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象:让诗词教学更有情趣意味

2020-05-20 07:26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中心小学耿秀丽
天津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诗句小草诗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中心小学 耿秀丽

一、绘图建象,用线条和色彩展现意象

人们常说,一首诗是一幅画。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国古代数以万计的经典古诗词中,绘制自然四季和节日的诗词占据相当数量。这些诗词描绘的景象都可以用图画表现出来。借助图画,古诗词就有了情景和故事。课本中的插图会限制学生的想象,使原本可“意会”的意象固化为统一的形象。教学中,打破插图的局限,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与诗人一起建构新的形象。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草》是一首清新而富有哲理的小诗,诗句通过描绘小草一年中萌芽、旺盛生长、枯黄和被烧尽的景象,表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小草是孩子们熟悉的植物,画草当然不是困难的事,于永正先生在执教本课时,创造性地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画出小草“离离”的茂盛样子,画出四季的草的变化,画出小草上面的风。当孩子们亲手绘出茂盛的小草时,他们也深刻地理解了“离离”的意思。当他们用枯黄和翠绿表现草的颜色变化,他们理解了“枯荣”的意思。当他们纷纷献计献策“怎样画风”时,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创造力被激发起来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最终被他们用画笔以衬托的手法表现了出来。

教学《七律 长征》,学生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理解有困难,难在对“逶迤”和“磅礴”两个生词不理解。对此,许多教师采用呈现照片的方式,让学生看照片中“五座连绵起伏的山岭,高大雄伟的乌蒙山”。我见过不止一位教师采取这种方式,直观的照片都呈现了,学生还能体会不到两道山岭的特点吗?事实往往并不如意。从学生理解的效果来看,他们只是记住了两个词语的解释。山的“物象”是“见”到了,学生却没有体会到两座山的特点,没能体会到这两道山作为“万水千山”中的代表原因。即便如此,我们还应追问照片真实吗?理解两局诗,需要引导他们亲身经历两个词语的意义和意象建构,从而真切地触摸“逶迤”和“磅礴”两个词背后的画面内涵。再次研究,我们发现:“逶迤”和“磅礴”都是连绵词,描述的对象都是山,表现的特点却不相同。于是设计了让学生画山的教学,学生们在读音中猜测词语意思,然后借助简笔画进行表现。在经过启发点评之后,他们完善了自己的“创作”,在创作中感受到了山的特点,通过比较两道山岭的特点,他们体会了作者精妙的构思和精准的语言表达。

“见象”,借助文中插图,孩子们看见到了诗中的物象,知道了诗中的景物就在那儿。那“景象”冷冷地绘在书中,远远地躲在古代的诗句中,没有体会的温度,有着历史的隔阂。而“建象”则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活跃的思维和想象活动中,创造性地表现诗中景象,使学生在诗词的情境中“走了一个来回”。

二、缘声建象,让个性化见解丰富意象

以绘图建构格律诗的意象,往往会受到诗词体裁的制约。因为诗词中很少有描绘声音的词汇。然而,即使很少的表现声音的诗词,细细品味,却会有别样精彩。骆宾王的《鹅》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表现了白鹅浮水的惬意神态。“鹅”是乡下儿童偶尔见到的家禽,对于城市生活的孩子来说更是稀罕。尹逊才教授教学本课诗,为孩子们播放了自己在市场上拍摄的视频:一群白鹅叫嚷嚷的,一个个伸长脖子,惊恐的左右张望,突然有一只鹅凶猛地向镜头扑过来,嘴里还发出凄厉的尖叫。接着尹教授又播放了鹅在水中嬉戏的视频,几只鹅优雅地在水中拨动脚掌,游来游去,偶尔傲慢地叫上一两声。通过两段视频的观看,孩子们将见到的“鹅“与曾经在图画、绘本上看到的“鹅”形象联系了起来。鹅在生活中的各种状态被激活在了儿童的脑海里。了解了鹅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后,尹教授引导孩子梳理诗词大意。最后,尹教授让孩子们想象:鹅的三声叫声到底是怎样的?能模仿一下吗?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叫?孩子的思维被发散开来。他们有的读“鹅-鹅-鹅”,有的读“鹅-鹅鹅!”还有的读成“鹅!鹅!鹅!”再如清代诗人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两句,诗句容易理解,于是教师追问到:“骑牛的牧童会唱什么歌,他用歌声表达怎样的心情?”孩子们不由地唱起了自己喜欢的歌,他们所唱的歌曲不同,但心情是一样的快乐。聚焦诗词中别样的声音,开展以声音做媒介,将古诗中的意象进行生活化建构,孩子们对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和创造更加清晰、更富有个性。

三、描摹建象,将静止的意象变得灵动

有人说:“诗词是不可解的。”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一个个单独的词语。有的教师用词语的理解代替意象的想象体会。如《清平乐 村居》中“醉里吴音相媚好”中“相媚好”一词,苏教版教学参考书中的解释是“彼此之间很亲热”,而人教版教材上的注释是“互相逗趣取乐”。教材对诗词中意象的解释尚且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对那对老夫妻的“相媚好”该怎样解释和描绘呢?我第一次执教时设计了聚焦“相媚好”展开想象说话。依托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揣测,发散想象。有的同桌对话说:“老头子,你喝多了!”“我没喝多,再喝一斤也没问题。”有的同桌说:“你就会喝酒,也不知道下地干活!”“我喝酒是为了解解乏,老婆子,来陪我喝一杯。”这样的对话似乎有些幽默,回味他们的表达,那更多的是凭空臆想,多是孩子们生活所见所闻的记录回忆,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不切合童年想象的真实,也缺乏童年的诗意。后来的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学生上挂下连,尤其是将“三个儿子”的行为拉入“相媚好”的聊天内容。于是学生们猜想中先解读三个儿子的行为,再回到“相媚好”的想象和演绎,学生思维和想象打开了:三个儿子都是老夫妻的自豪,他们的幸福来自儿子的勤奋和各得其乐。这种结合诗境的具体描摹,让诗词固有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群文建象,在意象中感受文化的浸润

中国诗词意象构成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思维模式。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策略,能够启发学生更好地在欣赏诗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如自从《诗经 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创了以“柳”寓“留”之意后,后来的表达送别的古诗词中就出现了许多带“柳”字的诗句。张志和《渔歌子》一词中,能够发现许多被作为“隐逸”意象的景物。如白鹭在古代往往代表高洁的隐逸意象,而桃花则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情感色彩。当学生背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适时拓展“桃花”形象。可以组织学生背诵《桃花溪》《题都护南庄》等诗,还应当补充《桃花源记》,让学生明了“桃花”意味着作者的世外桃源情结,意味着美好的乡村生活。在同题材、同意象的诗句诵读中,学生的头脑里不仅记住诗句的语言,更积累了丰富的“意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源。

从“见象”到“建象”,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想象建构,诗词中那些意象表层的、模糊的、深厚的、多元的情感和意蕴,将会被孩子触摸。通过师生、生生共同的“意象建构”,诗词的教学将更有情趣和意味,诗词也将更为学生喜爱,也将成为学生增长见识、丰富想象、开发智慧的重要源泉。

猜你喜欢
诗句小草诗词
小草的烦恼
小草受伤了
六一来了
牛小草的牛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小草也会疼