的地点以及乐曲的形式分为多种。基于音乐角度来说,“安”通常具有比较短小的形式,乐曲悠扬婉转,朗朗上口。
哈萨克斯坦民歌依照内容性质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类。巴里坤草原一共流传着上百首冬不拉演奏的歌曲,而依托这些乐曲演奏的不同歌词的歌曲更是难以计数。历史悠久的冬不拉歌曲譬如:《黑走马》、《文雅的姑娘》等都非常动听。冬不拉在哈萨克民族是最为核心的乐器,通常音箱由桦木或者枫木制作,主要有瓢型或者扁形两种,冬不拉的琴杆也比较细长,有两根丝弦或钢弦,8-10个品位,可以用于伴奏、合奏或者独奏,此外还包括叮弦,库布兹(拉弦乐器)以及吹管乐器斯布孜额。
依照哈萨克斯坦族的传统,为了为新生儿庆生需要歌唱“祝诞生歌”;如果是在婚礼场合则需要延长“劝嫁歌”、“揭面纱”等幽默感十足的“婚礼歌”;如果是亲戚朋友别离则需要延长“别离歌”;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都需要进行歌曲对唱;如果是家中亲人离世则需要演唱“送葬歌”。由此可以看出,哈萨克族人民的一生都是伴随着歌唱与音乐。
职业的吟唱诗人在哈萨克族被称作“阿肯”,这是由于这些人大都是站在人民大众这一边的,所以多数民众对他们都给以足够的尊重与爱戴。在每年换季游牧的季节,草原上牧草长势良好,都需要依照传统举办“阿肯弹唱会”。这同时也是一场诗歌与朗诵的竞技赛事,在这个时间,身处各地的“阿肯”需要在人民面前拿出自己擅长的技艺:现场即兴演唱,并且彼此对问。依照参赛选手对唱回应的情况,由最终的裁判决定是谁获得了胜利。
国内比较知名的哈萨克族民歌如:“玛依拉”、“我的花儿”……等在国内甚至国际乐坛上时常演奏。哈萨克族的民歌主要采用传统的民歌声乐体系,不过其中也不乏一些歌曲应用国内的声乐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歌曲存在两者兼备的情况。
哈萨克斯坦族民歌最常使用七声音阶,不过也不乏一些使用五声音阶或者五声音阶基础上的六声音阶。一些传统古老的歌曲对唱通常都应用五声音阶。
五声调式——五声调式的哈萨克斯坦族民歌通常以宫调式和羽调式较为常见。五声宫调式强调羽音比强调徽音更为常见,因此使得五声宫调式的哈萨克斯坦族民歌具有别样的韵味。
七声调式——最为常见的是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其次是多利亚和混合利底亚调式。
哈萨克族民歌多是由最初的牧歌发展而来,通常在音调方面具有呼喊的色彩,而且多见于歌曲的起始位置,其通常是由主音及其四度音或五度音的旋律音程组成。
哈萨克斯坦族民歌通常使用混合节拍,而且在每小节的节奏划分上一般表现为前短后长这一形式,这种情况在《蓝色的河》等作品中都有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样一种节奏特点与曲首的核心音调作用共同促成了哈萨克斯坦族民歌粗犷、豪迈的特征,使其激情四射,具有英雄主义的波澜壮阔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